清明後同秦帥端明會飲李氏園池

《清明後同秦帥端明會飲李氏園池》是北宋詩人文彥博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化用杜甫《曲江》及李白《襄陽歌》句意,抒寫了詩人當暮春時節與知友放情欣賞風光,在花前盡興醉飲的豪邁情致。詩中全無傷春濫調,詞情明快,表現了詩人健康爽朗的胸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清明後同秦帥端明會飲李氏園池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文彥博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清明後同秦帥端明會飲李氏園池
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游賞莫相違
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秦帥端明:當指司馬光。司馬光於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因跟王安石政見不合,出知永興軍(轄境相當今寧夏、甘肅、陝西等部分地區),故稱秦帥。熙寧六年(1073年),司馬光又以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居洛陽,故稱秦帥端明。
⑵洛浦:洛水之濱。漢張衡《思玄賦》:“載太華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洛,古水名,即今河南洛河。浦,水濱,李氏園池恰臨洛水。林塘:指李氏園池裡的樹叢和池水。春暮:春天將盡。
⑶暫:短暫。不宜理解為暫時。相違:違背我的心意。
⑷傳語:寄語,即傳話。
⑸一任:聽任,任憑。

白話譯文

洛水之濱的美麗林塘正當春暮,讓我們一同游賞莫把良辰違背。不必傳話給風光叫他暫且留住,任隨我們在花前醉飲興盡而歸。

創作背景

這首詩詩是神宗熙寧末(1073-1077年)與司馬光同游洛陽的李氏園池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文彥博這首詩,很像杜甫曲江》中的句子:“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杜甫的意思是:可愛的風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蛺蝶、點水的蜻蜓一起流轉,讓我欣賞吧,哪怕是暫時的;可別連這點心愿也違背了啊!文彥博此詩中二三兩句,化用杜甫詩語,然而讓人意思卻不盡相同。
“秦帥端明”姓司馬,是文彥博的老友。清明後的一日,詩人與他會飲於李氏園池,首句便作描寫:時當清明後的暮春,二人來到李氏園池。李氏園恰臨洛水,園中樹木叢聚,池水汪汪,“天氣澄和,風物閒美”(陶潛游斜川》詩序)。因此緊接第二句便說:“暫同游賞莫相違。”單就字面意思而言,與杜甫的大致不差,但由於所言對象有別,故詩意便不盡相同了。杜甫乃以擬人化的語氣與“風光”言,詩人在此卻向同游者說道:既然良辰美景當前,遊園會飲便是賞心樂事了,讓我們共同盡情游賞吧,儘管是暫時的(短時間的),可也莫違背了我的心愿啊!詩人接下來的兩句說:我們還有游賞的有利條件呢了,“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杜甫還須寄語風光,求得風光首肯以後方能游賞,詩人在這裡卻說,他們“不要傳語”,此句意思,詳而言之,即是蘇軾所說:“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前赤壁賦》)簡而言之,便是李白所說:“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因此不須人先去傳語,可以聽任大家於花前觥籌交錯,恣意觀賞,盡興方歸了。
杜甫的那一聯另有深意。詩人這首詩所表現的,則是他悠然閒適、盡情享受李氏園內陽春煙景的感情。語言圓美流轉,格調清新明快,與杜詩的沉鬱頓挫相比,別有一番情調。

名家評價

陳衍《宋詩精華錄》:“寫風光之勝,得之天然。”

作者簡介

文彥博(1006-1097年),字寬夫,汾州介休(今屬山西)人。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慶曆(1041-1048年)末期因鎮壓王則起義,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潞國公。熙寧(1068-1077年)初期,反對王安石變法,出判河陽等地。司馬光復相後,為平章軍國重事。以太師致仕。有《潞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