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祭典(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黃帝陵祭典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一般指本詞條

黃帝陵祭典,流行於陝西省黃陵縣的祀典禮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黃帝陵祭典大致可分為官(公)祭、民祭兩種形式。軒轅黃帝開歷史之先河,創中華之文化,被奉為中華民族始祖。為了紀念和緬懷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黃帝陵祭祀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華夏兒女的關注,祭祀規模也日漸隆重,祭祀黃帝已成為傳承中華文明,凝聚華夏兒女,共謀祖國統一,開創美好生活的一項重大活動。

2006年5月20日,陝西省黃陵縣申報的黃帝陵祭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32)。

2024年4月4日上午,馬英九率台灣青年在陝西省黃陵縣參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帝陵祭典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規模格式:官(公)祭、民祭
  • 遺產編號:X-32
  • 申報地區:陝西省黃陵縣
  • 遺產類別:民俗
歷史淵源,活動流程,形式綜述,公祭形式,民祭形式,祭祀用品,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中華民族始祖軒轅皇帝傳說在5000年前的蠻荒時代,降服炎帝、誅殺蚩尤,結束戰爭,人類文明從此開始。因此,黃帝去世後,當時的人們就設立神廟、祭壇,用各種精美的器物祭祀黃帝。
黃帝陵祭典活動分為公祭和民祭兩部分,公祭黃帝陵即為以官方名義組織的有嚴格規模、等級和儀式的大型祭祀活動。據《繹史》記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廟祀之。”黃帝祭祀從此開始。之後,從《國語》、《禮記》、《禮祀》等書籍的零星記載中可以看出,從堯、舜、禹時代直至春秋時期,公祭黃帝的活動從未間斷。
最早有記載的公祭活動源於春秋時期。據《史記》記載,周威列王四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疇,祭黃帝,作下疇,祭炎帝。”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政權後,在政治治理上以黃帝為榜樣,所以自然很重視對黃帝的祭祀。漢武帝劉徹即位後,“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元封元年冬(前110年)武帝巡邊,也曾“祠黃帝於橋山”,他還曾率軍18萬人來這裡祭祀祖先,修築了漢武仙台,供人們攀登懷古,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官方祭祖活動。東漢開國黃帝劉秀於建武二年(公元26年),“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其外壇上為五帝位……黃帝位在丁末之地。”進行了一次重大的祭祀活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及隋朝,公祭規模越來越大,祭典亦越來越隆重,據《魏書·太宗紀》記載:神瑞二年(公元415年),明元皇帝“幸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黃帝廟”。《魏書·世祖紀》還記載了太武帝拓跋燾於公元428年 “東幸廣寧,臨觀溫泉,以太牢祭黃帝”。《魏書·禮志》也記載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帝東巡,歷橋山,祀黃帝”時的情景。隋朝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據史書記載,隋文帝和隋煬帝也對黃帝進行過祭祀。
唐宋時期,黃帝陵祭祀活動沿襲了前朝的各項儀程。唐代宗時期,黃帝陵公祭活動升格為國家級祭典,之後即使是唐代戰亂時期,公祭黃帝陵的活動仍未中斷。元代沿襲唐宋時期公祭黃帝之禮制,《元典章》規定:伏羲、神農、黃帝是開天闢地的先祖,國家應當祭祀,但祭祀儀式不再由皇帝親自主持。元代對黃帝陵廟的祭祀也很重視。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黃帝廟保生宮發生火災,廟宇建築均被毀壞,泰定皇帝也孫鐵木兒盛怒之下,寫了一道聖旨命令儘快搶修燒毀的黃帝陵廟,這道聖旨用蒙語和漢語刻成碑文存放在廟內,至今已保存660餘年,可以說是現存最早的一道保護黃帝陵廟的法令。
黃帝陵祭典
軒轅黃帝像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降旨撥款維修黃帝陵廟,並親自撰寫祭文,派大臣中書管勾甘赴黃帝陵致祭,讚頌軒轅黃帝的功德。同時,朱元璋還寫了一篇親筆手稿的祭文,這個祭文還保存在軒轅廟碑廊里,是迄今所見最早的一篇祭文。之後的明洪武二十九年、永樂十二年、宣德元年、景泰元年、天順六年、正德元年、嘉靖十年、隆慶四年、萬曆元年、天啟元年等,均派專官赴黃陵橋山主持祭祀活動。清代對黃帝的公祭活動基本保持了明代規格,而且祭祀規模更加宏大,儀式更加隆重。據統計,從清世祖到溥儀皇帝的260年間,共祭祀黃帝26次,為歷朝之最。
辛亥革命後,黃帝已成為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一精神信念的載體。1912年1月,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同年3月,委派要員15人組成代表團專程祭祀黃帝陵。孫中山曾親自書寫了熱情洋溢的祭文一篇,可惜散佚不存,只留下“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這些膾炙人口、廣為傳誦的詞句。民國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前,黃帝陵祭祀活動主要由國民政府主持,但在以抗日戰爭為標誌的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也有兩黨共派代表祭黃帝陵的情形。
黃帝陵祭典(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清代的黃帝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49年舉辦了第一次黃帝陵祭祀活動,後停祭了5年,1955年至1961年均為每年一祭。文化大革命期間,黃帝陵祭祀再度中斷,1980年恢復公祭。建國後的清明節黃帝陵公祭活動均由陝西省級領導人主持,陝西省政府主辦,參祭人員包括國家領導人,此外還有許多省區代表、港澳台人士和海外華僑參加。建國後的祭文內容主要是宣傳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和愛國主義思想。

活動流程

形式綜述

古代中國人認為“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儀·郊特》),因而非常重視對祖先的祭祀,黃帝去世後,對黃帝的祭祀又逐漸顯現出一種新的跡象,即黃帝不但作為華夏族的始祖,還贏得其它部族的崇敬。
隨著歷史的演變,黃帝陵祭祀活動在長期的實踐中成為國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規模格式和祀典禮儀,大致可分為公(官)祭,民祭兩種形式。

公祭形式

遠古對於祖先的祭祀主要是郊、祖、宗三大類,所謂郊,就是在祭祀上帝的時候同時還祭祀祖先。黃帝崩,當時人們自然要根據傳統習慣祭祀黃帝。據馬驌繹史》引證《竹書紀年》及《博物志》:“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廟祀之。”
黃帝陵祭典(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1912年-1949年(中華民國時期)的黃帝陵
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對象和內容都是互不統屬的。《左傳》說: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所以黃帝的祭典也可能在本族內部流行了相當長的時期,在當時祭祀始祖的禘禮中,黃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兩漢至清未時期,黃帝祭典開始成為定製,只有個別細節在不同朝代有所變化,大致有三類內容。
其一是作為天帝之一在郊祭天地的大典中得到附祭。
其二是作為歷代帝王之一在歷代帝王廟中被祭祀。
其三是作為帝王陵寢之一的黃帝陵受到祭祀。
祭祀程式
作為始祖的黃帝祭祀據《國語·魯語》記載,有虞氏夏後氏都將黃帝視為自己的始祖加以祭祀。在古代,祭祀始祖的具體禮儀可分兩類:一是在祭天之禮中配祭始祖;二是在宗廟舉行的禘袷之禮和時享之禮中加以祭祀。祭天之配祭禮儀,它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重要程式:
其一、齋戒。
其二、陳設。安置黃帝神主於上帝神主之左,在黃帝神主前,也陳牛、羊、豕三牲及其他祭器。準備相應祭品。
其三、祭日晨。禮官請上帝神主至神壇時,也請黃帝神主。皇帝就祭壇。皇帝是上帝神、黃帝神主前上香,請神降臨。並奠玉帛、進俎
其四、皇帝及眾官俱跪讀祝文,讀祭文畢,皇帝再向上帝神和黃帝獻爵。
其五、行亞獻禮。
其六、行終獻禮。
其七、飲受福胙,撤饌。
其八、送神,望燎。
黃帝作為始祖被祭祀,最重要的祭地就是祖廟。後世一般把陝西黃陵縣黃帝廟視為黃帝祖廟,從唐代宗大曆七年以至後來的歷朝歷代都不同程度地多次對黃帝廟進行了整修、修葺。
祭文:
唐代《大唐開元禮》規定,皇帝在向上帝(包括五方帝)恭讀祭文:維某年多次目朔日,用致火香祀於皇天上帝,優惟慶流長發,德冠思文,對越昭升,永言配命,謹以制帛犧齊,粢盛庶品,式陳明薦,侑神作主、尚享。作為天帝之一的黃帝祭祀在春秋戰國時代,隨著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和發展,出現了六天說,而黃帝作為五方帝之一,在郊天之禮中得到附祭,有時還得到特祭。在天帝祭典中與黃帝之祭有較多關係的有圜丘祭天和“五郊”。
中國社會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列強的侵略面前,為了救亡圖存,有識之士大聲呼喚改革中國社會。在這種民族、民主思潮的激盪之下,原有的種種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國家的象徵決非一姓之私,它應該是全體國民共同認可的精神領袖,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的核心。當時的知識分子開始尋找這種象徵,他們認為黃帝就是中國民族的“始祖公公”。黃帝在以下幾個方面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石:第一是黃帝創始了中國政治的民本精神,黃帝一心一意為民眾謀利益,與民甘苦與共,急民之所急。據說他曾經在巾几上寫有銘文:“予居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至夕”(《黃帝巾幾銘》)。
黃帝作為歷代帝王之一在中央的三皇五帝廟中得到祭祀,其祭時一般是春、秋兩次祭祀。可以斷定,在唐玄宗天寶六年,即已有比較固定的祭禮、祭器規定,而這些規定一直延續到清代,只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進入現代,每年的公祭活動均有國家領導人參加。公祭儀式在黃帝陵外的廣場舉行,祭祀場所以古樸宏偉的黃帝陵建築為主體,以黃、紅色為主色的地毯從印池邊一直鋪設到主祭祀大殿,參加祭祀大典人員均披戴黃色佩巾,中有赭色漢代瓦當紋,兩端有雲紋、幾何紋、動物紋,上邊篆書“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字樣。祭祀人員佩戴此巾,作為整齊劃一的標誌。祭文重在體現頌揚黃帝功德、追溯民族歷程、突出當代成就、實現祖國統一的思想,每年的祭文由一位在科教文衛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宣讀。
祭奠開始時,“鳴鐘九響,擊鼓三十四咚。”前者象徵著中華民族傳統中的最高禮數,後者則代表著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在整個公祭典禮中,場面最壯觀的是祭祀歌舞,它氣勢恢宏、震撼人心。整個祭祀歌舞分為:“雲紀”篇,表現黃帝的恩德像雨露一樣;“夔鼓”篇,表現黃帝部落的征戰操練以及中華民族的最後統一;“瑞德”篇,表現黃帝時期人們耕作以及幸福的情景;“馭龍”篇,表現中華民族永遠祭奠黃帝,希望海外華僑和全世界華人能聯繫在一起,讚揚中國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與對黃帝的崇敬之情。黃帝陵祭典活動神聖莊嚴,十分注重具體的祭祀禮儀程式,在祭祀物品、儀仗、樂隊方面要求十分嚴格,每種祭祀物品在數量上都有嚴格的規定。
2003年,為規範黃帝陵祭祀活動,陝西省專門成立了由歷史、考古、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方面的知名學者組成的“黃帝陵禮儀研究專家組”,該專家組提出的祭祀禮儀改革方案,經有關部門審議通過後開始實行。新的祭祀方式明確了以下12項祭典儀程,祭祀時間約為35分鐘。
第一項,全體肅立;第二項,鳴放禮炮(34響,代表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第三項,奏樂;第四項,主祭就位;第五項,陪祭就位;第六項,主祭上香;第七項,獻爵奠酒(主祭人舉爵行奠酒禮);第八項,敬獻花籃;第九項,恭讀祭文(由專職播音員宣讀);第十項,三鞠躬禮;第十一項,樂舞告祭;第十二項,典禮告成。

民祭形式

重陽節民祭軒轅黃帝的程式為:
1、全體肅立。
2、各界代表就位。
3、擊鼓鳴鐘。
4、奏古樂。
5、祭奠(敬獻花籃、花圈,民眾代表敬獻三牲祭品,上香,燒紙,奠酒等)。
6、行三鞠躬禮。
7、恭讀祭文。
8、鳴放鞭炮、繞陵一周(由鼓樂隊前導,主祭、陪祭人依次繞行)。
9、留影。
10、植紀念樹。
民祭活動除保留公祭活動的一些內容外,還增加了鼓樂隊、嗩吶隊和56人組成的儀仗隊、12人組成的三牲隊以及擊鼓、鳴鐘、植紀念樹等儀式。在民祭活動中,主、陪祭人身穿印有巨龍騰飛的黃馬夾,肩披繡有“古老中國一條龍,龍的故鄉在黃陵”大字的佩帶。

祭祀用品

黃帝陵祭祀活動是一項莊嚴而神聖的祭祀活動,在祭祀中,非常注重具體禮儀程式,在祭祀物、供奉物品、儀仗、樂隊、歌舞、儐相上要求相當嚴格。
⒈祭祀器物。鼎一列9件、簋8件、豆8件、尊4件、壺4件、爵4件、小爵3件,燭台4件,香爐1件、承酒盤1件,編鐘一套、編磬一套。
⒉祭祀儀仗旗幟(50面)①太常旗面杏黃色,繪青色日月星辰,升龍降龍,之朵和波濤,一口旒主。②黃麾絳色帛製作,上有朱絲小蓋,四角垂佩,下有橫板作碾玉紋。
⒊儀仗旗、門旗、龍旗、日月旗、金木水火土五星旗、風雲雷雨旗、四瀆旗、五嶽旗、二十八宿旗、猛獸猛禽旗(熊、黑、貔、貅、虎、雕、鷹、鳶旗各一面)。
兵仗8對(16件:包括鋮二、戚二、齋二、刀二、戈二、載二、予二、殳二)。
⒋供奉物品(祭品)三牲(牛、羊、豕),花供(面花),穀物、瓜果、酒、香、玉帛、祝帳(祭文、木刻)花籃。
⒌樂舞:樂有六變。《周祀·天司樂》雲“凡樂,圓鐘與宮,黃鐘與角,太簇與徵,姑冼與弱,雷鼓孤竹之管,之和之琴,出門之舞,各至日於地上之圓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歌舞也根據樂舞相應變化。(大鼓、鐘、小鼓、古箏、鎖吶等)。

文化特徵

黃帝陵祭典的文化意義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孝”、“敬祖”等觀念,從而培養人們的“仁愛”之心。
《禮記·祭義》引宰我之言說:“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發其情,竭力從事以報其親,不敢弗盡也。是故昔者天子……以事天地、山川、社櫻、先古,以為酸酪齊盛於是乎取之,敬之至也。”要求人們不忘根本,孝敬父母、先祖。“孝”、“敬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對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最基本要求。孝順父母、敬奉祖先,絕不是流於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種“仁愛”之心從內到外的徹底發揚。《禮記·祭義》引曾子之言說:“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的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往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這些對於弘揚傳統的“孝”、“敬祖”觀念,培養和強化人們的“仁愛”之心,至今仍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第二,弘揚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以軒轅黃帝首開其端的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即以傳說為黃帝的發明創造來說,就包括了中國文化中衣、食、住、行、農、工、礦、商、貨幣、文字、圖畫、弓箭、音樂、醫藥、婚姻、喪葬、歷數、陰陽五行、傘、鏡等20個方面(依據于右任《黃帝功德紀》之說)的內容。這是一筆極為寶貴的財富。只有在繼承這筆文化遺產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使傳統文化煥發出青春和活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一)歷史文化價值:
黃帝陵祭祀是中華民族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傳統。幾千年來,伴隨著民族歷史的發展演變,黃帝陵祭祀所衍生出的文化積澱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文化精神內涵,對於研究中華文化發展脈絡,探索中華文化之源,啟迪後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
(二)藝術價值:
黃帝祭祀過程的服裝、旗仗、供奉、木刻、花供(面花)、剪紙、樂舞等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所折射出的黃陵民俗文化,及其傳承歷史,在陝西乃至國內都具有很高的地位。發掘、整理、保護這些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對豐富和完善黃陵民俗文化乃至中國文化藝術都將產生一定的作用。

保護措施

為了加大對黃帝陵的保護,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2006年黃帝陵祭典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後又被確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黃陵縣文化藝術中心)獲得“黃帝陵祭典”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帝陵祭典項目保護單位黃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黃陵縣文化藝術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黃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

社會影響

黃帝陵祭典受到海內外華夏兒女的關注,公祭活動一般在清明節期間舉行,有國家領導人參加,民祭活動則在重陽節期間舉行。2006年,黃帝陵祭典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祭祀活動,都能吸引上萬人參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