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拓東漢孔彪碑》是清代的一件拓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孔彪碑
- 館藏地點:故宮博物館
- 所屬年代:清
- 類別:拓本
《孔彪碑》,墨拓整紙碑陽(額、陰失拓),已裱立軸。縱199cm,橫85.5cm。隸書18行,行45字。
孔彪字元上,為孔子第十九世孫,生活在東漢後期。初舉孝廉,除郎中,博昌長。後歷任尚書侍郎、治書御史、博陵太守、下邳相、河東太守等職。以病辭官退養。東漢建寧四年(171年)七月亡故,享年49歲。此碑為故吏崔烈等13人(題名於碑陰)為頌其遺德而立。原石現存山東曲阜孔廟。
碑文前序後銘,簡約雅飭,堪為東漢碑銘標本。隸書寫於界格之中,字不大,而字距、行距極寬,布局清朗通透。楊守敬《激素飛清閣評碑記》謂其字“筆畫精勁,結構謹嚴”,最為定評。向列漢隸名品之一。惜剝蝕較甚,損字較多。
此本第五行“膺皋陶”之“膺”字、第六行“坐家不命”之“命”字已損,然仍可辨認。第六行“削四凶”之“削”字左上“小”可見。第十四行“辯物居方”中“辯”字存半,“居”字有殘存筆畫可見。當為清代中前期舊拓。鈐有“張德容鑑藏金石文字”、“三衢張氏金石壽考”印2方。
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歐陽棐《集古錄目》、趙明誠《金石錄》、洪适《隸釋》、陳思《寶刻叢編》,明楊慎《金石古文》、都穆《金薤琳琅》,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翁方綱《兩漢金石記》、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阮元《山左金石志》,近代王昶《金石萃編》、方若《校碑隨筆》等書著錄。
孔彪字元上,為孔子第十九世孫,生活在東漢後期。初舉孝廉,除郎中,博昌長。後歷任尚書侍郎、治書御史、博陵太守、下邳相、河東太守等職。以病辭官退養。東漢建寧四年(171年)七月亡故,享年49歲。此碑為故吏崔烈等13人(題名於碑陰)為頌其遺德而立。原石現存山東曲阜孔廟。
碑文前序後銘,簡約雅飭,堪為東漢碑銘標本。隸書寫於界格之中,字不大,而字距、行距極寬,布局清朗通透。楊守敬《激素飛清閣評碑記》謂其字“筆畫精勁,結構謹嚴”,最為定評。向列漢隸名品之一。惜剝蝕較甚,損字較多。
此本第五行“膺皋陶”之“膺”字、第六行“坐家不命”之“命”字已損,然仍可辨認。第六行“削四凶”之“削”字左上“小”可見。第十四行“辯物居方”中“辯”字存半,“居”字有殘存筆畫可見。當為清代中前期舊拓。鈐有“張德容鑑藏金石文字”、“三衢張氏金石壽考”印2方。
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歐陽棐《集古錄目》、趙明誠《金石錄》、洪适《隸釋》、陳思《寶刻叢編》,明楊慎《金石古文》、都穆《金薤琳琅》,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翁方綱《兩漢金石記》、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阮元《山左金石志》,近代王昶《金石萃編》、方若《校碑隨筆》等書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