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樂舞

清商樂舞

清商樂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俗樂舞的總稱。清商樂作為三國、兩晉、南北朝興起並在當時音樂生活中占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傳統音樂。它是晉室南遷之後,舊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地區民歌發展起來的吳聲、西曲相結合的產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繼續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商樂舞
  • 時間:漢魏六朝至隋唐年間
  • 來源:商歌及清商三調
  • 特點:三調和聲、多樣伴奏
  • 代表作:《清商伎》
由來,發展,衰微,

由來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音樂。清商樂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源於古代的商歌。《淮南子修務訓》高誘註:“清,商也;濁,宮也。”所以商歌就有清商之義。另一說清商出於漢代樂府《相和歌》中的清商三調。《相和歌》中有平調、清調、瑟調,清調以商為主,舉清商以代表三調,稱為清商三調。清商樂傳到唐代尚存周曲《白雪》。

發展

清商樂舞經過了漢魏六朝直到唐初,不斷吸取民間樂舞的營養,代有新作,被認為是華夏正聲。
漢魏西晉時代的清商樂舞是女樂歌舞,如東漢張衡在《西京賦》中描寫道:“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秘舞更奏,妙材騁伎。妖蠱艷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始徐進而贏形,似不任羅綺,嚼清商而卻轉,增嬋娟以此豸。”
曹魏時期的幾個帝王都愛好清商樂舞。《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說:“太祖(曹操)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常以日達夕。”曹操還曾遺令在他死後,使其伎人居住在銅雀台上。“每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曹丕建立魏國(220)時,專門設立清商署,這是女樂舞的專門機構。《魏書?齊王芳紀》中說:“帝每見九親婦女有美色,或留以付清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等都曾依清商三調的樂曲寫了很多配合歌舞的詩歌。劉宋王僧虔論述清商樂時所說:“今之清商,實由銅雀魏之三祖(曹操曹丕曹睿)。風流可懷,京洛(魏晉)相高,江左(南朝)彌重。”
清商樂舞清商樂舞
由此可見晉以後清商樂舞也流傳很盛。西晉武帝也是個酷愛清商樂舞的皇帝,他保留了曹操時期的清商署。平吳以後,收納吳妓5000。荀勖曾對清商三調進行整理。當時著名的樂工宋識、陳左、列和、郝索、朱生等都參加了整理工作,其中陳左善長清歌。
漢魏和西晉,清商樂舞由於得到皇室的重視,日益發展,但在永嘉之亂(307~312)中,清商署的樂工舞人大部分流散。永嘉之亂後,一部分清商樂傳入涼州,與龜茲樂相結合,成為西涼樂。另一部分清商樂隨著東晉政權傳到江南,促進了長江流域民間樂舞吳聲、西曲等的發展,產生了南朝的“新聲”。正如《舊唐書?音樂志》所說:“永嘉之亂,王都淪覆,遺聲舊制,散落江左,宋梁之間,南朝文物,號為最盛,人謠國俗,亦世有新聲。”這裡所謂新聲,在《樂府詩集》的清商曲辭中分為3類:①吳聲歌曲,以歌為主,也有一部分是歌舞,如《前溪》舞和巫覡祭神歌舞的《神弦歌》等;②西曲歌舞,以歌舞為主,有一部分倚歌;③江南弄,以歌曲為主,其中《上雲樂》是描寫神仙內容的歌舞。
清商樂舞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它包括的內容愈來愈多,既包括中原舊曲、漢魏雜舞,又包括了江南新聲。《魏書·樂志》這樣概括地說明:“初,高祖(北魏孝文帝)討淮漢(493),世宗(北魏宣武帝)定壽春(500),始收其所傳中原舊曲《明君》、《聖主》、《公莫》、《白鳩》之屬及江南吳歌、荊楚四聲,總謂之清商。”
隋及唐初,清商樂舞繼續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又得到一定的發展。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平陳,獲宋、齊舊樂,文帝聽了,很欣賞清商樂,說:“此華夏正聲也。”並把它置於清商署中,進行了一番“去其哀怨,考而補之”的整理工作。其中舞曲有《明君》等。隋文帝還設七部樂,內有《清商伎》,是重要的舞蹈內容。隋文帝大業(605~618)中,又制定九部樂,《清樂》(即清商樂舞)居於首部。唐高祖武德初年間,繼承了隋代的九部樂制,到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增為十部樂,《清樂》居第二部。到唐武則天時(648~704),《清樂》尚存《白雪》、《公莫舞》、《巴渝》(舞)、《明君》(歌舞)等63曲。

衰微

武則天長安年代(701~704)以後,朝廷不再重視古曲,清商樂舞的樂工舞伎嚴重缺少,能合於管弦的清商樂僅剩《明君》、《春江花月夜》、《白》等8曲。有些舞蹈,如《幡舞》、《扇舞》等均已亡佚。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到唐開元年間(713~741),只有李郎子一人尚能傳清商舊曲,後李郎子逃,“清樂之歌闕焉”。
隨著唐代與西域各民族各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清商樂舞逐漸與西域音樂舞蹈相結合,形成了唐代的燕樂舞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