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補史藝文志研究

清代補史藝文志研究

《清代補史藝文志研究》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伍媛媛。

基本介紹

  • 作者:伍媛媛
  • ISBN:9787546127477
  • 頁數:196
  • 定價:30.00元
  • 出版時間:2012-9
內容介紹
正史藝文志是了解一代文獻典籍的重要資料,創始於東漢班固據劉歆《七略》而編撰的《漢書·藝文志》,這部史志目錄基本上保留了《七略》所反映的當時國家的藏書情況和學術文化的發展概況,它也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目錄學著作,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漢以後,自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直至隋代,由於政權更迭,社會動亂,圖書散佚情況嚴重,導致這六百年間各正史中都沒有編撰記載國家圖書藏書情況的藝文志。到了唐代,由魏徵等人對唐代以前的文獻典籍做了一次系統整理,編成了《隋書·經籍志》。該志也是繼《漢書·藝文志》後最為重要的一部正史藝文志。在這之後,又出現了幾部正史藝文志,如著錄唐代藏書的《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反映宋代圖書情況的《宋史·藝文志》和著錄明代圖書著述概況的《明史·藝文志》。但是,在此期間的其他幾部正史如《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遼史》、《金史》、《元史》都因種種原因沒有編撰藝文志。因此,在二十四史中,撰有藝文經籍志的只有6家,其餘正史藝文志都付之闕如,造成典籍記載的斷層:為彌補這一缺失,後人遂陸續對正史藝文志進行補編。系統地對我國正史藝文志進行補撰、考證的工作興起於清初,興盛於嘉道之後,這一學術風氣一直綿延至民國初年,歷經百年而不衰。目錄學家這一系統巨大的工作,對我國文化典籍遺產的整理做出了重要貢獻,使我國兩千年來的史志目錄體系得以完整。不僅如此,正史藝文志補撰過程中所總結和積累的文獻著錄方法對當前的書目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因此整理和研究補正史藝文志是目錄學史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今天,我們回溯這一目錄學發展過程,總結補史藝文志工作的特點和價值,無疑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補史藝文志的研究是目前學術界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以往學者對補史藝文志的研究僅僅概括性地介紹了補史藝文志的產生髮展過程以及補史藝文志的價值,或者僅對某一朝代、某一位目錄學家所編撰的補史藝文志著作進行分析探討,綜合深入地研究補史藝文志的幾乎沒有。其實,補撰正史藝文志的工作時間跨度大,產生的成果豐富,王重民先生在《普通目錄學》中評價它們“造成了一個小小的目錄學的流派”。因此我們既需要從巨觀上全面、系統地把握補史藝文志的發展概況,同時又要對補史藝文志的類型、圖書分類特點、體制結構等方面進行微觀的分析研究,從而挖掘補史藝文志在目錄學及古代學術文化史上的巨大價值。《清代補史藝文志研究》即以此為切入點,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對這一問題的考察。擬將補史藝文志的形成及發展過程分為創始、形成、發展、鼎盛和收尾5個階段,並從清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及學術思潮等方面分析了補史藝文志從形成到逐漸繁榮直至衰落的原因。隨後對清代以來形成的幾十部補史藝文志的不同類型做了歸類,同時對補史藝文志在分類體系與類目設定方面的特點、補史藝文志的著錄體例包括序言、著錄項目、小注、提要的內容和特點以及補志的價值與不足等幾個方面對清代至民初形成的補史藝文志講行系統的分析和整理。
《清代補史藝文志研究》由伍媛媛編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