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華北平原氣候變化難民潮的時空變化

《清代華北平原氣候變化難民潮的時空變化》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方修琦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華北平原氣候變化難民潮的時空變化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方修琦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基於歷史文獻記錄,構建一組刻畫歷史難民潮的代用指標體系,重建清代華北.平原與氣候變化相聯繫的難民潮形成與流動的時空分異,辨別難民行為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段,推斷難民行為方式對源地、流向地的社會影響,分析氣候變化和政府政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為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氣候變化難民潮的形成機制提供歷史實證,為防範未來氣候變化.影響影響下發生大規模難民潮提供歷史借鑑。

結題摘要

項目按計畫執行,已發表論文17篇,其中 SCI/SSCI論文6篇。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成果包括:(1)構建了歷史氣候變化社會經濟影響與適應研究的理論框架與指標體系。基於脆弱性和糧食安全的概念,選擇人均糧食產量、災荒救助能力、移民目的地的接收能力為指標刻畫社會系統的脆弱性,選擇社會動亂事件為指標刻畫社會系統的穩定性,分析了歷史氣候變化影響與回響過程,概括了中國歷史氣候變化影響與回響的概念模式;(2) 揭示了清代華北平原社會穩定性的時空變化特徵。清代華北地區的動亂多集中在運河一線,南部地區平均每縣動亂次數與平均每縣起義次數最多,北部地區平均每縣動亂次數較山東多,但平均每縣起義次數低于山東;18世紀後期是清代華北平原地區動亂事件的高發期,南部地區於1850年左右突然達到峰值,比北部和山東地區早10年左右;北部地區的動亂事件高峰期後相對較多且在19世紀末期又有反彈,而南部和山東省在高發期後急劇減少。(3)重建了清代華北平原地區政府糧食調度序列。政府糧食調度的總量與強度在清代前期(1640s-1730s)從無到有逐步上升,乾隆年間(1740s-1790s)達到頂峰,之後迅速減少到1820s-1860s的谷底,光緒年間(1870s-1890s)有所回升。糧食來源以漕糧為主,京倉、漕倉撥糧次之,長江流域是清代華北平原政府糧食調度的主要來源,東北是臨時調入糧食次數最多、數量最大的地區,口外在18世紀的餘糧輸出是京畿重要的糧食補充。(4)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清代華北平原社會影響的過程與機制。清初至18世紀末動亂事件頻次和層次均低,與氣候變化對應關係不明顯,19世紀小冰期的最後一個冷期中動亂事件頻次增加顯著和級別逐步升高,與氣候變化對應關係明顯,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氣候轉折將華北平原當地人地矛盾激化的時間提前了約20年;清代華北平原對氣候變化影響的回響方式分為4個階段:1720’s以前以耕地擴展為主導,1730’s-1780’s以災民賑濟救助為主、東蒙移民為輔,1790’s-1850’s以流民救助為主、東蒙移民飽和,1860’s -1900’s以 東北開禁為主導。(5)對比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清代華北平原影響的典型案例。包括清代不同時期的8個典型旱澇災害事件,18-19世紀之交4次重大水旱災害事件,1801年永定河水災與1841年黃河下游水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