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凌波

蕭凌波

蕭凌波,湖北天門人,1982年生,本科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碩士、博士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分獲第四級地質學碩士學位(2006年)和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講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凌波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歷史自然地理、災害史、環境史
  • 就職院校: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興趣,主要研究手段,學術成果,參與科研課題,教學活動,其他學術活動,參與編寫專著,發表論文列表,

個人經歷

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11年11月至2014年7月轉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繼續研究工作,其間曾兼職擔任學術期刊《地理科學進展》編輯。2014年8月至今,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講師。
自本科畢業(2003年)以來,一直以氣候變化為線索,在歷史地理學的大框架下開展研究工作。早期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重建(以古人日記為數據源);之後轉向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水旱災害的社會影響與回響機制研究,主要研究時段為晚明至清代;同時參與環境史的一部分教學與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興趣

歷史自然地理(集中於歷史時期氣候變化及其社會影響)、災害史、環境史。

主要研究手段

從歷史官私文獻記錄中提取反映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文字記錄,利用Excel、Access等軟體進行錄入、分類和管理;基於一定技術手段(如語意判別、頻次統計),將文字記錄轉換為可供定量分析和矢量成圖的數位化信息;再通過時空成圖,直觀描述並對比分析歷史上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之間的互動機制。

學術成果

參與科研課題

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過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機制及其影響研究”(編號:2010CB950100,年限:2010-2014),參與申請書、任務書起草,主要承擔明清時期華北地區氣候變化影響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清代華北平原氣候變化難民潮的時空變化” (41071127,2011-2013),作為第二承擔人參與申請書撰寫,負責社會經濟代用指標序列重建及分析工作。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歷史氣候與社會系統周期變化的協同效應分析”(41371201,2014-2017),第三承擔人,負責協同效應分析研究。
4.北京師範大學自主科研基金“近現代華北地區現代化進程的環境史研究”(2009AC-1)。
5.其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過去300年農墾區擴張與現代農牧交錯帶東段的形成”(40901099);“中國全新世環境演變的集成研究”(40771211);“東北地區過去300年土地覆蓋空間格局變化研究”(40571165);“過去300年中國東部季風區雨帶進退圖譜與模擬診斷”(40331013);“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過程與機理的實證研究”(40271115)。
6.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基金項目:“過去2000年東亞季風氣候演變及其與人類相互作用研究”(KZCX2-YW-315);“歷史時期環境變化的重大事件復原及其影響研究”(KZCX3-SW-321)。

教學活動

1.2008年至今,參與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本科生《全球變化》、研究生《中國自然環境演變》課程的部分教學工作。
2.2009年,參與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世界史、環境史課程的部分教學工作,作題為《人類與自然世界——曾經的信心與現實的困境》專題報告。
3.2011年11月,赴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向研究生作題為《清代華北平原氣候變化影響及社會回響重建》的學術報告。

其他學術活動

參加學術會議
1.2009年10月,參加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暨2009年學術年會(北京),作題為《清代東蒙地區對華北平原水旱災害的異地回響及其影響因素探討》的學術報告。
2.2010年7月,參加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召開的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年會。
3.2011年7月,參加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烏魯木齊),作題為《清代木蘭秋獮與承德避暑活動的興衰及其氣候影響》的學術報告,並參與另外兩個學術報告的起草。
4.2012年10月參加中國地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開封),參與起草題為《清代華北平原水旱災害背景下的政府糧食調度序列重建》的學術報告;會後在河南、山東、河北等省考察黃河故道及其歷史時期決溢情況。
其他
1.2007年秋-2008年夏,參加人民大學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黃宗智教授舉辦的首屆“社會、經濟與法律的歷史學研究”研修班,深化了對歷史學、社會學相關理論及其研究範式的認識。
2.積極從事科普活動,2008年以來,先後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發表《誰在改變地球表面——北京的建築地貌》(2008.08)、《羅布泊是否曾經“游移”》(2009.10)、《沿著峽谷穿越燕山》(2012.09)、《中國有宜居城市嗎》(2013.11)等多篇科普性質文章。

參與編寫專著

1.2007-2012年,參與《中國自然地理系列專著·中國古地理(中國自然環境的形成)》(張蘭生、方修琦主編,科學出版社2012年6月一版)的編寫工作,主要承擔第10章“古陸塊抬升與東部低山丘陵地理環境的演變與形成”的撰寫,並參與其他章節的修訂。
2.2006年,參與《過去300年中國土地利用變化與碳收支》(葛全勝等主編,科學出版社2008年3月一版)第五章“過去50年中國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變化”的編寫。
3.2007年,參與《地球系統研究與科學數據》(孫九林、林海主編,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一版)第六章第一節“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影響與回響”的編寫。

發表論文列表

SCI/SSCI(4篇):
1.Climatic impacts o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Mulan Qiuxian” and “Chengde Bishu” in North China, 1683-1820(氣候變化對清代木蘭秋獮及承德避暑活動興衰的影響),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13,39(1)(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2.Reclamation and revolt: Social responses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to flood/drought-induced refugees from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1644-1911(從墾殖到動亂:清代東蒙對華北平原水旱災害難民遷徙的社會回響),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13,88(1)(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3.Social Impacts of Climatic Shift during the decades around 1800 in North China Plain,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3,56(6)/ 18~19世紀之交華北平原氣候轉冷的社會影響及其發生機制,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3,43(5)(第二作者、通訊作者)
4.Multi-stage evolution of social response to flood drought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1644–1911(清代華北平原水旱災害社會回響的階段性變化),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4,14(2)(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國核心心期刊(12篇):
5.1766年以來黃河中游與永定河汛期徑流量的變化(第三作者),地理學報,2013,68(7)
6.1766年以來永定河汛期徑流量與太平洋年代際振盪(第二作者),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3,28(1)
7.華北1743-1744與1876-1878年旱災中的政府糧食調度與社會後果對比(第一作者),災害學,2012,27(1)
8.Revolts Frequency during 1644-1911 in North China Pla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第一作者),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2(4)
9.清代東蒙農業開發的消長及其氣候變化背景(第一作者),地理研究,2011,30(10)
10.1780-1819年華北平原水旱災害社會回響方式的轉變(第一作者),災害學,2011,26(3)
11.氣候變化與清代華北平原動亂事件(第一作者),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1,7(4)
12.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初葉梅雨帶位置的初步推斷(第一作者),地理科學,2008,28(3)
13.青海東部高廟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變與氣候變化(第三作者),地理學報,2008,63(1)
14.中國古代土地開發的環境認知基礎和相關行為特徵(第二作者),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6(5)
15.《湘綺樓日記》記錄的湖南長沙1877-1878年寒冬(第一作者),古地理學報,2006,8(2)
16.湖南長沙、衡陽地區1888-1916年的春季植物物候與氣候變化(第二作者),第四紀研究,2005,2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