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廣州涉外司法問題研究

清代廣州涉外司法問題研究

《清代廣州涉外司法問題研究(1644-1840)》是2009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歷史書籍。《清代廣州涉外司法問題研究(1644-1840)》以清代前期(1840年以前)發生於廣州一帶的各類華洋案件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還原清前期涉外司法活動的歷史場景,從動態的、微觀的角度考察清代涉外司法的體制及其內在精神,剖析中西雙方在司法、外交領域的矛盾衝突及其歷史、文化根源,進而對中國古代法律的“現代化”做出了評價。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清代廣州涉外司法問題研究(1644-1840)》以清代前期(1840年以前)發生於廣州一帶的各類華洋案件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還原清前期涉外司法活動的歷史場景,從動態的、微觀的角度考察清代涉外司法的體制及其內在精神,剖析中西雙方在司法、外交領域的矛盾衝突及其歷史、文化根源,進而對中國古代法律的“現代化”做出了評價。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選題宗旨與意義
二 研究對象與範圍
三 研究材料與方法
四 研究歷史與研究現狀
第一章 清前期廣州涉外司法的兩種運作模式
一 葡人有限自治下的澳門模式
1.明清澳門地方建置及其涉外司法職能
2.葡萄牙人的自治體系及其在司法運作中的角色
二 十三行體制下的省城模式
1.十三行的政治職能及其在涉外司法中的角色
2."公班衙"的名與實
3."聖裁"與"會審":官府對涉外案件的集體干預機制
三 關於兩種模式的比較與評價
第二章 涉外刑事審判的實體與程式
一 涉外刑案概述
1.案件社會成因與類型
2.命案審判的特殊性
二 "一命一抵":涉外命案審判的實體性原則
1."一命一抵"的確立及實施
2."一命一抵"的特殊性
3.關於"一命一抵"的實效性分析
三 翻譯--涉外刑事審判中的程式問題
1.翻譯的角色與處境
2.從"廣東英語"到"印度水手"案--翻譯的素質及其表現
3."德蘭諾瓦"案:翻譯問題引發的外交矛盾
第三章 涉外商事糾紛的處理模式:廣東十三行商欠案
一 18世紀以來行商資本短缺之緣由
1.交易方式的固有缺陷
2.官府對行商的勒索
3.商業利潤的非資本化投向
二 清前期廣州外貿領域的金融機制與商欠的形成
1.清前期廣州對外貿易中的金融角色
2.外商對行商的債權形態與利率分析
3.扶持與控告:外商對欠債行商的態度
三 朝廷對商欠案的處理措施
1.對行商的制裁:"交結外國誆騙財物例
2."一商拖欠,眾商派填"的連帶清償責任
3.倪宏文案--官府代償商欠的特例
四 自治性缺位:商欠處理模式的歷史透視
第四章 華洋民事訴訟與中西價值衝突
一 華洋民事糾紛的社會成因與類型特徵
二 華葡房產訴訟
1.房產"永租制"的流行與爭訟緣起
2.訴訟價值取向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三 華葡債務糾紛
1.華葡民間交易習慣與債務糾紛的形成
2.官府的態度與司法效率
四 民事訴訟領域的中西價值衝突
1.權利意識的暗合與表達方式的差異
2.訴訟價值取向的分歧
第五章 "不治而治":清代涉外司法理念解析
一 華夷觀念與"不治而治"的精神內涵
1."華夷之辨"與涉外司法中的二元價值觀
2."刑不可知、威不可測"的專制邏輯
二 從"化外人"條款看"不治而治"的制度表達
1."化外人"律的歷史演變
2."化外人"律的身份等級屬性
3.清前期廣州涉外司法的經驗特徵
第六章 "天下觀"與"民族主義":清代涉外司法中的"主權"問題
一 "天下觀"與"民族主義":誰是主子
二 以"平等"的名義--西方人的批判武器與武器批判
三 反思:暴力下的"現代性"認同與民族話語主權的重建參考文獻
文獻資料類
專著類
論文類附錄 《一件奏明事付》 《管理澳夷章程》 《澳夷善後事宜條議》 《部復兩廣總督李侍堯議》 《兩廣總督百齡、監督常顯議》 《兩廣總督阮元關於德蘭諾瓦案上道光帝折》 《兩廣總督阮元奏報英國護貨兵船傷斃民人畏罪潛逃飭令交凶折》 《兩廣總督李鴻賓、監督中祥疏》 《兩廣總督盧坤、監督中祥疏》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