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廣州十三行紀略

清代廣州十三行紀略

本書圖文並茂地從清初海禁、開海貿易、公行定製、天子南庫、一口通商、洋行滄桑、鴉片貿易、商館終結、沙面租界等方面勾勒和記述了清代廣州十三行的歷史概貌及其變遷。

基本介紹

  • 書名:清代廣州十三行紀略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154頁
  • ISBN:7218051871
  • 作者:李國榮 林偉森
  • 出版日期:2006年4月1日
  • 開本:16開
  • 品牌:廣東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沿著歷史演進的軌跡,依據翔實可靠的皇家秘檔和文獻典籍,揭示清政府特許廣州十三行這個半官半商性質的商貿壟斷組織存在發展的內幕,展現二三百年前廣州商館的興衰與沉浮,透視以廣州為視窗的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外文化交流,追溯南國廣州與清朝皇宮的特殊關係。

圖書目錄

引言
序篇清初海禁
清軍攻陷廣州城(1647年)
澳門葡萄牙人向清廷投誠(1651年)
荷蘭使團進京(1655年)
清初海禁(1656—1678年)
第一章 開海貿易
康熙開海貿易聖諭(1684年)
粵海關的設立(1685年)
天主教在中國(1692年)
洪順官的慘敗(1699年)
中法貿易的開端(1699年)
新怪物皇商(1704年)
英國廣州商館的建立(1716年)
第二章 公行定製
公行的始創(1720年)
朝廷清理天主教(1723年)
免徵暹羅國船稅(1725年)
裁革“規禮”(1726年)
設立商總(1728年)
祖秉圭被革職(1729年)
清理廣州天主教(1732年)
瑞典商船初到廣州(1732年)
外國商船灣泊黃埔的爭議(1733年)
加強中外貿易管束八條(1735年)
第三章 天子南庫
裁減“繳送”(1736年)
是否禁止南洋貿易之爭(1742年)
“天子南庫”的稅收(1744年)
“哥德堡號”的沉沒(1745年)
嚴禁外商攜帶婦女到廣州商館(1751年)
十三行保商制度(1754年)
乾隆朝外洋通商案(1755年)
第四章 一口通商
“一口通商”的聖諭(1757年)
李侍堯制定約束外商法令(1759年)
限制絲貨出口(1759年)
潘啟官重組公行(176O年)
法國人鄧類斯在廣州過冬的特許(1767年)
英國鴉片政策的確立(1773年)
十三行保商制度的完善(1775年)
第一個被乾隆欽定抄家的洋商倪宏文(1777年)
英國覬覦香港野心的第一次暴露(1781—1782年)
中美貿易均的開端(1784年)
馬戛爾尼款(1792年)
第五章 洋行滄桑
洋商蔡文官為“詹尼號”出港開脫(1794年)
洋商石中和欠債充軍(1795年)
洋商蔡世文負債自殺(1796年)
朝廷為軍需急征行商稅銀(1798年)
撤銷本港行(1800年)
朝廷命洋商為華北水災捐款(1801年)
海關監督佶山參奏十三行總商潘致祥(1801年)
俄羅斯商船到廣州貿易(1805年)
外幣的流通(1807年)
“海王星號”事件(1807年)
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的秘密傳教與文化傳播(1808年)
英艦侵入珠江水域事件(1808年)
洋商沐士方破產充軍(1809年)
英商放債企圖(1810年)
“行用銀”是否裁減之爭(181O年)
廣州始種牛痘(1810年)
洋商捐辦“文瀾書院”(1811年)
推選洋行總領的新制(1813年)
朝廷調查白銀是否走私出洋(1814年)
潘致祥重操洋行(1814年)
洋行積欠的外債(1815年)
向外國商人開放的廣州景觀(1816年)
嘉慶驅逐阿美士德(1816年)
第六章 鴉片貿易
澳葡當局的鴉片陰謀(1819年)
洋行總商伍敦元禁菸不力被摘去三品頂戴(1821年)
伶仃洋上的鴉片躉船(1822年)
寶順洋行的創辦(1823年)
旗昌洋行的創辦(1824年)
西成行商黎光遠破產(1825年)
豁免遭遇火災的英國商船的稅規(1826年)
外國商人的休閒地花地(1827年)
重申保商制度(1828年)
朝廷查禁白銀外流及鴉片流入(1829年)
增設行商的新制(1829年)
商館英國婦女被驅逐(183O年)
美國教士裨治文到華並創辦《中國叢報》(183O年)
鴉片嚴重泛濫(1831年)
英商渣甸洋行的開設(1832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專利期滿(1833年)
英國駐華貿易首席監督律勞卑被逐(1834年)
清查洋商曆年積欠及《防範章 程八條》(1835年)
新豆欄街醫局的開設(1835年)
朝廷禁菸與否的爭論(1836年)
鄧廷楨關於恢復洋行聯保舊制的奏請(1837年)
道光皇帝納言禁菸(1838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1839年)
中英鴉片戰爭爆發(184O年)
第七章 商館終結
廣州十三行獨攬外國貿易制度的結束(1842年)
英國人在十三行租地建商館(1843年)
中國人不得隨便進入十三行區域的規定(1844年)
英國在華治外法權的首次案例(1846年)
英國強租廣州河南地段的失敗(1847年)
“五口通商”後的廣州貿易(1849年)
十三行商館全部燒毀(1856年)
英法謀求租借沙面(1859年)
廣州城內的“豬仔館”(1860年)
尾篇沙面租界
英國沙面租界地段的拍賣(1861年)
“廣州公園基金”的設立(1864年)
英沙面租界的基督教堂竣工(1865年)
沙面英商“廣州俱樂部”的成立(1868年)
外國洋行紛紛搬進沙面(1870年)
沙面租界政務會的建立(1871年)
英國太古洋行在沙面設分行(1881年)
廣州民眾怒燒沙面外國洋房(1883年)
法沙面租界露德聖母堂竣工(1889年)
美國美孚公司在沙面開辦廣州分公司(1894年)
英國開闢沙基租界圖謀破產(1902年)
亞細亞火油公司在沙面設分公司(1906年)
台灣銀行在沙面設廣州支行(1907年)
沙面英租界人口普查(1911年)
美國德士古公司在廣州設立分公司(1915年)
沙面碼頭興建(1916年)
沙面洋行業務的擴大與沙面租界的延伸(1920年)
回收海關管理權的鬥爭(1921年)
英國支持的商團叛亂(1924年)
沙面洋務工人罷工(1924年)
六二三“沙基慘案”(1925年)
收回粵海關(1931年)
日偽軍占領沙面英租界(1941年)
國民黨政府接管沙面(1945年)
沙面租界歷史的結束(1946年)
圖片來源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