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是馬大正主編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6月。

該書以清代歷史前後期為序,分述不同陸疆區域和海疆的演進歷程,集中地呈現清代以來中國邊疆治理歷程,回顧和反思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的得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
  • 作者:馬大正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歷史學著作
  • 首版時間:2021年6月
  • 字數:528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思想,全書特點,作品瑕疵,作品影響,作品評價,研究價值,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以清代歷史前後期為序,分述不同陸疆區域和海疆的演進歷程,釋其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機構,論其治邊政策和治邊思想,以集中地呈現清代以來中國邊疆治理歷程;回顧和反思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的得失。

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出版編委會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出版資助項目”出版說明
前言
第四章 清代對東北邊疆的治理
第一節 清入關前的各項政策
第二節 清前期治理東北的行政體制與政策
第三節 清後期的東北軍政變革
第四節 清代對東北邊境地區的管理
第八章 清代對西南邊疆的治理
第一節 清前期西南邊疆的經略
第二節 晚清時期的西南邊疆經營
第三節 西南邊疆邊境管理與邊事政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國的邊疆
第二節 中國疆域的演進歷程
第三節 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及其邊疆地區發展大勢與歷史特點
第四節 清代邊疆治理研究綜述
第五章 清代對北部邊疆的治理
第一節 清代的北部邊疆
第二節 清代對北疆的治理
第三節 晚清北疆治理之變革
第四節 清代北部邊境之治理
第五節 清代北疆治理的反思
第九章 清代對海疆的治理
第一節 清前中期海疆治理旨向的轉型與重構
第二節 清前中期的海疆建設
第三節 晚清海疆形勢的變化與清朝“籌海”的努力
第四節 晚清政府的海疆主權行為及影響
第二章 清前期的邊疆治理
第一節 清政府對邊疆的統一
第二節 清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和治理
第三節 清前期的邊疆民族管理機構
第六章 清代對新疆的治理
第一節 清前期的治新政策
第二節 清前期的治新機構及職官設定
第三節 建省後清政府的治新政策及行政建置
第四節 清代新疆邊防及邊境管理
第十章 清代邊疆政策研究的深化
第一節 清代邊疆政策的內涵與特點
第二節 “新清史”對當代中國邊疆歷史認知的影響
第三節 清代邊疆治理研究的當代價值
第三章 清後期的邊疆治理
第一節 周邊危機與“保藩固圉”邊防政策
第二節 邊疆危機與民族危難激化與清末實邊政策
第三節 清後期邊疆民族管理機構的演變
第七章 清代對西藏的治理
第一節 清治藏行政體制創設與政策實踐
第二節 清政府治藏的宗教制度制定和運行
第三節 清政府抵禦外敵入侵和維護西藏邊境安全
第四節 清朝對西藏的經濟文化政策
參考文獻
後記

創作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邊疆研究不斷升溫,中國邊疆政策研究,特別是清代邊疆政策研究得到長足的發展。2019年初冬,為了讓讀者更集中了解清代以降中國政府邊疆治理的歷程,馬大正幾經醞釀決定在“中國邊疆治理叢書”的基礎上分冊編纂清代、民國和當代邊疆治理研究專集,並啟動《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一書的編纂。此動議得到中國邊疆研究所的全力支持,並成立了課題組,馬大正擔任課題組組長。

作品鑑賞

作品思想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重視“求真求善”與“以史為鑑”“經世致用”相結合,全書字裡行間浸潤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

全書特點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框架設計嚴謹,論述詳略得當,結構明晰,重點突出,是一部高水平的著述;其特點為:
第一,謀篇巧妙,脈絡清晰。馬大正十分強調“貫通”思維在中國邊疆研究中的運用。“貫通”思維賦予該書巨觀的研究視野,從時間和空間的雙重視角探討清代邊疆治理的發展大勢是該書架構的一大特點。從時間層面來看,一方面,中國邊疆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代邊疆治理“自秦漢時期初具規模,經隋、唐、元、明諸統一王朝的充實、完善,到清朝形成了完整體系,清代治邊政策可謂集中中國封建王朝治邊政策之大成”,具有歷史繼承性;另一方面,該書結合歷史背景和歷史變局,聚焦有清一代的邊疆治理歷程,以清代前、後兩個時期為研究時段,梳理清代的治邊思想和邊疆政策嬗變,釐清清前期中國邊疆的奠定和清後期邊疆危機背景下中國邊疆的碰撞與底定。從空間層面看,歷史上中國的周邊雖時有收縮,“但其基本格局即今日之西北、東北、北方、西南、南方各省、自治區的轄地”,包括海疆,清朝對不同邊疆地區的治理不僅體現著清代不同以往的治邊思想的實踐歷程,也體現著清代邊疆治理的多元化特徵,需要強調的是,“邊疆地區的發展是統一多民族的中國發展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任何邊疆地區的經營都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時間與空間的合力既凸顯了該書“貫通”的謀篇布局,又為該書注入鮮明的歷史內涵。依不同邊疆地區的特殊性來看,清代邊疆治理是一個複雜的群相,即使是以“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等治邊思想為主旨的邊疆政策,實施於不同的邊疆地區也會產生不同的治理成效,正如該書所言:“每個大的邊疆地區都有相對自成體系的發展史,這既是本地區的發展史,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邊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巨觀把握清代邊疆治理歷程,勾勒出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和多元一體中華民族演進軌跡的基礎上,微觀地呈現清朝對不同邊疆地區的治理歷程,顯然成為該書需要考慮和解決的重要問題。該書依據歷史、民族、文化等的不同特徵,將清代邊疆地區分解成若干研究對象,分別加以考察,謀篇布局可謂別出心裁,論述脈絡清晰、枝幹分明。總之,該書按照縱向時間軸對清代不同的邊疆地區做了細緻考察,探討邊疆治理思想的演變及其實踐過程,並以此方式構築起清代不同邊疆地區治理模式的區域橫軸,縱橫呈現了有清一代邊疆治理的整體面相,勾勒出清代邊疆階段性發展的清晰畫卷,對闡釋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演進歷程亦裨益良多。
第二,視野開闊,觀點新穎。該書闡釋的清代邊疆治理不僅在橫向上涵蓋上述各個層面,在縱向上亦一以貫之地以整個清代為研究時段,研究內容完整,視野開闊,近乎匯集了中國學界關於清代邊疆治理研究之最,這在中國邊疆研究領域頗具典型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使該書擁有了廣闊的視野,而基於對清代邊疆治理研究狀況的深刻把握也使該書有了從極具中國特色的兩大歷史遺產——“統一多民族國家”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出發,探討有清一代邊疆治理歷程的巨觀高度。
該書充分運用歷史學的研究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勇於提出新論斷,觀點新穎且具有邏輯性。如第四章在闡述清代對東北邊境地區的管理時,以敏銳的眼光關注到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和打牲烏拉總管穆克登兩次前往長白山地區勘察邊界等兩次事件之間的關係,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通過對史料的細緻梳理和解讀揭示兩次事件的內在聯繫,認為《尼布楚條約》為清朝統治者提供了一個通過主動劃界解決人口流動和越界問題的樣板,這也是清廷推動中朝查邊定界的重要動因。再如,康熙皇帝的“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之語被視為清朝摒棄傳統的“嚴華夷之辨”觀念的標誌之一,清朝以之為政策導向對漠北喀爾喀四部所採取的一系列舉措也被學界視為中國歷代邊疆治理的成功典範。但在第五章反思清朝對漠北喀爾喀四部的統治政策時提出了值得深思的地方,指出清朝的兵役制度不僅違背了所謂對喀爾喀的“恩惠”之策,相反使其陷入困境,高壓政策醞釀出強烈的抗拒心和反清情緒,進而導致邊防鬆弛和民心渙散,成為其後喀爾喀蒙古走向分離的重要因素。指出這一治邊思想與治邊策略相悖的情況極具啟示意義。
該書對學界關注不夠的清後期邊疆治理著墨頗多。近代邊疆危機頻仍,清前期創製的行之有效的邊疆政策走向破產,催生“保藩固圉”的邊防政策,該書認為這是“在中國邊防實現了由‘夷夏之防’向‘中外之防’轉化後,清廷在邊防政策上的根本性調整”,但因國內外“時”“勢”變化,加之自身消極性,“保藩固圉”邊防政策最終走向失敗,這使清朝普遍的邊疆危機演變為全面的邊防危機。邊防危機的爆發使邊境地區成為抵抗列強入侵的前沿陣地,界務問題頻出。在論述新疆邊防時,該書以同治和光緒年間兩次勘分西北邊界為例,在爬梳、分析史料基礎上,認為兩次分界不僅使中國喪失50餘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並再次引發蒙古和哈薩克牧民因大量內遷而爭奪牧地的矛盾加劇等一系列問題,為西北邊防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此外,鴉片戰爭後,由海疆引發的邊疆安全陰霾使清朝不得不將邊疆治理的視線轉向海洋,為挽救海疆危局,晚清政府在維護海洋權益方面實施了諸多舉措,指出清朝對國家海洋權益的維護是被動的應激式反應,嚴峻局勢使其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有限度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這些舉措對於維護中國歷史性海域完整性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清晚期的邊疆政策,明確指出清代邊疆政策未能正確應對由內邊防務到外邊防務為主的根本性轉變,致使清後期邊疆政策全面破產,成為導致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重要原因。這一結論是符合史實的,也更發人深省。
在論述中,該書還注重將個案研究融入整體研究中,用具體史例支撐研究論點,論證深入淺出,十分有力。
第三,史料豐富,旁徵博引。該書徵引資料較為全面和豐富,為全書相關論述的展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撐。一方面,該書注重從傳統文獻諸如編年體、典志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及實錄、地理書和方誌等史書中尋求論點支撐,這在探討清前期邊疆治理時有較為突出的體現。在闡述清後期邊疆治理歷程時,該書則注重對清季檔案史料、報刊、函電等資料的挖掘和徵引。該書徵引檔案資料諸如清代各朝《朱批奏摺》《康熙統一台灣檔案史料選輯》《清代中俄關係檔案史料彙編》《海防檔》《清代軍機處電報檔彙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等。報刊資料諸如《申報》《外交報》《東方雜誌》《新亞細亞》《禹貢》《邊事研究》《邊政公論》等。函電、信札諸如清季《收發電檔》《漢密爾頓信函》等。另一方面,該書還十分注重參考國外相關研究成果,如第七章論述清代對西藏的治理時,即運用諸多國外探險家和傳教士的遊歷著述,如桑德伯格的《西藏的探險:歷史與特點》、義大利人G·托馬斯卡諾的《西藏最早的天主教傳教會》、葡萄牙傳教士弗朗西斯科·德·阿則維多的《從阿格拉赴西藏》手稿等。此外,還參考了義大利學者盧奇雅諾·比塔克的《拉達克王國史(950—1842)》、美國學者麥格雷格的《西藏探險》、英國學者阿拉斯太爾·藍姆的《不列顛與中國中亞:通往拉薩之路》等的研究著述,體現了該書的國際視野。
探討國家治理視野下的邊疆治理歷程,必然要輔以地方視角來反饋邊疆治理的成效,那么,儘可能地徵引邊疆民族語言文字史料顯得十分必要。值得注意的是,該書十分注重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獻資料作為研究的參考,如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譯註的《滿文老檔》,遼寧檔案館等譯編的《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文檔案譯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內閣蒙文老檔》和《軍機處滿文錄副奏摺》,以及畏兀體蒙古文手抄本《喀爾喀四部攤派各類差役檔》等。這類史料無疑從不同層面及不同視角反映了中國邊疆地區尤其是特定區域的歷史發展情形,對漢文史料起到了補充作用。

作品瑕疵

第一,個別詞語的使用似乎需要斟酌。該書“緒論”部分,在梳理中國疆域演進歷程時,使用諸如“中央集權帝國”“漢帝國”“唐帝國”等詞,但西方語境下的“帝國”更多指的是“殖民帝國”,具有掠奪、侵略、殖民、擴張之意,與中國自身的歷史發展規律似乎並不吻合,儘管國內有些學者也使用“帝國”來稱呼中國歷史上實現統一的王朝,但也有學者反對這一做法,所以“帝國”一詞的使用需要斟酌。第二章中“統一邊疆的四種模式”列有“鄭成功收復台灣與清朝武力統一台灣”“喀爾喀蒙古部的歸附——以和平方式完成統一”“對西藏地方的施政——由間接管轄到直接管轄”“平定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叛亂——以武力統一西域”等,其中對台灣和西域的統一都是“武力”,似乎應該屬於一種“模式”,而西藏模式所指是“施政”並非“統一”,如何確定“模式”的標準似需再斟酌。
第二,對研究綜述的梳理有待進一步完善。綜述是研究者掌握研究領域最新研究動態和學科前沿的重要部分,該書在論述時參考諸多國外研究成果,但在研究綜述里卻未對國外的研究成果做分類梳理,這是一個缺憾,也與近年來清史研究的國際化趨向難相適應。
第三,對一些問題的論述未能充分展開。馬大正曾指出歷史學界對“歷史上民族政策中的‘因俗而治’(主要是因俗過度造成的負面影響)”“邊疆大吏的素質和作用”等問題的研究需要深化。該書也論及清朝“因俗而治”邊疆政策產生的負面影響和邊疆大吏治邊問題,但或許是多人合作的緣故,在書中也未能深入展開論述。
第四,資料收集和使用上存在瑕疵。清實錄》是清史研究的基本資料,但在敘述清代對西藏、海疆的治理時,分章作者引用相關資料卻註明《清實錄·藏族歷史資料彙編》《〈清實錄〉台灣史資料專輯》等。此外,在論述清代對西南邊疆的治理時,參考的資料大多是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第一手史料的參考相對缺乏,也降低了該部分的學術價值。

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22年1月26日,《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度優秀出版成果”。

作品評價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從時間與空間、巨觀與微觀、歷史與現實等角度系統地梳理了清代邊疆的發展態勢,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呈現了清代邊疆的治理歷程,對豐富中國邊疆研究的內涵、構築中國邊疆學學科均具有里程碑意義。該書站在歷史的高度分析問題,探討和歸納出清代邊疆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邊疆治理的歷程和多民族統一國家鞏固和發展大勢。於學界而言,該書是中國邊疆研究的扛鼎之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李大龍、譚淑敏 評)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體例完備、視野宏闊、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論從史出,鮮明地體現了學術的前沿性與理論先導性的有機統一,是一部“知古鑒今、資政育人”的典範之作。(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王振剛 評)

研究價值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的研究價值在於:
第一,有助於深化中國邊疆研究。馬大正曾撰文指出,在學人共同努力下,中國邊疆研究實現了兩個突破:一是突破研究邊界問題的範圍,開始以中國古代疆域史、中國近代邊界沿革史和中國邊疆研究史為研究重點;二是突破邊疆史地研究範圍,將中國邊疆的歷史與現狀相結合,直面當代中國邊疆面臨的新狀況、新問題,將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有機結合。《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顯然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該書系統地論述了清朝對邊疆地區的經營,包括治邊思想的守成創新,邊疆政策的制定、實施及效果,剖析了其成敗得失,總結了其中可資借鑑的有益成分。該書彌補了近年來清代邊疆研究的不足,即局部問題研究較多、缺乏整體性、綜合性考察和關注清前期較多、缺乏對清後期邊疆地區的關注,體現了該書對中國邊疆研究的深化,也凸顯了其學術價值。
第二,有利於推進中國邊疆學構築。中國邊疆學既是一門探求中國疆域形成和發展規律、中國邊疆治理理論和實踐的綜合性專門學科,又是一門考察中國邊疆歷史發展軌跡,探求當代中國邊疆可持續發展與長治久安現實和未來極具中國特色的戰略性專門學科。長期以來,馬大正一直致力於中國邊疆學構築的理論探索,《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是對中國邊疆學學科理論的一次重要實踐,代表了學界最新的學術水平。馬大正指出,面對複雜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國邊疆之所以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完整客體加以研究並成為學界的重要研究對象,取決於內涵豐富而複雜的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及其邊疆的發展歷程有著基本的線索。而對中國古今邊疆治理理論與實踐的全方位、多層面研究是中國邊疆學構築的有效切入口。這一認識是在對中國邊疆研究做出全面系統總結基礎上提出的,對中國邊疆學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該書於中國邊疆學構築的貢獻不僅體現在其研究客體是內涵豐富、內容龐雜的清代邊疆治理,還表現為該書對清代邊疆治理思想、政策及其變遷所做的梳理和闡釋、對清代邊疆治理經驗的歸納和評價。此外,該書的出版還體現著編者紮實的學術功底,凝結著編者對構築中國邊疆學的歷史擔當。
第三,為當代中國邊疆治理提供經驗。“以史為鑑,經世致用”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該書選題“清代邊疆治理”即彰顯了以史為鑑的研究目標。誠如書中所言,清前期的赫赫國威與清後期的屈辱挨打對清代疆域形成、變化均有直接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疆域格局基本因襲自清代,認真研究清代邊疆政策的成敗得失對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邊疆安定均有現實的借鑑作用。該書在論述中始終踐行這一目標。如第七章論述清代對西藏的治理時指出,清朝在反抗英國入侵西藏的過程中表現出堅定的決心,雖不能阻止英國的侵略,但最後使英國分裂西藏的陰謀破產,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完整,而其中閃耀著誓死捍衛祖國“寧失千軍,不失寸土”的精神光輝。
第四,啟迪學人進一步深化研究。該書在充分解析“新清史”研究內容和基本特徵基礎上,直言“新清史”的一些理論與觀點極具政治性和蠱惑性,不僅對中國傳統的“大一統”和“多元一體”歷史觀形成挑戰,更容易被國內外分裂勢力利用,消解中國當今對非漢族地區統治的合法性,潛在的政治危害不容忽視,需要高度警惕。在如何應對“新清史”的學理挑戰方面,該書又指出,應採取冷靜審視的態度,認真對待、深化研究、妥善應對,有效“發聲”,搶占輿論制高點,堅守中國人的話語權;堅持將歷史與現實分開,學術與政治分開的原則,提倡雙向理解,有效溝通,在互相交流中增信釋疑。

出版信息

書籍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資料來源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
2021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8306-6

作者簡介

馬大正,1938年生於上海。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著有《漂落異域的民族—17至18世紀的土爾扈特蒙古》(合著)、《馬大正文集》、《新疆史鑑》、《當代中國邊疆研究(1949—2014)》、《中國邊疆治理通論》、《中國邊疆學構築札記》等。
清代中國邊疆治理研究
馬大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