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筒圓筒形,直口,平底。涅白料胎上繪琺瑯彩。山中林蔭茂密,山石嶙峋,兩人展開畫卷給策杖老人欣賞,另有兩人在一旁說話,童子隨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乾隆料胎畫琺瑯四老圖小筆筒
- 年代:清乾隆
- 尺寸:高6.1cm
- 特徵:內刻“乾隆年制”楷書款
- 形狀:筆筒圓筒形,直口,平底
名稱:料胎畫琺瑯四老圖小筆筒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6.1cm
底刻雙方框,內刻“乾隆年制”楷書款。此器玻璃胎光滑亮潔,溫潤如玉,繪畫筆法細膩傳神。紋飾描繪之四老應為宋代四大書法家蘇東坡、+H20黃庭堅、米元章及蔡君謨于山林中悠閒文會的情境,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發展水準的典型代表。
玻璃料胎畫琺瑯是由銅胎畫琺瑯發展而來,但比銅胎或瓷胎琺瑯來說,技術要求極高。因為玻璃與琺瑯熔點非常接近,在繪畫焙燒的過程中,若溫度低了,琺瑯釉不能充分熔化,則呈色不佳;若溫度高,胎體變形,即成廢品。乾隆初御坊畫琺瑯工藝發展至頂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後御廠產量驟減,工匠們再沒有像早期的創新意念,再也沒出產如此器一樣的精品。料胎畫琺瑯是宮廷作坊獨有的技術,而產品非皇家不能擁有,更顯皇家尊貴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