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寶小平錢是清乾隆年間寶福局鑄造的,錢徑25毫米,厚1.4毫米,重4.6克。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
基本信息
色澤金黃,穿廓整齊歸正,錢文文字大於普品,且更為精美,特別是背面穿上偏右有一個大星點,十分醒目耐看。
文物介紹
據查古錢幣資料,清代每逢新皇帝登基、更改年號時鑄錢,必先鑄一批帶有紀念意義的所謂開爐錢,以示慶賀。開爐錢與普品錢有不少差異之處:一是錢型稍大,字大;二是背面有吉祥語或吉祥紋飾。開爐錢都用精黃銅鑄造,不惜工本,力求精緻。所以開爐錢鑄造量是少而精,歷來為藏家所重視。
古錢幣上背有星月紋,肇始於兩漢年間的半兩、五銖錢,盛行於唐朝的“開元通寶”。唐朝以後至宋元明清錢幣背上均有表現。究其源主要是起先是標明鑄造爐別之用,後來大概因為人們受宗教思影響,尤其是道教星斗說,認為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有辟邪呈瑞、逢凶化吉之功,日久天長,錢背上有星月紋的也被稱為“壓勝錢”,備受藏友的喜愛。古錢資料表明,清代從順治帝起到康、雍、乾錢背上背字多,星月紋極少。前幾年,江蘇曾發現一品乾隆通寶寶蘇局背星月大錢,認定為寶蘇局開爐大錢。福建省的寶福局所鑄的乾隆通寶錢,各古錢資料未收錄過一品背有星月之錢。
這枚寶福局背大星的乾隆通寶小平錢,很可能是寶福局為乾隆皇帝登基稱帝時的慶祝錢,即便不是開爐大錢,亦應是枚稀見品,為寶福局鑄錢史拾遺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