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灰泥田

淺灰泥田是一種淹育水稻土土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淺灰泥田
  • 土壤亞類:淹育水稻土
  • 土種編號:30585
  • 土壤類型:水稻土
土壤描述,歸屬與分布,主要性狀,典型剖面,生產性能綜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分布地貌,

土壤描述

歸屬與分布

淺灰泥田,屬淹育水稻土亞類淺灰泥田土屬。零星分布在湖北省荊州 、襄樊、鄖陽、鹹寧、荊門、宜昌、鄂西自治州等地(市)石灰岩地區的緩坡低 、沖壠中上 部地段。面積5.6萬畝。

主要性狀

該土種成土母質為石灰岩、白雲岩、大理岩、泥灰岩等風化物。土層厚 度100cm以上,剖面為Aa—Ap—C型。土體中粘粒、粉砂粒含量85%以上,質地為粘土。呈中 性至微鹼性,土壤剖面層次分異不明顯。耕層有較多銹紋,Ap層12cm,稍緊實,陽離子交換 量32.1me/100g土,高於上、下層。鐵的晶膠率2.73,比耕層3.13低0.40,並在一定程度上 保存著旱耕土壤特性。據表層土壤分析結果統計(n=28):有機質含量3.04%,全氮0.180%, 全磷0.071%,全鉀1.96%,速效磷8.7ppm,速效鉀164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鋅0.33ppm, 硼0.075ppm,鉬0.175ppm,錳7.71ppm,鐵24.79ppm,銅1.70ppm。

典型剖面

采自大冶縣靈山鎮馬橋村。中 田,海拔85m。母質為石灰岩類風化物。 年均溫17℃,年降水量1414.6mm,≥10℃積溫5470℃,無霜期261天。肥—稻—稻三熟制。 Aa層:0—19cm,亮棕色(濕,7.5YR5/6),粘土,粒狀結構,松,多根系及銹紋斑,輕 度石灰反應。 Ap層:19—34cm,暗紅棕色(濕,5YR3/6),粘土,塊狀結構,極緊,少根系,輕度石灰 反應,有銹紋及少量鐵錳結核。 C層:34—100cm,暗棕色(濕,7.5YR3/4),粘土,塊狀結構,極緊,無根系,多量鐵錳 膠膜,輕度石灰反應。

生產性能綜述

該土種質地粘重,土粘僵板,旱耕成大塊,耙不碎、泡不爛,濕耕 成泥坨,炕不透,耕性差,易形成泥核,落乾後易乾大裂,復水後難融合,漏水漏肥,缺磷 缺鋅,早稻易坐蔸僵苗。在改良利用上應增施有機肥,秋冬儘早翻耕種麥,插秧提前5—8天 泡水,多耙多耖,重施磷肥,適施鋅肥,禁施石灰和鹼性肥料。

主要性狀

土體中粘粒、粉砂粒含量85%以上,質地為粘土。呈中性至微鹼性,土壤剖面層次分異不明顯。耕層有較多銹紋,Ap層12cm,稍緊實,陽離子交換量32.1me/100g土,高於上、下層。鐵的晶膠率2.73,比耕層3.13低0.40,並在一定程度上保存著旱耕土壤特性。

生產性能

該土種質地粘重,土粘僵板,旱耕成大塊,耙不碎、泡不爛,濕耕成泥坨,炕不透,耕性差,易形成泥核,落乾後易乾大裂,復水後難融合,漏水漏肥,缺磷缺鋅,早稻易坐蔸僵苗。

分布地貌

石灰岩地區的緩坡低 、沖壠中上部地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