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井河

淹井河

淹井河村(又名煙井河),位於河南省焦作市西北方向26公里處,屬於修武縣西村鄉所轄的自然村之一。

淹井河村地處峽谷中,坐北朝南,三面環山,面朝石河,四季分明,兩岸植被茂盛,古樹參天,山勢險峻,奇峰怪石林立。該村古稱興隆村,始建於公元583年,村前河流稱為興隆河,河中有一口古井,每年雨季河道漲水都被淹沒,因此此地後被命名為淹井河。

這裡人文自然景觀密集,佛岩寺及“佛岩之銘”,興隆寺及淹井河古井,孫神廟等。

同時位於國家級自然獼猴保護區內,自然資源保護完整,距峰林峽景區及龍翔山景區僅0.5公里,距焦作市區30公里車程,道路交通良好,40分鐘可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淹井河
  • 外文名稱:yanjinghecun
  • 別名:煙井河
  • 行政區類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地理位置:焦作西北
  • 面積:6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 著名景點:摩崖石刻、壁畫洞、雙龍瀑
人居環境,自然資源,農業特產,自然風光,歷史遺蹟,佛岩之銘,興隆寺遺址,孫神廟,地理位置,

人居環境

淹井河保留著的傳統青石民居。民居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由河邊建起,呈梯田狀依次向上而建,石屋坐落有序,部分保存良好。村中石板街道,四季花開,村內名木古樹參天,實乃“太行秘境”。
淹井河
村前石河為季節性河流,每年7-10月雨季到來,石河內流水潺潺,現河內有兩道水壩,四季有水,常吸引鴛鴦、水鴨、黑鸛等珍稀野生動物落腳築巢,後山勢陡峻,峰巒起伏,懸崖峭壁。森林覆蓋率為90%以上,四季分明。村中遍布百年以上的黃楝樹、國槐等古樹。

自然資源

八百里太行山南端,地處自然保護區內,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天然次生植被和原生植物群落,因此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給山村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農業特產

基於優秀自然條件,村民成立鄉韻農民專業合作社,依託太行山中數千的野生植物提供了優質的蜜源基礎,開展蜜蜂養殖,荊條花是太行山最大宗的蜜源植物,花期每年6-8月,遠離城市和污染的自然環境,給蜂蜜的品質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還有山楂、小米、柿子、核桃等多種山貨,以及應季的水果蔬菜。
淹井河

自然風光

淹井河所在峽谷約3公里長,該瀑布位於摩崖石刻上游200米處,每年雨季到來,雨水充沛,地下河抬升,因此半山腰的兩孔山泉便噴涌而出,持續數十天,猶如雙龍戲水,因此稱“雙龍瀑”。
淹井河
淹井河新村東邊的小山頭上,有一個平坦平台,有數道紋理,形似棋盤,相傳,趙匡胤得天下後再次來到此地,和故友興隆寺方丈和尚徹夜深談,並撥巨資修繕興龍寺,擴建廟宇,重塑金身,並和興龍寺老和尚在此山頂焚香下棋,故留下棋盤,此山頭也被稱為棋盤山。

歷史遺蹟

佛岩之銘

摩崖石刻在淹井河村下方的峽谷東頭一塊巨大的山崖下,石壁上密密麻麻地鑿刻著規規整整的漢字,銘文有800多字,落款為隋開皇四年(584年)。因年代久遠,字多漫漶難認,但從殘留的銘文中可以知道,佛岩寺上方的山峰為仙岩山,石佛因此而得名。此處位置險要,風景奇絕,“接五嶽之斜峰,處三口之中游”“棇八卦而散風雲,握九達而排衝要”“俯臨邙坂,左眺泉淇,右通河洛”,而且還是“王君飛劍之所”。
淹井河
淹井河
據此推斷,在隋代以前,曾有君王在此活動過。銘文中顯示:“有禪師曇馥者,慧識若空,明通真假”。據史料記載,曇馥是淨影寺慧遠法師的高徒,淨影寺就是曇馥主持修建的。當時南北朝至隋唐,佛教大興,有沿山構寺之例。
此地距淨影寺不遠,傳說此寺就是曇馥修建的,是淨影寺的姊妹寺。其後又有“邑主秦澋一百人等簪纓弈葉”之句,說明此寺在修建時得到了當地官府的大力支持。淹井河古屬澤州,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高平郡設澤州,澤州下設建州,據此則可知道秦澋是澤州或建州的主官。
佛岩之銘”的上方就是建於同時代的佛岩寺遺址。佛岩寺又名仙岩寺,因此寺專門為供奉天然形成的石佛而得名。從殘留在山岩上打的架梁石孔痕跡來看,該寺是在這道溝谷的山壁上懸空而建。山壁上有一天然形成的佛像,比真人略大,呈坐姿,應是山壁上滲出的山泉長期溶蝕而成。遺憾的是,佛像已被人鑿毀,但依稀可辨當時佛身模樣,尤其是佛首,眉眼俱在,慈祥莊嚴,令人稱奇。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有了佛岩寺和“佛岩之銘”。
淹井河
壁畫洞位於古村正北山崖半山腰,據地十餘米,色彩依然絢麗燦爛,石洞高約3米,長10餘米。

興隆寺遺址

淹井河
村東不遠處過去有興隆寺,現寺已無存,只留基址和一個托載石碑的贔屓(贔屓(bìxì),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在淹井河老村中有一通鑲在房屋牆基上的“重修興隆寺碑記”殘碑,落款時間為“明萬曆四十年五月十三日”,即公元1612年陰曆五月十三日。相傳,後周時期,趙匡胤奉命到此剪滅山寇劉化後,還去村東的興隆寺遊玩。

孫神廟

在淹井河村西口的小山坡上,長著一棵有著約六百多年樹齡的巨大古黃楝樹,古樹的旁邊就是在當地頗有名氣的孫真廟。雖然此廟不大,只有一間,但供奉的是被我國歷史上稱作“藥王”的孫思邈。此廟始建於清朝鹹豐二年(1852年),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碑文記載,此地方屬山西澤州府鳳台縣青蓮里,淹井河古稱朝坡。孫思邈經常在澤州府和懷慶府採藥、嘗藥、鑒藥、製藥、治病,古記載淹井河水由於直通地下河,水質清純,孫思邈就是用這淹井河的水泡製中藥,治病救人恩澤民生。
淹井河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