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複合經營(混農林業)

農林複合經營

混農林業一般指本詞條

農林複合經營是指在同一土地經營單元上,按照生態經濟學的原理,將林農牧副漁等多種產業相結合,實行多物種共棲、多層次配置、多時序組合、物質多級循環利用的高效生產體系,其具有複合性、系統性、集約性、靈活性、地域性、產業性、本質性、最優性等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林複合經營
  • 外文名:agroforestry management
  • 別名:農用林業、混農林業或農林業
  • 特點:複合性、 系統性、 集約性等
  • 效益評價: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 存在問題:基礎理論及系統研究不夠
簡介,發展,主要特點分析,效益評價,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問題與建議,

簡介

農林複合經營,人們又稱為農用林業、混農林業或農林業。是指為了一定的經營目的, 在綜合考慮社會、 經濟和生態因素的前提下, 在同一土地經營單元上, 遵循生態學原理, 以生態經濟學為指導, 有目的地將林業與農業 (包括牧業、 漁業) 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空間上按一定的時序安排以多種方式配置在一起, 並進行統一、 具有序管理的土地利用系統的集合, 是一種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勞動密集型集約經營方式, 有複合性、 系統性、 集約性、 高效性、 尺度的靈活性等特徵。現代農林複合經營的發展初始於20世紀50 年代, 經過50 多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我國農林複合系統現已形成了以農田林網為主體結合各類農林間作模式帶網片點合理配置,多林種和多樹種有機結合,時間上有序列空間上有層次, 三大效益兼備的農林複合體系。農林複合經營不僅產生了顯著的生態效益、 可觀的經濟效益、 良好的社會效益, 更使生態景觀得到了極大改善。研究表明,農林複合生態系統建成後, 對農業生態環境能夠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特別是對局部小氣候因子、 水土保持、 土壤肥力、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降塵及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均產生了良好的影響。還有研究表明,發展農林複合經營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戰略措施。

發展

當今世界各國正面臨 “人口激增、 資源匱乏、 環境惡化”三大危機。 隨著人口的迅猛增長, 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毀林種糧、 棄林從牧等現象, 導致農林爭地的矛盾日趨嚴重, 造成林業資源被過度消耗, 引起水土流失、 氣候失調、 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 嚴重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 改變傳統的林業經營方式迫在眉睫。 如何高效、 集約經營利用土地已成為世界各國, 特別是開發中國家普遍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國外農林複合經營的發展概況
農林複合系統研究在國外歷史悠久。1950年Smith 著的《樹木作物: 永遠的農業》一書中第一次提出了農林複合的概念,該書被認為是第一部關於農林複合生態系統的專著,但實際上當時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緬甸是第一個實踐農林複合生態系統模式的國家, 1806 年在該國出現了一種叫塔亞的系統,此系統是將農作物或用材林實行間作。1873年,塔亞系統被引入爪哇;1887 年引入南非;1890 年被印度和孟加拉國所採用; 20 世紀被引入泰國。此後這種系統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發展[7]。農林複合經營研究在亞非洲國家興起後, 歐美一些已開發國家也逐步認識到其所具有的獨特優勢,開始對農林複合經營開展廣泛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多用途樹種(MPTS)篩選以及經營管理軟體的開發套用,促進了農林複合經營研究的發展並形成了全球的研究網路, 這些網路使農林複合經營形成了一個從研究到推廣的完整體系,促進了各地區農林複合系統研究水平的提高。
我國農林複合經營的發展現狀
我國農林複合經營的發展可分為原始農林複合經營傳統農林複合經營和現代農林複合經營3個階段。農林複合經營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華北平原和中原地區是我國農林複合經營類型非常豐富的地區之一。而林糧間作是最普遍的類型,據初步估計在林糧間作中採用的樹種已有 150 種以上,其中以泡桐、 棗樹、楊樹為突出的代表,特別是泡桐與農作物間作,不論其套用範圍還是研究的深度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農林複合經營的套用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便在我國有了蓬勃的發展,如國家級防護林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 長江中下游防護林體系、 長江中上游水源涵養林體系、沿海防護林體系等都是農林複合經營系統在客觀水平上套用的光輝典範。70年代末,在海南島和雲南南部發展林-膠-茶間作模式,該模式在 80 年代有了更大的發展,在長江中下游丘陵區發展松茶、烏桕-茶間作和泡桐-茶間作等。80年代,在江蘇里下河地區的濕地,發展了林-漁-農複合經營系統。90年代,在西南山地、丘陵地區發展的等高植物籬技術—— 在坡地沿等高線布置灌木或矮化喬木作為植物籬帶,帶間種農作物,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他地區如東北的林參間作、華北的果農間作,各地林藥間作、林草間作等也有很大的發展,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民收入。

主要特點分析

農林複合系統的種間互作
農林複合系統中存在多種生物,一種生物通過改造環境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相鄰生物,即種間互作,其作用方式有減弱光強、改變光質、蒸騰水分、改變土壤濕度、吸收限制性養分、提供固氮、遮蔭或防護牲畜、促進或削弱病原體活動、增加土壤有機物、解毒以及改變土壤反應等。根據種間互作發生的空間位置可分為地上部分互作和地下部分互作兩大類。前者主要是農林複合系統中林木通過改變小氣候來影響林下的農作物,後者則是林木與農作物對土壤中水分及養分資源的競爭或互利,兩者共同決定了農林複合系統的資源利用模式。
(1)地上部分相互作用。植物間爭奪光能是地上部分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現。許多研究表明,由於農林複合系統中林木的遮蔭,一般會引起林下農作物的光合效率下降,從而導致農作物產量降低。
(2)地下部分相互作用。農林複合系統中林木和農作物對水分及養分的利用率決定了各部分的生長狀況。林木與農作物對水分及養分作用體現在競爭和互利兩方面。競爭作用最可能發生在系統不同組分的根系從同一土層獲取生長資源時,特別是當淺根林木與農作物間作時,它們的根系分布在相同土層,對水分及養分的競爭更加激烈。經屏障處理后土壤含水量增加,棉花生長狀況較好,產量也較高。然而當深根林木與淺根農作物配置時,則是以互利的方式利用水分及養分。林木通過細根周轉,向作物輸送氮素和有機質,從而降低養分的淋溶率。同時林木的根系對水分的吸收可以降低排水,從而影響養分的淋溶率,這主要是林木根系的“安全網”作用。
植物間化感作用是地下部分互作研究的重要內容。化感作用機理可以概括為一種植物產生的化感物質通過多種機制如植物殘體分解、根分泌和淋洗等釋放到根際,影響受體植物細胞膜的透性、營養元素的吸收和運輸、有機物質的代謝、光合、呼吸以及植物體內酶的活性和激素活性等。
不同濃度的同一化感物質對同一作物或同一種化感物質對不同作物的他感作用效果是不同的。還有研究認為,季節、生長時期、土壤水分、養分、光、溫度等也是影響化感作用效果的因素。
農林複合經營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1)能量流動。能量流動是農林複合系統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各種系統中各組分及量比關係不同,其能流路徑、效率也不同,進而決定整個系統生產力的高低。研究者對銀杏采葉園、銀杏果- 葉- 農複合園、銀杏材- 農複合園3 種模式內植物種群對光能的削弱和截獲進行了模型分析,結果表明:銀杏果- 葉- 農複合園具有最好的複合光效益,光能截獲率可達92 %,PAR 在植冠層的削弱過程遵循Beer-Lambert 定律,可為探討銀杏複合最優模式提供理論依據。據四川旱坡地植物籬農作系統能流特徵研究的結果,作物- 果樹類- 植物籬系統輸入能總量和有機能輸入量大幅度增加,有利於最佳化輸入能結構,從而促進了坡地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集約高效農業發展。
(2)物質循環。農林複合系統中物質循環主要體現在養分、水分的循環,物質的循環與平衡直接影響生產力的高低和系統的穩定與持續,是系統中各生物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通過研究農林複合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揭示其循環的特點及其與各因素的相互關係,不僅可以豐富農林複合系統的理論,而且可以指導生產實踐。

效益評價

生態效益

農林複合經營在水土保持、土壤肥力、防風、淨化CO2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實行農林複合經營後,樹冠能有效地攔截降雨,從而改變雨滴落地的方式,枯落物和低矮農作物構成的地表覆蓋物還可降低雨滴的衝擊力及片蝕。同時枯落物也是土壤養分來源之一,其分解後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並增大土壤團聚體大小、穩定性和孔隙度,提高土壤滲透性,減少土壤水分和養分的流失,從而改善林下層農作物的生長環境。

經濟效益

農林複合經營是以系統性、社會經濟可行性、效益最高及長短利益結合為原則, 根據經營目的主要從物種組成、空間結構及時間變化等方面來設計的, 因此農林複合經營可實現一地多用和一年多收的目標, 促進了資源的高效利用 尤其在造林初期間農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中空間、氣候和土壤等資源,可取得近期經濟效益,達到以短養長;同時對林下農作物進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可以耕代撫,改善了幼樹的生長環境,提高了幼樹的成活率,也可降低撫育成本。農林複合經營模式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

社會效益

首先,農林複合經營有多種產品輸出,如糧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藥材、木材等,可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求 其次,農林複合經營具有集約性的特點,要求投入密集的勞動力,在收購、運輸、批發、零售、加工等各個環節可使大量人員短期就業,有利於安排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增加就業機會,因此,此類經營不但能夠增加長期收入,而且還可增加短期收入,從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再次,農林複合經營還培養了大批的農業和林業的科技人員,他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熟練掌握了農林複合的經營技術,彌補了技術人員短缺的缺陷。另外,在農林複合經營模式的生產過程中,為國家增加了稅源和一定的稅值,同時也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問題與建議

農林複合經營作為一種高效的土地利用途徑已廣泛套用於實踐, 並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 但是農林複合經營在研究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基礎理論及系統研究不夠、農林複合經營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種群互作、化感作用及養分循環機理等。缺乏區域的最最佳化模式研究,目前,大多數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各個區域內現有的農林複合經營模式進行分析比較,而缺乏對當地最優模式的探討。社會經濟學與生態學等理論研究不夠林農複合經營在農村發展中的社會經濟學(社會效應 經濟效應)研究不夠,研究方法不完善,導致人們不能客觀 全面地評價農林複合經營的總體效益,對生態效益、生態環境效應也研究較少,因此建立客觀的總體效益評價指標至關重要。缺乏品種和無性系層次上研究。缺乏立地生產力長期變化及可持續經營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林農複合經營能夠改善土壤肥力和結構等,但這一結論並未沒有長期跟蹤研究的試驗證據。
針對農林複合經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加強最優模式及其配套技術體系的研究。農林複合經營作為生態農業的一種形式, 其研究在理論上要以生態學 生態經濟學原理為基礎,根據生物與環境的協同進化原理、整體性原理、邊際效應原理 地域性原理及限制因子原理, 因時因地制宜, 研究出合理布局、立體間套、用養結合、互生共利的最優模式。在配套技術方面通過研究各模式內生物間、生物與非生物相互作用來探討最適的管理技術,從而提供各模式相應簡明實用、合理先進簡化高效的技術體系。
(2)轉變研究方式和改進研究手段。林農複合經營是一門邊緣性交叉學科, 涵蓋了林學、農學畜牧學、草學、漁學等學科,因此其研究方式應注重多專業、多學科、多部門間的聯合和滲透,以發揮整體研究優勢,實現研究、教育、推廣、生產一體化,將研究成果更好地套用於林農複合經營的生產。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 需注重試驗研究和模擬研究相結合。
(3)要廣泛開展農林複合經營套用技術的研究。從單項技術研究向組裝配套技術研究轉變, 完善和制定複合經營規範 規程和標準, 探索經營的最優模式, 解決農林複合經營工作中的問題,使複合經營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技術依據。
(4)深入研究農林複合可持續經營的關鍵問題(立地生產力、基礎理論、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增強農林複合經營發展的科技支撐力, 實現從短期經營向可持續經營轉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