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裂花燭

深裂花燭

深裂花燭Anthurium variabile),是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花燭屬攀援植物,幼枝纖細,節間伸長。葉柄圓柱形,裂片分離,長披針形或披針狀長圓形,向上漸狹,基部楔形,花序柄短,佛焰苞披針形,肉穗花序無梗,錐狀圓柱形,青紫色,花瓣寬勝於長。花絲寬線形,子房長圓形,頂部紫色。種子短卵圓形,頂部截平。

喜高溫多濕環境。原產巴西。中國福建、廣東栽培供觀賞。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式,分株,扦插,播種,組培,栽培技術,溫度,上盆,水分,肥料,光照,濕度,病蟲防治,

形態特徵

攀援植物,幼枝纖細,節間伸長。葉柄圓柱形,長30-45厘米,關節短,具槽;葉片7-9裂,裂片分離,有長0.5-1厘米的柄,長披針形或披針狀長圓形,向上漸狹,基部楔形,長約20厘米,寬2-4厘米,外側裂片外側圓形或耳狀。花序柄短,長3-10厘米。
深裂花燭
佛焰苞披針形,漸尖,反折,深綠色,比肉穗花序稍短,長6厘米,寬1.5厘米。肉穗花序無梗,錐狀圓柱形,青紫色,長約10厘米,下部粗6-8毫米。花瓣寬勝於長。花絲寬線形,長2毫米。子房長圓形,長約2毫米。
漿果倒卵圓形,長4毫米,深綠色,頂部紫色。種子短卵圓形,頂部截平。

生長環境

喜陽,怕曝曬,在排水差的土壤中根部易腐爛。喜高溫多濕環境,不耐寒13℃以下出現凍害。

分布範圍

原產巴西。中國福建廣東栽培供觀賞。

主要價值

花燭既可觀葉又可賞花的室內優秀盆栽植物。花開時,綠葉紅花,佛焰苞肥厚碩大,色彩艷麗,光亮如漆。肉穗花序挺立於佛焰苞上,頗像彩色的燭台,異常艷麗、新奇。
掌葉花燭掌葉花燭
掌葉花燭花期可持續幾周,是優良的盆花。不開花時,葉形優美,色澤嫩綠,又是極其優美、觀賞價值高的觀葉植物。
常置於家庭案幾、客廳牆角的幾架上及會議室、飯店雅間擺放,是上等的室內綠化、美化觀賞植物,深受人們喜愛。

繁殖方式

分株

春季選3片葉以上的子株,從母株上連莖帶根切下來,用水苔包紮移栽盆內,經20-30天萌發新根後重新定植於15-20厘米盆內。

扦插

對直立性有莖的花燭品種可採用扦插繁殖,剪取帶1-2個莖節有3-4片葉的作插穗,插入水苔中,待萌發新根後定植盆內。

播種

播種法一般在育種中才使用。花燭自然授粉不良,需經人工授粉才能得到種子,種子成熟後,要隨采隨播。花燭種子較大,採用室內盆播,發芽適溫為25℃-28℃,播後20-25天發芽,播種苗需培育3-4年才能開花。常規繁殖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成本低,一是繁殖速度慢,滿足新品種推廣的需求。二是繁殖植株易受病原侵染,,在植株體內積累,,導致物種退化甚至死亡。

組培

花燭的莖尖、莖段、幼嫩葉片和葉柄都可作為組培外植體。外植體用流水沖乾淨,75%酒精浸泡約20-30秒,無菌水沖洗,然後用0.1%的升汞滅菌8-10分鐘,用無菌水充分洗滌,去除滅菌液。用無菌濾紙吸去表面水分,切成適宜的大小,接種培養。不同的外植體誘導再生的途徑不一樣,用莖尖或芽培養,可直接誘導不定芽或側芽的發生。而葉片、葉柄或莖段培養則先誘導愈傷組織,再分化形成芽或體細胞胚。培養基用MS、1/2MS或改良MS。改良MS培養基,將MS培養基中的一些成分作增減,降低硝酸銨的量在紅掌上有較好的誘導效果。
培養基附加30克/升蔗糖,8-10克瓊脂作凝固劑,pH值5.8。激素調控最為關鍵,花燭對激素比較敏感,且有明顯的累積效應。芽的誘導培養可用6-BA1-3毫克/升,配合NAA0.1-0.2毫克/升。用葉片等培養時先用6-BA1.0毫克/升,4-D0.1毫克/升誘導愈傷組織形成,再轉入含有6-BA1.0毫克/升+NAA0.1毫克/升的分化培養基誘導芽的形成。
接種後前幾天適當遮光,用日光燈輔助光照8-10個小時,溫度25℃。培養45天左右,出新芽或愈傷組織後,轉瓶繼代培養。增殖培養經過40-50天的誘導培養後,立的無菌培養系轉瓶培養增殖和促進芽的形成。培養基可用MS或改良MS+30克/升蔗糖+7克/升瓊脂+6-BA0.5-1毫克/升+NAA0.5毫克/升,天左右培養一代。培養條件同前。壯苗和生根培養在增殖培養過程中,斷長出芽苗,殖到一定量時,可降低激素的量,6-BA0.1-0.2毫克/升,芽苗長大長壯,出氣生根。
壯苗培養1-2代後,附加IBA0.1毫克/升或NAA0.1毫克/升的培養基上促進根的形成;在生根培養基上經過7-10天培養後,基部會長出氣生根,逐步形成根系,30-40天左右,也進一步長高至3-4厘米。
這一時期輔助光照可使苗更為粗壯。移栽和溫室育苗,苗取出,水漂洗淨苗上的培養基後可進行移栽。移栽基質可用3份泥碳、1份珍珠岩和1份椰糠混配的基質,的用河沙、碎插花泥等。
栽植後用800-1000倍百菌清淋透,噴水保濕。移栽前期適度遮陰,成活後每隔7-10天用葉面肥噴施,生長。定期噴多菌靈、百菌清等護苗防病。幼苗期葉莖都較嫩,常有地老虎、蝸牛等危害,情給予防治。

栽培技術

溫度

花燭對溫度較敏感,適宜生長溫度14-35℃,最適溫度19-25℃,晝夜溫差3-6℃,即最好白天21-25℃。長時間低於13℃左右,植株雖不會死亡,但很長時間難以恢復生長;當溫度高於35℃,且光照較足,葉面易出現灼傷,因受害葉片不會逆轉,影響紅掌整體品質,也為下步養護製造了困難。
花燭屬耐蔭植物,忌陽光直射,但不要認為紅掌是耐蔭花卉,可不需光。據觀測,當光照增加1%,其產花量也會增加1%,只不過這是在紅掌適宜的光照強度範圍內。較適宜的光照強度範圍是10000-20000勒克斯,主要依據不同的品種、不同生長期的不同生長情況而定,在任何情況下要確保光照不可長時間超過25000-30000勒克斯。在冬季應放在房間的陽面。紅掌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性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但不耐陰,喜陽光而忌陽光直射,不耐寒,喜肥而忌鹽鹼。
盆栽紅掌宜選用排水良好的基質,規模化生產用泥炭、珍珠岩、沙的複合基質,其比例為,1立方米泥炭:4至5公斤珍珠岩:0.15立方米沙。其pH值保持5.5-6.5之間。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5℃,最低溫度為14℃,低於10℃隨時有凍害的可能。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不宜低於50%,因為保持栽培環境中較高的空氣濕度,是紅掌栽培成功的關鍵。因此,一年四季應多次進行葉面噴水。
紅掌不耐強光,全年宜在適當遮陰的環境下栽培,即選擇有保護性設施的溫室栽培。春、夏、秋季應適當遮陰,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陽光直射會使其葉片溫度比氣溫高,葉溫太高會出現灼傷、焦葉、花苞褪色和葉片生長變慢等現象。

上盆

在上盆種植時,可選擇一次性使用的160×150毫米的紅色塑膠盆種植。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必須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強、通透性好、不積水、不含有毒物質並能固定植株等性能。
種植前,基質還必須經徹底的消毒處理,以殺滅病蟲害,保持其正常生長。上盆種植紅掌是喜陰植物,種植時需要有75%遮光能力的遮光網,以防止過強的光照。
採用雙株種植優於單株種植,上盆種植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長點露出基質的水平面,同時應儘量避免植株沾染基質。
上盆時先在盆下部填充4-5厘米顆粒狀的碎石物,然後加培養土2-3厘米,同時將植株正放於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開,最後填充培養土至盆面2-3厘米即可,但應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長點及基部的小葉。種植後必須及時噴施菌劑,以防止疫霉病和腐霉病的發生。

水分

幼苗期由於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質中分布較淺,不耐乾旱,栽後應每天噴2-3次水,要經常保持基質濕潤,促使其早發多抽新根,並注意盆面基質的乾濕度;中、大苗期植株生長快,需水量較多,水分供應必須充足;開花期應適當減少澆水,增施磷、鉀肥,以促開花。然而,規模化栽培紅掌成功的關鍵是保持相對高的空氣濕度。尤其在高溫季節,可通過噴淋系統、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濕度。但要注意傍晚不要噴霧葉面,一定要保證紅掌葉面夜間沒有水珠;以避免高溫灼傷葉片,出現焦葉、花苞致畸、褪色現象。
在澆水過程中一定要乾濕交替進行,切莫在植株發生缺水嚴重的情況下澆水,這樣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在高溫季節通常2-3天澆水一次,中午還要利用噴淋系統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室內的相對濕度。寒冷季節澆水應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前進行,以免凍傷根系。

肥料

液肥施用要掌握定期定量的原則,施肥時間因氣候環境而異,一般情況下,在上午8時至下午17時前施用;冬季或初春在上午9時至下午16時前進行。
每次施肥必須由專人操作,並嚴格把好液肥(母液)的稀釋濃度和施用量。把稀釋後液肥的pH值調至5.7左右,EC值為1.2ms/cm時施用。
此外,在液肥施用兩小時後,用噴淋系統向植株葉面噴水,沖洗殘留在葉片上的肥料,保持葉面清潔,避免藻類滋生。

光照

花燭是按照“葉→花→葉→花”的循環生長的。花序是在每片葉的腋中形成的。這就導致了花與葉的產量相同,產量的差別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
如果光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植株所產生的同化物也很少;當光照過強時,植株的部分葉片就會變暖,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現象。
為防止花苞變色或灼傷,必須有遮陰保護。
溫室內花燭光照的獲得可通過活動遮光網來調控;在晴天時遮掉75%的光照,溫室最理想的光照是20000Lux左右,最大光照強度不可長期超過25000Lux,早晨、傍晚或陰雨天則不用遮光。
然而,紅掌在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各有差異。如營養生長階段(平時摘去花蕾)時光照要求較高,可適當增加光照,促使其生長;開花期間對光照要求低,可用活動遮光網調至10000Lux至15000Lux,以防止花苞變色,影響觀賞。

濕度

花燭生長需要比較高的溫度和相當高的濕度,所以,高溫高濕有利於紅掌生長。
溫度與濕度甚為相關,在高溫季節,光照越強,室內氣溫越高,這時可通過噴淋系統或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空氣相對濕度,但須保持夜間植株不會太濕,減少病害發生;也可通過開啟通風設備來降低室內濕度,以避免因高溫而造成花芽敗育或畸變。
在寒冷的冬季,當室內晝夜氣溫低於15℃時,要進行加溫;當氣溫低於13℃時更需要用加溫機進行加溫保暖,防止凍害發生,使植株安全越冬。

病蟲防治

常見炭疽病、葉斑病和花序腐爛病等危害,用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可用50%馬拉松乳油1500倍液噴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