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測控應答機技術》是201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海濤、馮貴年、朱智勇。
基本介紹
- 書名:深空測控應答機技術
- 作者:李海濤 馮貴年 朱智勇 編著
- ISBN:9787302381884
- 定價:65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2-22
圖書簡介,前言,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第1章從深空探測活動、深空測控,引出了深空測控應答機的重要作用; 第2章回顧了國際深空測控應答機的發展歷程; 第3章和第4章是本書的重點,分別論述了轉發模式、再生模式深空測控應答機的工作原理、工程實現及其套用; 第5章簡要介紹了鄰近鏈路收發信機技術; 第6章對深空測控應答機的新技術與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本書由李海濤、馮貴年、朱智勇共同編寫,李海濤負責全書的策劃和統稿。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的黃磊、李平、丁溯泉等提供了相關文獻資料和有益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應答機是天地一體化測控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星載測控通信分系統的核心。本書針對深空測控的需求和特點,對深空測控應答機技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內容主要包括深空測控應答機技術的歷史沿革和未來發展趨勢、轉發模式和再生模式深空應答機的基本原理與工程套用、鄰近鏈路收發信機的原理與設計方法等。可供航天工程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前言
測控應答機是太空飛行器測控通信分系統的核心,其與地面測控設備配合,共同完成對太空飛行器的測控通信任務。在深空探測任務中,測控應答機正朝著多頻段、多功能、小型化、低功耗的方向發展。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組織先後開發了新型深空測控應答機,作為支持深空導航和通信任務的主要工具,已經先後套用於“羅賽塔”、“火星快車”、“卡西尼”和“深空一號”等深空探測器。
嫦娥一號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邁出了深空探測的第一步; 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連續順利實施進一步深化了該成果;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的圓滿成功更是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有序推進,自主火星探測等深空任務也已提上了議事日程。因此,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空測控應答機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關鍵課題。
作為我國航天測控系統總體設計單位,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組織深空測控科研團隊,不斷跟蹤研究國際深空測控通信技術發展方向,開展了基於再生偽碼測距的深空測控體制研究和系統設計,並組織了天地一體化深空測控應答機的樣機研發與地面的系統級驗證試驗。本書作者整合了國內外研究和工程實踐的相關成果,融合基礎與專業理論知識,對深空測控應答機技術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其主要特點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內容全面,工程套用性強。相信該書的出版不僅對從事深空測控通信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對深空測控應答機設計、研發以及相關技術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由於編寫時間緊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或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8月
目錄
第1章緒論
1.1深空探測
1.2深空測控
1.2.1深空測控頻段
1.2.2深空測控的概念
1.3深空測控應答機概述
參考文獻
第2章深空測控應答機的技術發展
2.1概述
2.2第一代S/X雙頻段深空測控應答機
2.2.1S/X雙頻段DST的結構
2.2.2數字接收機工作
2.2.3轉發功能
2.2.4性能
2.3新一代X/Ka雙頻段深空測控應答機
2.3.1設計改進
2.3.2X/Ka雙頻段DST的結構
2.3.3性能
2.4未來的深空測控應答機
參考文獻
第3章轉發模式深空測控應答機
3.1概述
3.2轉發測距基本原理
3.2.1測距原理
3.2.2多種測距技術
3.3轉發測距性能分析
3.3.1測距通道的AGC控制模式
3.3.2三種模式的性能比較
3.3.3測試方法
3.4轉發模式深空測控應答機的工程套用
3.4.1ESA DST的信號處理
3.4.2ISA DST的轉發測距
3.4.3DST應答機性能和特性
附錄
參考文獻
第4章再生模式深空測控應答機
4.1概述
4.2再生偽碼測距系統
4.2.1偽碼測距基礎
4.2.2偽碼結構
4.2.3調製
4.2.4太空飛行器上捕獲
4.2.5太空飛行器上偽碼跟蹤抖動
4.2.6地面站捕獲
4.2.7地面站及端到端的抖動
4.2.8對遙測遙控的干擾
4.3偽碼透明轉發測距系統
4.3.1引言
4.3.2選定序列T2B
4.3.3與再生測距的比較
4.4再生模式深空測控應答機的工程套用
參考文獻
第5章鄰近鏈路收發信機
5.1概述
5.2系統要求
5.3射頻積體電路收發信機的結構
5.3.1頂層框圖
5.3.2射頻積體電路框圖
5.3.3發射模式
5.3.4頻率綜合
5.3.5接收模式
5.3.6中頻濾波和1bit模數轉換
5.4數字數據機的設計
5.4.1數字發射機
5.4.2數字接收機
5.5藍寶石矽積體電路的加工
5.6射頻積體電路設計
5.6.1射頻積體電路的重複原型
5.6.2接收機射頻積體電路模型
5.6.3LNA設計與性能
5.6.4中頻子系統穩定性和電源過濾
5.6.5接地點問題和布局規劃
5.7設計舉例
5.7.1設計目標
5.7.2應答機的主要特點
5.7.3工作模式
5.7.4接口
5.7.5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深空測控應答機技術的未來發展
6.1光通信技術
6.2軟體再配置通信技術
6.3自主無線電接收機技術
6.4射頻集成技術
6.5其他技術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