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淺在志

“深淺在志”一語,出自《素問·寶命全形論》,其意思為:進針的或深或淺,要依靠施針者至意深心地體會和感悟。此篇最後指出了針刺的最高境界:“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從診斷病情到實施針刺的整個過程,作為醫生必須做到集中精力,沉靜心靈,全以神運,把針刺技術發揮到極致,達到針刺治病的大醫的至高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淺在志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素問·寶命全形論篇》
概念,中醫解讀,中醫套用,察形體定深淺,切脈象定深淺,識病情定深淺,知病所定深淺,參天時定深淺,針刺深淺不適的異常情況,

概念

進針的或深或淺,要依靠施針者至意深心地體會和感悟。

中醫解讀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各醫家對“深淺在志,遠近若一”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吳昆注:“肉厚者宜深,肉薄者宜淺,秋冬宜深,春夏宜淺,病在筋骨宜深,在經脈皮膚宜淺,穴在四支者為遠,穴在腹背者為近,取氣一也”。郭靄春翻譯為:“無論針刺深淺,無論取穴遠近,得氣是一樣的”。新編規劃教材《醫古文》注曰:“深淺”二句:意為針刺或深或淺,醫者應靈活運用。針刺的穴位有遠有近(穴在四肢為遠,穴在腹背為近),而留針候氣的道理是一樣的。
賈成祥等解釋道在所期盼的經氣到來的時候,要慎重地把握而不失時機,至於進針的深淺、取穴的遠近,都全在醫生的心領神會,全靠醫生的內心感受去體驗,正所謂“運用之妙,在於一心”(汪昂《醫方集解·序》),“醫之為言意也”(《後漢書·方技列傳》),從而要求醫生在針刺治療的具體過程中,要聚精會神,“神無營於眾物”。

中醫套用

針身刺入人體內的深淺度,以既有針感又能保證安全為基本原則。具體到每個腧穴都各不相同。臨證時主要根據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點和治療需要確定,並結合患者的體質、體型、年齡、病情、病位等因素綜合考慮。

察形體定深淺

形有肥瘦:肥人氣澀(針刺感應遲鈍)宜刺深;瘦人氣悍(針刺感應靈敏)宜刺淺。
體有強弱:體質強壯正氣旺盛,多為實證,宜深刺;體質瘦弱,正氣不足,多為虛證,宜淺刺。
年有長幼:老年正氣耗散,宜淺刺;嬰兒肌膚脆嫩,血少氣弱,宜淺刺疾出。

切脈象定深淺

切脈是辨證重要依據之一,根據脈之變化可確定深淺刺法。《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載:“凡將用針,必先診脈。”例如,虛脈主虛證,如氣不攝血的漏下症,淺刺補之以益氣攝血。實脈主實證,如胃熱的胃脘痛,深刺瀉之以清中理氣。《甲乙經》:“刺諸痛者,深刺之。諸痛者,其脈皆實。”
病有寒熱虛實不同,脈象反映各異,深淺刺法就不相同。一般情況下,脈證是相應的但亦有不相應,因此不能片面強調切脈,故臨證有“順逆”與“從舍”之別。應當四診合參,所取穴位性能,全面考慮,才能作到從捨得宜,深淺適度。

識病情定深淺

病情的性質與針刺深淺關係密切,一般而言,陽、表、熱證宜淺刺;陰、里、寒證宜深刺。
病程長短與針刺深淺關係密切,病久痼疾要深刺,新病病輕邪淺宜淺刺。

知病所定深淺

病在表或皮膚則淺刺,用半刺或皮膚針,如膚冷麻木的皮痹,以疏泄邪氣,並配合拔罐。
病在絡脈,淺刺出血,用豹文刺。
病在筋膜,有深淺不同:1、淺部如橈骨莖突腱鞘炎用恢刺,以舒筋活絡。2、深部如肩關節周圍炎用較深直透刺的關刺。
病在肌肉,用較深肌層透刺的合谷刺,如肌肉麻木或疫痛無力的肌痹,用以疏通經氣。
病在骨骼,用直刺深透的短刺。如根性坐骨神經痛,按其腰椎壓痛及叩擊痛部位,取相應夾脊穴,病者有觸電樣感覺向下肢放射,往往即覺疼痛減輕。

參天時定深淺

根據氣之所在與邪氣的深淺來確定。春夏之季,其氣散於外,病邪居淺,下針宜淺;秋冬之季,其氣斂藏於內,病邪居深,下針宜深而久留。
四時刺法,古人指出還需根據病情靈活掌握。

針刺深淺不適的異常情況

1、氣胸
針刺引起創傷性氣胸是指針具刺穿了胸腔且傷及肺組織,氣體積聚於胸腔,出現呼吸困難等現象。
現象:患者突感胸悶、胸痛、氣短、心悸,嚴重者呼吸困難、發紺、冷汗、煩躁、恐懼,到一定程度會發生血壓下降、休克等危急現象。
處理:應立即取針,採取半臥位安靜臥床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靜,切勿恐懼而翻轉體位,儘量減少呼吸的幅度。隨時對症處理。對嚴重患者需組織搶救。
2、刺傷中樞神經系統
即刺傷腦、脊髓,是指針刺項背部腧穴過深,針具刺入腦、脊髓,引起頭痛,噁心等現象。
現象:誤傷延髓,可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表情淡漠、痴呆或嗜睡,重者可見神志昏迷、抽搐、癱瘓,以致死亡。誤傷脊髓,可出現觸電樣感覺向肢端放射,如刺激過強,患者可見短暫的肢體癱瘓。
處理:立即取針。輕者,安靜休息,一段時間可自行恢復。重者配合有關科室進行及時搶救。
3、刺傷周圍神經
指針刺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傷,損傷部位出現感覺異常、肌肉萎縮等現象。
現象:如誤傷周圍神經,當即出現一種向末梢分散的麻木感,一旦造成損傷,該神經分布區可糊現感覺障礙,包括麻木、發熱,痛覺、觸覺及溫度覺減遲等。同時,有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礙、肌肉萎縮。
處理:應該在損傷後24h內即採取針灸、按摩等治療措施,並囑患者加強功能鍛鍊。
4、刺傷內臟
是指針刺內臟周圍腧穴過深,針具刺入內臟引起內臟損傷而出現各種症狀的現象。
現象:刺傷肝脾,可引起出血,可感覺肝區脾區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刺傷心臟,輕者可出現強烈的刺痛,重者有劇烈的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立即導致休克、死亡。刺傷腎臟,可出現腰痛,腎區叩擊痛,血尿,嚴重時血壓下降、休克。
處理:輕者,臥床休息可自愈;重者應迅速採取相應措施,急救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