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解

《針解》是戰國時期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針解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作品出處:《黃帝內經》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不詳
本章要點,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爭議,

本章要點

一、論述針刺補瀉手法,說明了針下寒熱感覺與針刺療效的關係。
二、強調針刺時醫者應做到思想集中、態度嚴謹、明確病位、端正手法,並注意調節病人的精神活動,以利於治療。
三、根據天地陰陽與人身相應的道理,闡述了九針的作用與適應範圍。

原文

黃帝問曰:願聞九針之解,虛實之道。岐伯對曰: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邪盛則虛之者,出針勿按。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若無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後與先者,知病先後也。為虛與實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離其法也。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為其各有所宜也。補瀉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九針之名,各不同形者,針窮其所當補瀉也。
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深淺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近遠如一①者,深淺其候等也。如臨深淵者,不敢墯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義無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②,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氣易行也。所謂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謂跗之者,舉膝分易見也。巨虛者,矯足骨行獨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帝曰:余聞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願聞其方,令可傳於後世以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③、六律、七星、八風④、九野,身形亦應之,針各有所宜,故曰九針。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脈應人,人筋應時,人聲應音,人陰陽合氣應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各有所主也。人心意應八風;人氣應天;人發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人陰陽脈血氣應地。人肝目應之九。

注釋

①近遠如一:近遠,指針刺的深淺;如一,指候氣的法則一樣。
②正其神:正,端正,引申為控制,即控制病人的精神活動。
③五音:也稱為“五聲”,是古代中國五音聲的宮、商、角、徵、羽。
④八風:指八方之風。

譯文

黃帝問道:希望聽你講講對九針的解釋,以及虛實補瀉的道理。岐伯回答說:針治虛症用補法,針下應有熱感,因為正氣充實了,針下才會發熱;邪氣盛滿用瀉法,針下應有涼感,因為邪氣衰退了,針下才會發涼。血液淤積日久,要用放出惡血的方法來消除。邪盛用瀉法治療,就是出針後不要按閉針孔(使邪氣得以外泄)。所謂徐而疾則實,就是慢慢出針,並在出針後迅速按閉針孔(使正氣充實不泄);所謂疾而徐則虛,就是快速出針,而在出針後不要立即按閉針孔(使邪氣得以外泄),實與虛的根據,是指氣至之時針下涼感與熱感的多少。若有若無,是說下針後經氣到來迅速而不易察覺。審察先後,是指辨別疾病變化的先後。辨別疾病的為虛為實,虛症用補法,實症用泄法。醫生治病不可離開這個原則。若醫生不能準確地把握,那么就會背離正確的治療法則。虛實補泄的關鍵,在於巧妙地運用九針,因為九針各有不同的特點,適宜於不同的病症。針刺補泄的時間,應該與氣的來去開闔相配合:氣來時為開可以泄之,氣去時為闔可以補之。九針的名稱不同,形狀也各有所異,根據治療需要,充分發揮各自的補泄作用。
針刺實症須用泄法,下針後應留針,待針下出現明顯的寒涼之感時,即可出針;針刺虛症要達到補氣的目的,待針下出現明顯的溫熱之感時,即可出針。經氣已經到來,應謹慎守候不要失去,不要變更手法。決定針刺的深淺,就要先察明疾病部位的在內在外,針刺雖有深淺之分,但候氣之法都是相同的。行針時,應似面臨深淵、不敢跌落那樣謹慎小心。持針時,就像握虎之勢那樣堅定有力。思想不要分散於其他事情,應該專心致志觀察病人,不可左顧右盼。針刺手法要正確,端正直下,不可歪斜。下針後,務必注視病人的雙目來控制其精神活動,使經氣運行通暢。三里穴,在膝下外側三寸之處。跗上穴,在足背上,舉膝易見之處。巨虛穴,在蹺足時小腿外側肌肉凹陷之處。下廉穴,在小腿外側肌肉凹陷處的下方。
黃帝說:我聽說九針與天地四時陰陽相應合,請你講講其中的道理,以使其能流傳於後世,作為治病的常法。岐伯說: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人的形體也與自然界相應,針的式樣也是根據其所適應的不同病症製成的,所以有九針之名。人的皮膚在外,庇護全身,與天相應,肌肉柔軟安靜,如土地厚載萬物一樣,脈與人體本身相應,筋約束周身、各部功能不同,猶如一年四季氣候各異,人的聲音與五音相應。人的臟腑陰陽之氣配合猶如六律的高低有節;人的牙齒和面目的排列猶如天上的星辰一樣;人的呼吸之氣猶如自然界的風一樣;人的九竅三百六十五絡分布全身,猶如地上的百川萬水,縱橫灌注於九野一樣。所以九針之中,一(鏡)針刺皮,二(員)針刺肉,三(提)針刺脈,四(鋒)針刺筋,五(鈹)針刺骨,六(員利)針調和陰陽,七(毫)針補益精氣,八(長)針驅除風邪,九(大)針通利九竅,祛除周身三百六十五節間的邪氣。這就叫做不同的針有不同的功用和適應症。

作者爭議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