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1年10月8日,中國一冶承建的國商大廈破土動工,1982年4月,國際商業大廈提前94天竣工,創造平均不到5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獲得時任深圳市副市長羅昌仁肯定,如數領到94萬元港幣的獎金,轟動全國。
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個月期間,
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承建
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簡稱國貿大廈)時,創下了三天蓋一層樓的速度,刷新“深圳速度”。
深圳國貿大廈建成後,是當時深圳的最高樓,成為
深圳地標,而且周邊也因國貿而被稱為國貿
商圈。當時深圳的建設正在
如火如荼的快速進行中,國貿的建設過程經報導後,成為深圳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被廣為宣傳。因此“深圳速度”、“三天一層樓”是當時媒體提到深圳常用的辭彙。
不過,深圳
國貿大廈建設雖然以快速而著稱,但是卻不是所有的施工單位都能模仿的,在某些地方即便是加長每天的工時都不可能達到。其中有些條件是自然因素,有的地方是不能達到的。比如,深圳由於氣候原因,
混凝土的凝固期遠短於中國內地很多城市,而且在施工時候加入了加速凝固的凝固劑,因此混凝土在澆築後可以更快凝固,以加蓋上面一層。此外,建設中還使用了多層的樓板模板,不必等下面一層完全完成再將模板撤除而加蓋上面一層,節約了不少時間。
地王大廈是深圳最不容忽略一個標誌,它是曾經的亞洲最高,“深圳速度”的最佳代言者。2000年之後,越來越多的內地城市,開始以與深圳相當甚至更快的速度發展。“深圳速度”也就少有人提了。
速度
1982年,深圳市政府開始籌建國貿大廈,最初的目標就是,建一座在全國,乃至亞洲都數得上的標誌性建築。
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是合和大廈,建成於1980年,位於港仔著名的皇后大道東,樓高65層。在內地,
南京金陵飯店正在試圖成為當時的中華第一高樓,它計畫建設37層。
為了和香港形成對接,深圳國貿大廈的設計一開始就向香港的這個“老大哥”看齊。規劃建設53層,肯定是當時內地的第一高樓。
合和大廈頂部有個圓形的旋轉餐廳,這在當時是一個風靡港島的著名景點。國貿大廈的設計也特意加入了這個圓形的旋轉餐廳,只不過,為了表現中國
天圓地方的古典理念,把大樓的身子設計成了方形。
摩天大樓事實上是來自美國的特產。1851年,電梯的發明,直至19世紀末鋼鐵工業的發展,使得建築向上走成為無限的可能。
整個20世紀,美國建築向上走的趨勢都是
銳不可擋的。直到1973年西爾斯大廈建成之後,美國的建築師終於開始思考,不斷向上突破的成本是得不償失的。
美國的摩天大樓熱開始消退,建築師們開始把更高、更快的理念輸向亞洲,寸土寸金的港島自然成了熱土。
而之於深圳,改革初期這裡並不缺乏土地,建設國貿大廈的一個意義是向全世界展示
中國改革的決心。
當時,包括國內和國外的輿論,都對改革初期的深圳缺乏信心,國內有人把特區比作“租界”,而在國外也有人把這裡大規模的建設稱作“假大空”。
1982年的深圳是個大工地,也是建設者的淘金地。工程師羅君東作為建築大軍的一分子,就是在1982年來到深圳,當時他更多圖的是,每月能夠多拿6塊錢的特區補助和買到便宜的香港貨。
1984年4月30日,深圳國貿大廈主樓封頂,比預計的工期整整提前了一個月。工程師羅君東回憶,主樓開建後,先是7天建一層,後來速度提升到5天、4天一層。從第30層開始,持續以3天一層的速度蓋樓,當時香港的最快速度是5天一層,美國的最高速度是4天一層。
“深圳速度”自此叫響,國貿也成了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地標,當時有句話,不到國貿,不算來過深圳。
1984年,比“深圳速度”更快的是“蛇口速度”,他們的口號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歷史
貢獻
深圳在25年的歷史上作出了其應有的貢獻:一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積累了創新發展的經驗;二是探索了改革開放的路子,創建了比較健全的市場機制;三是創立了深圳速度的
經濟發展模式;四是以鐵的事實證明創建
經濟特區的正確性。———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
李鴻忠歷程
·1979年1月,蛇口第一聲開山炮
蛇口第一聲開山炮擂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鼓,揭開了特區建設的序幕。1982年年初,“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牌正式聳立在蛇口
工業大道路口,震動全國。
1980年特區建設者決定先開發羅湖。12年後,經濟學家測算,羅湖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產生的財富,可以鋪滿10厘米厚的10元鈔票。
·1981年:工程招標
1981年深圳在全國第一個推出“工程招投標”方案。首個招標工程———國際商業大廈,建設速度由承包前的25天一層樓加速到5天一層樓,成為“深圳速度”的起點,建設者得到了94萬港元獎金。
·1982年:時間就是金錢
·1983年:工程兵轉業
1983年9月15日,2萬工程兵將士在深圳特區脫下了軍裝———根據中央軍委決定,兩個師7個團的兵力集體轉業到深圳,支援特區建設。
·1984年:刷新深圳速度
1984年,高160米,共53層的國貿大廈僅14個月竣工。創造了3天一層樓的奇蹟,從此成為“深圳速度”的象徵。
1985年11月,華僑城開始建設。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了
世界之窗、錦繡中華、
歡樂谷、康佳集團等一批深圳“名片”,成就了特區的旅遊產業。
·1986年:股份制改造
隨著深圳特區經濟的發展,特區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擴大生產,深圳市制定了《
深圳經濟特區國營企業股份制試點的暫行規定》,一些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個別企業還發行了股票。
·1987年:土地拍賣
1987年3月,《深圳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條例》成為我國第一部土地有償使用的地方性法規。當年12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會堂敲響了公開拍賣土地的第一槌,正式揭開了我國土地管理體制重大改革的序幕。
·1988年:住房改革
鼓勵買房,提高租金,深圳
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國走出了具有革命性的一步。當年春,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作出結論:“深圳經濟特區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將具有全國性重要意義。”
·1989年,百萬勞工下深圳
人們驚呼:“百萬勞工下深圳了”內地許多熱血青年在改革大潮的裹挾下,不遠千里來深圳求職,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
·1990年:深交所誕生
1990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第二年,年輕的深圳股市經歷了淡市、熱市、死市和跌市。兩年後,“股票風波”引發了中國股票市場最激烈的一次搶購潮。
1991年,深南大道開始擴建,全長18.8公里。這條路是特區發展的縮影。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第二次踏上他親手創辦的深圳經濟特區。南方講話中,特區姓“社”不姓“資”、“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為處於爭議中的特區指明了發展道路。
·1993年:率先直選
1993年10月21日,深圳
寶安區沙井鎮蚝二村村民創造了一項“全國之最”———他們用一張白紙直選
村幹部,開創了中國農村村民自治的先河。
·1994年:志願者行動
·1995年:二次創業
1995年,國內已經全面改革開放,特區獨享的優惠政策逐漸變成普惠制,特區如何發展?深圳提出“二次創業”,從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996年:零售業的“狼”
1996年8月12日,沃爾瑪在深圳開設在中國的第一間購物廣場和第一間
山姆會員店,萬人空巷。深圳零售業驚呼“狼來了”,從此改變了中國商業格局。
·1997年:深港合作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深港界河上的羅湖橋見證了百年滄桑。從此,深港合作成為各界關心的話題。
·1998年:行政審批改革
深圳在全國率先啟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當年將政府各部門1691項審批砍剩628項。此後,深圳進行了多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
·1999年:高交會開幕
1999年首屆高交會開幕,不僅讓各種高科技產品來到深圳,更是在海外留學生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000年:全民讀書
2000年11月,深圳開辦了首屆讀書月———一項政府組織、專家指導、社會支持、民眾參與的大型讀書文化活動。特區要從“文化沙漠”走向“書香之城”。
2001年6月25日,大鵬所城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讓人們把目光從火熱的經濟建設中移向歷史和文化。
·2002年:網路長文
2002年,一篇近2萬字的長文《深圳,你被誰拋棄》在網路流傳,反映了外界對於深圳進一步發展的關注和疑問。第二年,網文作者咼中校和當時的深圳市長
于幼軍對話,書寫一段佳話。
·2003年:二線關改革
2003年5月28日,
深圳特區管理線、俗稱“二線關”的邊防管理進行改革,一舉推出九項便利措施。更加快捷高效的口岸環境和寬鬆和諧的邊防環境,對深圳發展影響深遠。
·2004年:統一城市化
2004年7月,深圳特區外的寶安、
龍崗兩區城市化進程全面鋪開。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個沒有農村行政建制和農村管理體制的城市。解決了制約深圳發展的特區內外“二元化”問題。
·2005年:最低工資最高
從1992年至今,深圳已頒布和實施了《深圳經濟特區勞務工條例》、《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欠薪保障條例》等17部勞動保障的法規和規章,是全國為勞務工立法最早、最多、最完備的城市。2005年,深圳特區
內勞務工的最低工資達到690元,居全國首位。
2010年6月初,中央已經批准了深圳擴大特區版圖的申請。特區範圍延伸至全市,特區總面積將由2010年6月之前的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積的兩倍。特區擴容後,為深圳發展和港深合作開闢了廣闊前景。 也為中國第一經濟特區——深圳特區的建設迎來新一輪狂潮!
6月8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2010年度深圳最低工資標準,全市統一上調至1100元/月。 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在全國一直保持較高水平,2008年度調整後特區內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此次調整再次領跑全省,也標誌著深圳,自1994年開始出現的關內外的工資雙標準時代的結束,特區內外的最低工資標準終於又實現了統一。
這是深圳特區擴容獲國務院批覆後首個一體化的事項。
從1985年到2010年,能從一個小小的農村變成國際化城市,真的不容易啊,不愧為深圳速度。
意義
“深圳速度”是改革開放中國建設發展的象徵。它是一個時代快速發展的符號,代表了30年來中國建設發展的速度。“深圳速度”是深圳建設者在建設深圳國貿中心大廈時創下的“三天一層樓”的紀錄。深圳國貿中心大廈高高聳立,直插雲霄,到深圳來的中外人士,總要登上樓頂的
旋轉餐廳,遠眺深圳城市的景色。 “深圳速度”使深圳特區的發展日新月異。東濱
大亞灣、西臨
珠江口、南接香港的深圳,從1979年創建以來,短短28年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昔日的小漁村,得改革開放之東風,成為中國內外矚目的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在短暫的時間裡,深圳人口從一個只有2.5萬,發展到已經超過1000萬,城區面積也從最初的3平方公里擴大到了700多平方公里,GDP也從1979年的1.79億元增長到了2007年的6700多億元,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2007年深圳人均GDP達到10628美元,成為中國大陸首個人均GDP過萬美元的城市。此外,深圳還是中國主要的外貿口岸,其進出口總額連續10多年位居大中城市第一。深圳實現了經濟上的超常規發展,創造了“深圳速度”。深圳創造的“深圳速度”,已經成為一個高速度高效益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概念而深入人心,激勵著大家爭分奪秒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
演繹
“深圳速度”又演繹出“深圳質量”。“深圳速度”不是建立在高指標、國家大量投資、行政命令、
人海戰術等方式的基礎上的,而是積極運用商品經濟內在規律的結果。“深圳速度”是立足
市情,求佳不求大、求優不求全、求特不求同、求精不求多,走精品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有一組數據為證:深圳每萬元GDP的能耗僅為0.43噸標準煤,低於世界0.65噸的平均水平,更低於中國1.4噸的平均水平;深圳每萬元工業總產值的耗電量為350千瓦時,比上海低100千瓦時,比北京低70千瓦時,比周邊城市也要低許多;深圳2006年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產生GDP1.5億元,2007年將提高到1.6億元以上;深圳每2平方公里土地上可產生1億元的稅收;深圳在中國第一個實現工業污染全面達標排放;儘管私人小汽車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道路交通狀況仍維持在一個較為平穩的水平。另外,還有一組數據是:2002年,深圳轄區共實現全口徑稅收800多億元;2003年這一數字已接近千億元。在全部稅收中,上劃中央的比例由1987年的不足40%上升到2001年的近70%,即約700億元。更有統計顯示,深圳已累計上繳中央財政超過3200億元。
前一組數據表明,進入新世紀,深圳進入更高一級的發展平台後,將優先考慮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共進,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性和可持續性。這將和“深圳速度”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高度。隨著
經濟成長方式向集約型、資源節省型轉變,深圳經濟總量的增長和質量、效益的提高逐漸同步,正效應的增長和負效應的削減也日益同步,經濟成長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相對減少。後一組數據表明,深圳在自身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水漲船高的同時,為國家作貢獻的能力正逐年增強。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了深圳經濟發展的高質量與強大活力。兩組數據闡明了“深圳質量”的主要內涵——基於更宏闊的視野、有著更遠大的目標,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既做到“節流”,也做到開源,同時堅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不但要與兄弟城市比對國家的貢獻,還要比創新、比效益、比特色、比人居環境和社會人文發展指標。優先考慮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共進,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性和可持續性。不僅要看經濟規模增長了多少,還要看代價有多大,要看正、負效應相抵之後的淨效應。
含義
“深圳速度”的含義絕不僅僅是一個“快”字。深圳人堅持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行,打破了經濟發展帶來環境惡化的“怪圈”。在加速推進深圳建設過程中,深圳不僅對所上項目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而且制定並頒布環保法規12部,再加上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建立和健全,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地方環保法規體系,使水、氣、聲、渣等環保的各方面都處於“硬約束”之下。當深圳在中國首批戴上“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際“
花園城市”等桂冠時,人們對“深圳速度”有了更新的認識:有質量的速度才是有效益的,深圳發展經濟堅持走出了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