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深圳市尖刀行銷策劃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2000年
- 經營範圍:專業行銷策劃
- 公司類型:有限公司
- 企業文化:結果導向 多贏思維
公司介紹,創始人,企業文化,服務特色,行銷主張,尖刀法則,尖刀行銷,追求品牌,行銷思想,
公司介紹
公司由在知名企業擔任過行銷要職的經理人,以及資深策劃人、創意人創辦。成立之初,尖刀行銷以保健品、功能性護理品的市場行銷策劃見長,在業內享有“行銷策劃尖刀排”的美譽。
經過12年的總結,尖刀行銷在快消品行業積累了一套時效性極強的運作模式,並將經驗成功的運用在食品、飲料、醫療器械、快餐、電子商務等眾多領域,服務企業超過100家。在自身品牌建設方面,“尖刀行銷”已完成了在出版物、網路、培訓等相關領域的多類別商標註冊,向著中國最具實戰性的策劃企業邁進。
何為尖刀行銷
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都處在發展階段,財力有限,時間又不等人,如果都忙著補自己的“短板”(即:不足),往往會因此錯過發展的最佳時機。事實證明: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原因不是“短板”太多,而是“長板”(即:優勢)不夠突出。如果中小企業能把自己的“長板”打磨成鋒利的“尖刀”,就能憑單點突破,迅速在短期內的創造競爭優勢,這就是“尖刀行銷”。
“尖刀行銷”不提倡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平均分配資源,強調企業要先做好最容易突破的某一個環節,並將其定為關鍵點。倡導從最能發揮自己優勢的地方做起,將企業80%的財力和80%的精力用來打造企業的單項優勢上,讓這個優勢更突出、更卓越,從而形成企業競爭的“尖刀”。尖刀行銷熟悉的“二八定律”中的20%就是企業的“尖刀”部分。通常,“尖刀”主宰了企業的盈利與成敗,其它大部分的工作只能帶來微小的影響。“二八定律”在經營上最現實的反映在就是:“做事不可能十全十美”!要善於抓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用戶、關鍵項目和關鍵崗位。
“尖刀行銷”與企業的“百年品牌”夢想並不矛盾。只是針對大多數處在創業階段的企業來說,首先要解決“活下來”的問題,站穩腳跟後才能考慮品牌的持續發展問題。而許多老企業的衰退,實質上也是由於“尖刀生鏽”所致。有些老企業則是因為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常年使用一把“老刀”拼殺,導致其刀鋒鈍化。
創始人
中國企業諮詢委員會註冊顧問師
尖刀行銷始創人王輝從事行銷策劃10多年,始終堅持準確、實效的策劃思路。在快速消費品領域已為40 多家企業擔任過品牌或行銷策劃顧問。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能有效的將快速啟動市場與品牌的持續性發展相結合。在市場調研、產品招商、行銷策劃、廣告創意、電子商務等方面均有獨特見解。
企業文化
結果導向 多贏思維
在尖刀行銷公司做事情都是以結果為導向,以成敗論英雄,過程是為結果服務的,若過於在過程的枝節上糾纏,往往會迷失方向。因此,尖刀行銷的員工在做每件事時,都要時刻想到“這樣做下去,結果怎樣?”。
就動機而言,搶劫銀行和做生意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獲取財富。不同的是:搶劫銀行沒有製造多贏局面,劫匪只考慮到自身的利益,而讓銀行和社會蒙受損失,故不會長久;做生意則不同,在考慮自己賺錢的同時,還要顧及員工、合作者的感受,必須確保我贏、你贏、社會贏的多贏局面,才能夠長期受益。
服務特色
尖刀行銷注重“實效性”與“形象化”的結合
“實效性”就是指方案要便於操作。如果策劃公司提交的“報告”有字典這么厚,裡面一大堆讓人眼花繚亂的數據、表格,實實在在一本“行銷教科書”遞過來。行銷經理看完都要吐血,那就別指望下面的員工能操作了。因此,“實效”就意味著“簡單”,如果簡單到“傻瓜”都能操作,那便是“實效性”大師。
“形象化”就是把深奧的道理變成“大白話”。“附庸風雅”是大多數知識分子的天性。因此,一些策劃公司常年以賣弄“文化底蘊”為榮。若客戶不接受,就抱怨“創意被強姦”;若客戶接受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引經據典”,以及怪誕的“前衛”就會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廣告上。要看懂這樣的創意,那得需要相當的“文化底蘊”。
迄今為止中國最偉大的策劃大師就是毛澤東,許多深奧的哲理經他一講,全國人民都能聽懂。比如:“打土豪分田地”一句話,便將億萬農民發動起來,成為“實效性”與“形象化”的完美見證。而尖刀行銷策劃的特點就在於“先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再將簡單的概念形象化!”,最終把操作要領編成一套“傻瓜版”的操作手冊,將它分發到企業相關人員手中。
行銷主張
傷及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簡而言之就是“聚焦”,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優勢與長處上,追求面面俱到最終一事無成。尖刀行銷熟悉的“二八定律”中的20%就是企業的“尖刀”部分。通常,“尖刀”主宰了企業的盈利與成敗,其它大部分的工作只能帶來微小的影響。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優秀的公司都以結果為導向,以成敗論英雄。鄧小平同志說:“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其實也是在說“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做策劃的人,往往喜歡講道理,試圖用一大堆理論來說服客戶,最終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做市場行銷,最忌諱也是講道理,跟消費者講道理,往往適得其反。消費者才不會去聽產品背後大道理,也沒有時間去揣摩品牌所謂的文化內涵,對於顧客而言:“對胃口”比“講道理”有效。
凡事必有三種以上的解決方法!
遇到問題只有一種解決方法的人,必陷入困境,因為別無選擇;遇到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法的人也會陷入困境,因為他造成了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局面給自己;只有掌握三種以上解決方法的人,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有三種方法的人還會找到第四、五個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選擇的方法越多,說明能力越強。不論什麼事情,尖刀行銷必須有更多選擇機會。
重複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做法有不同,結果才會有不同。如果你的人生或事業長期沒有變化,則必須改變你的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舊的多一分成功機會。想讓未來比現在更好,就必須用與現在不同的做法。改變自己,別人才有可能改變。世界上本來便是每樣事物都在不停地改變中,不肯改變的人,就會面臨淘汰或失敗的威脅。因此只有不斷的改變做法,才能保持優勢狀態,改變是所有進步的起點。
尖刀法則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對於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說具體了就是:如果只是打跑敵人,但敵人的有生力量還存在;如果殲滅敵人的一股力量,不但敵人的整體實力被削弱,其戰鬥意志也倍受打擊。這種戰術好似一把“尖刀”,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無不所向披靡。市場行銷同樣如此,大多數國內企業都處於發展階段,只有將自己僅有的優勢凝聚在一點,並找準定位,才有成功的希望。這就是市場行銷的“尖刀法則”。以下是尖刀行銷根據多年的市場心得總結的十二條“尖刀法則”,供大家參考:
法則1: 成功不必十全十美,而是要在某一點上具備超越對手的絕對優勢!
法則2:市場開拓階段“搶占機會”比“完善系統”更重要!通常當你將一切準備都完善時,機會已被對手搶走。
法則3:與其不溫不火的維持幾個市場,不如集中力量全力成為一個區域性老大!
法則4:與其不斷豐富產品線,不如全力打造一個有足夠競爭力的尖刀產品!
法則5:項目不一定要很完善,但項目的優勢部分一定要夠突出!
法則6:行銷的實質就是“營造氛圍,實現銷售”,“營造氛圍”的根本目的在於吸引客戶關注,“實現銷售”只是在獲得顧客關注後,如何實現產品銷售轉換的問題。因此,注重行銷的企業都是將90%的精力放在“營造氛圍”上。
法則7:行銷只有兩類:一類是滿足顧客現有的價值觀,尖刀行銷稱為“產品利益與顧客價值觀對接”;另一類則是改變顧客原有的價值觀和信念,尖刀行銷稱之為“改變顧客信念”。大多數企業只能做“價值觀對接”行銷,只有類似微軟或賈伯斯那樣的大公司才有實力去“改變顧客信念”行銷。因為,教育消費者的時間周期太長,教育成本實在太高。
法則8:有效的傳播=簡單+直接!顧客面對紛繁嘈雜的傳播信息已相當疲倦,在這種狀態下,大多數顧客的理解能力已退化到“6歲智商”,而產品只有3—5秒鐘的推銷機會。
法則9: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讓顧客“舒服”比讓顧客“明白”重要!但市面上大多數的創意都是在給顧客講道理,故無法實現銷售!
法則10:品牌的實質就是“印象”,經營品牌與做人一樣,都是在營造客戶對你的印象。
法則11:如果你還是一個剛起步中小企業,費用預算又非常有限,尖刀行銷建議你不要做“撒胡椒麵”似的年度費用預算。若不聚焦區域、鎖定渠道,並在短時間內引爆市場,項目將成為“夾生飯”。
法則12:再有效的“尖刀”也需要資金投入。如果沒有相應的投入,等於將“尖刀”放在刀鞘之中。
尖刀行銷
追求完美讓德國人在二戰慘敗!
德國人素以嚴謹著稱,但這種嚴謹卻在二戰時期導致了一個慘痛教訓:儘管後方的兵工廠拚命生產,但還是無法向德軍供應充足的坦克,從而影響了德軍的整體戰鬥力。究其原因,不是兵工廠的生產能力不強,而是因為對每輛坦克質量上的“精益求精”,制約了德國人的生產效率。但他的對手蘇聯人則與之相反,生產的坦克質量標準雖低於德國,但只要能跑、能打就開往前線,於是在坦克數量取得了一定優勢,最終在戰場上獲得了勝利。德國和蘇聯在坦克戰上充分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追求“完美”;一種是追求“速度”。而事實證明,追求“完美”的結果最終導致完蛋。
當萬事俱備時,你已失去發展的最佳時機!
著名的“短板理論”認為:“木桶能盛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木板”。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處處都是“短板”(即:不足),當你把水桶的每一塊“短板”都補齊時,“水”(即:機會)早被對手搶走了,況且再優秀的企業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便沒有“短板”也不可能將整個水桶裝滿。因此,聰明人則會在取水時避開“短板”,將木桶向另一頭傾斜,先用這樣的桶儘量多取水,等有時間再慢慢修補不足。這樣就能做到“發展”與“建設”兩不誤。
自古以來,“理想主義”與“完美主義”都是現實社會的失敗者。做市場更無法“追求完美”,只能“尋求適合”。處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企業,經營思想截然不同。處在發展階段的企業注重“興兵之道”,即:市場開拓能力;而處在成熟階段的企業注重“安邦之策”,即:市場維護能力。因此,對於大多數處在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來說,“突出”比“系統”重要,而“速度”又比“完美”重要。
追求品牌
都說21世紀是“品牌行銷的時代”,“市場競爭由產品向品牌轉化”。企業家們正是懷著“成就百年品牌”的夢想,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品牌建設”之中。但經過殘酷的競爭之後,滿懷夢想企業家們發現: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還不到2.9歲,而成就了“品牌”夢想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
銷量是品牌的基礎
尖刀行銷認為: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僅靠一個“賣貨的幌子”是不夠的。“品牌”這面大旗,必須插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才不會動搖,這就需要“基礎銷量”。沒有一定的銷量就大談品牌,如同建造“空中樓閣”。因此,對於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來說,最急需解決的是“產品銷量”問題。只有先達到足夠的“基礎銷量”,才有足夠的實力去完善品牌。否則,無論你怎樣進行包裝,也無法讓人信服。
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知名品牌成功後的輝煌,而對這些知名企業成就品牌以前卻知之甚少。比如:麥當勞在創業階段的三十年時間裡,其銷售主張既不是“只出售服務”,更不是今天的“我就喜歡”,而是“漢堡僅售15美分”,靠最直接的價格優勢,麥當勞完成了原始積累。可口可樂也不是單靠品牌系統戰略迅速崛起。因為,這個飲料巨頭在全面品牌規劃以前,就已經實現了全美銷量冠軍,品牌系統規劃僅僅是成功後的“錦上添花”。
中小企業寧可“占山為王”!
尖刀行銷認為:在中國,不一定要做“地球人都知道”的品牌才能成功,許多活躍在二、三級市場的產品,如同二、三流明星一樣,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中國一個大省的人口,遠遠超過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只要全力拿下一個城市,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只要在一個產品上取得突破,就有機會叫板行業老大!千萬不要照搬國際大品牌的“經驗主義”,老外因為“大中華總代理”的策略失誤,不知交了多少學費!也不要被學院派的“系統行銷”理論束縛,往往在競爭中以弱勝強的,都是勇於打破規則的“市場強盜”!
先拿下區域市場,再奪取全國市場勝利!
中國市場的廣闊空間和地區差異,為不同層面的企業提供了多種生存模式,也讓大品牌全面清剿“雜牌軍”的夢想破滅。在全面的行業競爭之前,廣大中小企業還有機會爭奪得區域市場或細分市場。想一想,“腦白金”如何從三級市場入手,最終占領了全國市場!看一看,“天語手機”如何從當年的“山寨”,成長為“央視模特大賽”的贊助商!“在競爭中學習競爭”,永遠是發展型企業的經驗總結。
最後引用一句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激勵那些奮戰在每個“區域市場”的中小企業!
行銷思想
初次與尖刀行銷接觸的企業經常會問他們:“你們策劃公司比我們還懂市場嗎?”。往往提出這種問題的都是些在市場上拼殺多年的老企業,他們在多年的市場磨練中,已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怎么選產品、鋪市場、做渠道、抓終端都談得頭頭是道,但這些只是行銷的基本能力,而不是行銷的靈魂。那什麼是行銷的靈魂呢?尖刀行銷認為是:如何打動消費者,讓他掏錢買單!
現在的消費者不會因為你將產品送到眼前就主動買單;顧客對終端導購人員的推銷已極度反感;暴漲的廣告費用卻只能換來零星的諮詢電話量;終端促銷的收入有時還不夠交納“堆頭陳列費”……為什麼?因為,多數產品缺乏一把刺痛消費者的“尖刀”,即:一個能讓消費者行動,並掏錢買單的理由。
項目招商同樣如此。當人們踩在厚厚的廣告資料上,步履艱難的行走在展會的人潮中,你會發現:原先那個在辦公室里,讓你熱血沸騰的項目,一旦到了展會,可能還沒有現場的“訂飯熱線”引人關注。看到那些人潮湧動的展位,經銷商為了簽市場都搶著付訂金,你也許會納悶:“同樣是招商差距咋那么大呢?”。原因就是:你沒有一把能刺痛經銷商的“尖刀”。即:一個讓人眼前一亮,並且堅信產品賺錢的理由。
現在商戰已進入“智慧戰”加“閃電戰”時期,原先的“高空轟炸”加“地面攔截”已成為“常規兵種”,要想迅速啟動市場就必須擁有一支“瞄得準、打得狠”的“尖刀排”。這就是:凝聚企業競爭力中最強的部分;找準競爭對手的薄弱環節;瞄準消費者的內心需求;全力出擊的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