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於2009年6月底成立,前身為中文系。中文系自創建以來與時俱進,終蔚成今日氣候,師生們教學相長,勤奮嚴謹中不乏青春朝氣,求實創新處又無不體現蓬勃向上的精神。2003年5月,中文系被淮安市人民政府授予“五一”勞動獎狀。2004年6月,中文系黨總支被中共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曾連續三次受到江蘇省教委的表彰,相關活動曾多次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及淮安市報刊、電視台報導
學院教師
李相銀
李相銀,男,1973年10月生,江蘇漣水人。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現任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江蘇省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批評。
所授課程
1. 中國現代文學史(本科生主幹課) 1995—
2. 現代文學名篇及其改編賞析(本科生選修課)2002—
3.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題(本科生選修課)2008—
4. 新世紀文學批評(本科生選修課)2010—
5.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生課程)2011—
6.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研究生課程)2012—
研究課題
1. 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上海淪陷時期文學研究(2010)
2. 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資助:上海淪陷時期文學研究(2012)
3. 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上海淪陷時期文學研究(2012)
4.江蘇省“333”人才工程課題:上海淪陷時期文學研究(2013)
獲獎及榮譽
1.淮陰師範學院校級教學標兵,2009年,淮陰師範學院;
2.淮陰師範學院第二屆“我最喜愛的老師”,2010年,淮陰師範學院;
3.淮安市“教壇標兵”,2011年,淮安市教育局;
4. 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10年,江蘇省教育廳;
5. 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帶頭人,2011年,江蘇省人才辦;
6.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1年,江蘇省教育廳;
7. 江蘇省首屆青年文史學者論壇優秀論文,2011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
8. 江蘇省第二屆青年文史學者論壇優秀成果一等獎,2012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
9.淮安市第11屆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年,淮安市人民政府;
10. 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2011年,淮陰師範學院;
11. 淮安市第12屆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2013年,淮安市人民政府;
12. 江蘇省第九屆高校哲社優秀成果三等獎,2014年,江蘇省教育廳;
13. 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4,江蘇省人民政府。
代表作品
《上海淪陷時期文學期刊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2009)
通過繪製上海淪陷時期文學期刊的立體鏡像,透視上海這座城在殖民統治與文學自主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的文學多樣景觀,重點探究了上海淪陷時期文學的新生態:各種力量藉助文學發聲,而期刊是這一切訊息的最佳載體。兼顧政治立場與文學取向,上海淪陷時期的60餘種文學期刊大致呈現為三種基本類型:“偏於古而忽於今”的清談憶舊型、皮裡陽秋暗傳心曲型、雅俗交融型。專著以這三種類型的代表期刊《古今》、《雜誌》、《萬象》為重點分析對象。在進行期刊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對各種文學現象如周作人熱與滬上散文熱、通俗文學的轉型、張愛玲以及東吳女作家群的女性寫作等進行重點尋繹與解釋。上海淪陷時期的文學站在殖民/反殖民、傳統/現代、雅/俗等問題的交叉口上,並未形成簡單的二元對立狀態,相反,呈現出多元共生的狀態,這不僅是海派文學的氣質,還是中國現代文學的氣質。
姜春
姜春,男,1976年12月生,江蘇泗陽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文學批評、文學理論、現當代文學研究。
徐向順
徐向順,男,1965年8月生,江蘇省寶應縣人,淮陰師範學院副教授。1989年揚州師範學院文學學士,2006年華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中國文學人類學會員,主要研究方向:古代小說、寫作學。
所授課程
1. 基礎寫作(寫作理論與寫作訓練)
2. 實用文體寫作
3. 中國文化概論
4. 大學語文
5.文學人類學
6. 古代小說研究
研究課題
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網路時代下的部落格書寫與大學生寫作能力訓練》(2014hysf36)指導人
獲獎及榮譽
1.1997-1999年獲江蘇省師範學校論文評比一等獎、蘇魯豫皖中師語文教學研究會一等獎、全國中師語文教學研究會論文二等獎;
2.2000獲教育部師範教育司、暨第一屆全國中等師範學校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3.2003年獲淮陰師範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淮安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楊穎
楊穎,女,1980年2月生,江蘇淮安人。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2002)、文學碩士(2005)、文學博士(2011),美國東方學會(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會員。現任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典籍與文化
所授課程
1.中國古代文學史 2005—
2.中國文化概論 2006—
3.國外漢學研究 2013—
研究課題
1.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漢代文人流移與文化變遷——以江淮地區為中心 2014
2.淮安市社科類研究課題:
枚氏父子與漢初文士的行游轉型————以帝國交通變遷為背景 2013
獲獎及榮譽
1.2013 淮陰師範學院教職工漢字聽寫大賽一等獎
2.2014 淮陰師範學院青年教師評優課比賽一等獎
代表作品
《東漢行旅文化與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行旅是人類跨越空間阻隔的社會活動,行人則是傳統社會中文化交流和傳播的重要載體。在東漢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行旅活動在士階層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並因此影響到文化與文學的種種表現。本書旨在考察以士人為主體的東漢行旅文化,並進而討論這一文化對東漢文學的影響。
劉青
劉青,女,1972年1月生,江蘇淮安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現任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代文學。
所授課程:
1.寫作理論與訓練
2.大學寫作
3.大學語文
4.中國文化概論
研究課題:
1.沈從文湘西小說的苗巫文化研究 淮陰師院青年基金項目任主持人。
2.基於Internet環境的學校道德教育與學生品德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 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 排名第二
代表作品:
1.《抗戰時期知識分子寫作的話語指向——解讀錢鐘書〈圍城〉與巴金〈寒夜〉》(《名作欣賞》2007.8)
2.《革命·愛情·知識分子——紅色敘事中的<青春之歌>》(《電影文學》2007.9)
3.《穿越劇文化特質的解構與建構》《電影文學》(2013.1)
師資力量
文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專任教師64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4人,講師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1人、碩士學位的教師24人;江蘇省333跨世紀人才工程人選4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4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江蘇省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3人,校級教學標兵4人、院級教學標兵8人;1位教師兼職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18位教師兼職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延邊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6位教師具有國外高校訪學經歷。
學院現有本科生1560餘名,成人教育在籍生600餘名,此外還有與蘇州大學、寧夏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的研究生20餘名。
專業設定
學院現有
漢語言文學、
秘書學、漢語國際教育三個專業,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分為師範和非師範兩個方向。漢語言文學為江蘇省特色專業、校品牌專業。包含上述專業在內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專業。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為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建設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與區域文化為校優勢學科培育點。學院設有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漢語、寫作、文藝理論等五個教研室。
學術研究
近三年來我院教師在《文學評論》《中國語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學遺產》《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期刊報紙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50多篇,出版專(編)著20多部;省廳以上科研立項50多項,其中國家級11項,省部級23項,教育廳重大項目1項;市廳級以上科研獎40餘項,其中省哲社優秀成果獎6項,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
學院領導
書記: 許芳紅
副院長: 陳年高
副院長: 楊穎
學院使命
第一,文化傳承與服務的使命。一是詮釋文化經典,捍衛母語尊嚴,維護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從而使大學和社會不失靈魂。二是更重視回應與闡釋區域文化問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主動承擔區域文化服務功能,在地方文化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
第二,內涵建設與提升的使命。我們的目標是在全國同層次高校中名列前茅。
第三,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使命。文學院將努力為學生搭建成長與成才的實踐平台,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能力、實踐精神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