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24年共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4個專業招收本科生,電子信息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類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專業:4個 
  • 碩士點:1個
  • 學生人數:1641人 
  • 研究生人數:134人 
  • 留學生:20人
  • 教職工:60人 
  • 教授:7人 
  • 副教授:23人 
學院簡介,師資力量,學院規模,科研成果,教研成果,專業介紹,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就業情況,

學院簡介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簡稱電信學院。2024年共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和人工智慧4個專業招收本科生。通信工程專業2020年通過教育部國際工程教育認證,2021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江蘇省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和江蘇省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獲得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二期項目資助;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21年獲批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3年申報教育部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獲受理。學院建有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省級江蘇省湖泊環境遙感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淮陰工學院-科大訊飛人工智慧中心、電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等綜合實驗室。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6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學歷36人,台灣、外籍教師3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41人,研究生134人,留學生20人,碩士生導師18人。學院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湧現了一批校教學名師、師德標兵和科研先進工作者,其中入選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五一勞動榮譽獎章1人,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1人,省“外專百人”計畫1人,省“雙創計畫”科技副總9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計畫1人,江蘇省“雙創博士”1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4人,“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1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領軍人才1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培養對象6人,入選淮安市勞動模範1人;校“科技服務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校“翔宇師德標兵”稱號1人,校首屆“翔宇教學名師”1人,校首屆“翔宇崗位能手”1人。

學院規模

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和良好地實踐教學環境,院中心實驗室占地面積24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約2600萬元。建有淮陰工學院科大訊飛人工智慧中心、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江蘇省湖泊環境遙感技術工程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台。學院圍繞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發展,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為主的學術團隊,凝鍊了光電檢測技術、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電路系統和微波與射頻技術四個特色方向。

科研成果

學院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市廳級等縱向科研課題7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70餘篇,其中SCI、EI、CSCD檢索150餘篇,申請及授權專利200餘件。學院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一等獎、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多項科技獎勵。學院重視產教融合,設立校企合作辦公室,聘請多位企業家擔任創新創業導師,與科大訊飛、鵬鼎控股等多家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近三年科研經費到款2200多萬元。

教研成果

學院將周恩來精神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構建“1+2+N”課程思政體系,即:1個思政實踐基地——周恩來故居,2門綜合素養課——周恩來精神“八觀八講”和大學生專利創新,以及N門專業課課程思政案例庫。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江蘇省“社會實踐”金課1門。

專業介紹

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方區域經濟社會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信息與通信工程等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解決通信工程及相關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在通信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套用研究、工程設計、設備製造、網路運維、技術管理等工作,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高素質、實基礎、強能力、善創新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通信電子線路、移動通信技術、現代通信網路及交換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電磁場與電磁波、射頻識別(RFID)原理與套用、微波技術與天線、短距離無線通信及組網技術、5G關鍵技術及典型套用、通信工程項目管理、通信經濟學等。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方區域經濟社會和半導體與積體電路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培養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解決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在電子科學與技術等領域從事各種信息電子、微電子、光電子器件與系統的研究設計、套用開發、運行維護、生產管理等工作,高素質、實基礎、強能力、善創新,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通信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

電子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方區域經濟社會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解決電子信息工程及相關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在電子信息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套用研究、工程設計、設備製造、網路運維、技術管理等工作,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高素質、實基礎、強能力、善創新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半導體物理學、固態電子器件、光電子技術、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微波技術與天線等。

人工智慧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方區域經濟社會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信息與人工智慧等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解決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在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從事套用研究、工程設計、算法設計、硬體開發、技術管理以及設備開發與套用等工作,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高素質、實基礎、強能力、善創新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數據結構基礎、Python編程技術、機器學習基礎、人工智慧基礎與表達、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

人才培養

學院以院訓“厚德至善,敏學創新”為文化核心,從紀律與責任、學術與套用、創新與產業和服務與社會等4個方面,發展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D-DAIS”人才培養模式。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重視學風建設,強化周恩來精神育人特色,先後獲評4個江蘇省“先進班集體”,1個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2個淮安市周恩來班,4個淮陰工學院“周恩來班級”。注重培養學生學術精神,拓寬學生國際視野,舉辦多場學術報告,多名同學前往美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國開展交流學習。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五四紅旗團支部
學院依託星火雙創平台,構建雙創鏈條,學生創新能力邁向新台階。在“挑戰杯”、“網際網路+”、“藍橋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FPGA創新設計競賽、“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大唐杯”全國大學生移動通信技術大賽等各類比賽中,有400餘人次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學生授權專利6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20餘項。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挑戰杯獲獎

就業情況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產出為導向,實施“1+7”就業指導工程,充分發揮學院領導、畢業設計指導老師、輔導員班主任協同促就業的合力,積極開展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活動。廣泛蒐集校企合作單位資源,開展“職等你來”專場招聘會,助力畢業生們“雲端簽約”,有效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近三年學生就業率維持在96%以上,進入中國電信、南京嘉環、崑山仁寶、鵬鼎控股等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學院畢業生以知識全面、適應性強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學院連續三年獲得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獲得淮安市“留淮就業突出貢獻梧桐獎”。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招聘會
學院將考研工作作為優良學風建設的有力抓手,實施“1+6”考研助力工程,對學生的報考學校和專業進行指導,對迎考複習和衝刺進行鼓勵,對考試心態和狀態進行調整,對複試面試和調劑進行幫扶,助力考研學子實現目標。學生考研意向率和錄取地逐年提升,近三年考研平均錄取率超過24%。錄取院校含北京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85、211高校。近三年學院獲得考研工作先進集體2次。
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考研表彰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