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油20號

淮油20號

淮油20號是選育單位: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用品種 K386×96108-6選育而成的油菜品種。 2010年12月13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油2010003。

基本介紹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甘藍型半冬性中熟常規種。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葉緣鋸齒形,2~3對裂葉,株型較緊湊。區試結果:平均株高159厘米,中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8.7個,單株有效角果數279.7個,每角粒數22.6粒,千粒重3.8克。全生育期平均245天,與對照秦優7號相當。菌核病發病率8.79,病指6.07。抗病鑑定綜合評價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10%,餅粕硫苷含量21.90微摩爾/克,含油量42.24%。

產量表現

2008~2009年度參加黃淮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4.4kg,比對照秦優7號(雜交種)減產0.6%。2009~2010年度續試,平均畝產183.9kg,比對照品種增產1.2%。兩年平均畝產183.7kg,比對照品種增產0.3%。2009~201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3.8kg,比對照品種增產4.4%。

栽培技術

1.適期播種。育苗移栽9月15日至27日播種,10月下旬移栽,移栽行距為0.3~0.4米,移栽株距為0.14~0.16米,每畝移植密度10000~14000株。直播種植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每畝播量0.3~0.5kg,苗床齊苗後疏苗,11月中旬定苗,每畝留苗15000~18000株。
2.肥水管理。苗床基施45%,複合肥30kg/畝,尿素5kg/畝。大田基施45%,複合肥40kg/畝,尿素7.5kg/畝,硼砂0.75kg/畝。12月底追施臘肥,開溝條施,每畝施尿素10~15 kg。抽苔後初花前每畝追施尿素10~15kg。
3.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蚜蟲,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加強菌核病防治。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北、河南、陝西關中、甘肅隴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