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硬體
淮安市新區實驗學校是淮安經濟開發區為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園區品味,改善人居環境而重點投資興建的集幼稚園、國小、國中於一體的現代化、高品位“九年一貫制”半寄宿學校。她是2004年月2月由原缽池中學、缽池國小、山陽國小、山頭國小撤併組建而成的。
2015年2月3日,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與
江蘇省淮陰中學共建的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明中學揭牌。合作雙方將在淮安市新區實驗學校國中部的基礎上共同興辦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明中學,性質為全日制公辦中學。
2015年8月23日上午,
淮陰師範學院與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在
開發區管委會舉行。淮陰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朱漢清為淮安市新區實驗國小和實驗幼稚園冠名為淮陰師範學院開發區附屬實驗國小、淮陰師範學院開發區附屬實驗幼稚園授牌。
她坐落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區,具體地址是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路5號。她北倚極具人文景觀的迎賓大道、缽池山公園,東接穿區而過的寧連路,西挽翔宇大道,南臨淮安植物園,與火車站、汽車站一路之隔,周圍簇擁著羅馬假日、東方凱旋城、東湖翠景苑、香榭麗花苑等新建小區,交通極為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質無限。中學部400米標準塑膠跑道、羽排場、蘭球場,國小部塑膠操場、新教學樓、辦公樓、圖書樓,幼稚園新園區已經建成。學校占地面積達72616.29平方米、建築面積將達24146.00平方米。其中中學部占地面積達44335.49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2672.00平方米;國小部(含幼稚園)占地面積達28280.8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1474.00平方米。學校資產總價值為7526.30萬元:其中中學部資產總價值為6174.43萬元,包括設備總價值541.93萬(含專用設備509.53萬元,一般設備32.00萬元);房屋及建築物價值5600.00萬元;圖書及其他32.50萬元。國小部資產總價值為1351.87萬元,包括設備總價值77.50萬(含專用設備60.00萬元,一般設備17.50萬元);房屋及建築物價值1200.00萬元;圖書及其他74.37萬元。
學校師資
在加強硬體建設的同時,學校在開發區管委會和區城鄉事業局的支持下,每年都有新分配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和在職骨幹教師到我校工作。學校教職工總數為232人:其中退休教職工43人,在編在崗人員152人;臨用人員37人,全部在幼稚園。在編在崗人員中中學部78人:專任教師54;專業專任教師49人,比例為90.74%;學歷達標人數49人,達標率為90.74%;中學高級教師15人,比例為29.63%,中學一級教師31人,比例為57.41%;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國小部69人:專任教師52 人;專業專任教師48人,比例為92.31%;學歷達標人數52人,達標率為100%;中學高級教師1人,比例為1.92%;國小高級教師27人,比例為51.92%;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1 人。幼稚園5人:專任教師5 人;專業專任教師5人,比例為100%;學歷達標人數5人,達標率為100%;國小高級教師3人,比例為60.00%。
教學成果
隨著學校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全校學生數逐年增加,中國小幼稚園共有班級36個,其中幼稚園12個班,國小部17個班,中學部13個班。在校生1700名,其中幼稚園520人,小學生702,中學生478人。
學校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學生好一切都好,家長滿意是最高追求”的辦學理念,堅持“學生成長、老師成功、學校成名”的辦學宗旨,努力實施讓“每一個生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的辦學目標。強化“三風“建設,校訓:知行合一,身心兩健;校風:教學相長,自強不息;教風:厚德博學,篤行致遠;學風:勤思善學,至善臻美。辦學七年來,歷任校長帶領一班人,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群策群力、開拓創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們編排的師生文藝節目多次參加在市、區的文藝匯演,多次奪得市、區展演的一等獎;我們的校園廣播操、集體舞、健美操多次代表開發區向外展示,並多次奪得市、區一等獎;我們的同學在國家、省、市的繪畫比賽中頻獲大獎,在國家、省、市的科技創新大賽中,我們更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連續三年在淮安名列前茅,連續三年被市科委和市教育局聯合表彰為“市科技創新大賽先進組織獎”;近三年來,我們先後有近三十位老師在省、市級的教學競賽中獲得一二等獎。學校也先後獲得“全國校園素質教育能力競賽優秀組織獎”、“江蘇省國小數學、英語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陶行知研究先進單位”、“江蘇省先進教工之家”、“江蘇省教育學會系統先進單位”、“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 ”、“江蘇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淮安市周恩來班創建工作先進集體”、“淮安市愛國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淮安市主城區學校行風與軟環境建設(中學組)十佳單位”、“淮安市體育教學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一所“學創共舉、情理並存”的新學校因素質教育的紮實開展而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她靜靜地崛起,靜靜地走進老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