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博物館

淮南市博物館

淮南市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5號。該館是安徽省首批建立的市級博物館之一,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淮南市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是淮南市文物與自然標本的重要收藏、宣傳、教育機構。淮南市博物館總占地面積15.69畝,建築面積10200平方米。

截至2016年,淮南市博物館收藏有藏品2062件(套)(實際數量5508件),另有隋唐壽州窯瓷器標本上萬件。淮南市博物館以隋唐古壽州窯瓷器、春秋戰國時期蔡楚銅器和銅鏡系列收藏最具地方特色。館藏壽州窯瓷器是最為完備、最具體系、也是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文物類別。淮南市博物館已成為壽州窯瓷器重要研究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淮南市博物館
  • 外文名稱:Huainan Museum
  • 類別:綜合性
  • 地點: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5號
  • 竣工時間:1958年
  • 開放時間:9:00—17:00 (16:30後停止入館);周一閉館,節假日不休
  • 館藏精品:壽州窯瓷器
  • 占地面積:15.69畝
  • 建築面積:10200平方米
  • 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票價:免費
  • 藏品數量:5508件(2016年)
  • 級別:國家二級博物館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場館特色,館藏文物,文化活動,活動建設,學術研究,所獲榮譽,機構設定,參觀信息,參觀須知,交通線路,

歷史沿革

1958年,淮南市博物館建設完成。
1986年,在淮南市博物館的基礎上成立了淮南市文物保護局,自此市博物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承擔著淮南市不可移動文物的管理、維修保護和古墓葬搶救性清理髮掘等工作。
2008年,淮南市博物館新館建成。
2008年9月12日,淮南市博物館實行對外免費開放。

建築布局

  • 綜述
淮南市博物館總占地面積15.69畝,建築面積10200平方米。淮南市博物館陳列展廳面積約有6000平方米,有4個基本陳列廳和3個臨時展廳。
  • 淮土遺珍——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集萃
該展廳位於淮南市博物館三樓西側展廳,分古代銅器、古代兵器、古代銅鏡、古代陶瓷器、古代玉器、綜合類等六大部分,展出了淮南市博物館收藏的部分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造像等精品文物集粹,通過文物述說了“淮南故事”,講述了淮南古代文明發展的重要歷程。
《淮土遺珍——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集萃》展廳一角《淮土遺珍——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集萃》展廳一角
  • 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
《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位於淮南市博物館三樓東側展廳,是在《壽州窯》基本陳列的基礎上歷時8月余改造完成的。2008年,由淮南市博物館自主策劃的《壽州窯》基本陳列,以淮南地區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壽州窯為主題,向觀眾展示了壽州窯的創燒背景、發掘研究和燒造成就,獲得2008年度安徽省首屆精品陳列獎。此後幾年,該館通過壽州窯專題徵集提升了館藏壽州窯藏品的品質和數量,於2016年初啟動了壽州窯提升改造工程。此次改造,引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挑選出的180餘件展品,不僅品質精、種類全、時代完整,而且有一半以上的展品都是首次向觀眾展示,並配合多媒體新技術的立體展示手段。
《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展廳一角《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展廳一角
《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兼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於一體的文物基本陳列。陳列分壽州窯產生的歷史背景及歷史地位、隋唐名窯—壽州窯、模擬生產場景以及觀眾互動等四個單元,全面展示了淮南地區隋唐壽州窯的燒造歷史、工藝成就和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廳面積850平方米,展線120 多米,獨立櫃(櫥)3個 。
  • 鑑古照今——淮南市博物館館藏銅鏡陳列
該展廳館藏的銅鏡分為戰國、漢魏、唐宋、明清四個單元,通過中英文對照說明牌和銅鏡小常識圖版,輔以復原用鏡場景和多媒體投影等展陳技術,再現了自戰國至晚清長達近2000年的古人用鏡史。
  • 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書畫陳列
該展廳展出的75幅書畫作品,時間跨度上至清乾嘉時期(1736—1820年),下迄民國(1912—1949年)末年,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徵。此外展出的一批扇面小品,內容包括山水、花鳥、動物和書法等,雅致、清逸,反映了晚清民國初期海上畫派的畫風,也基本反映了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書畫的特點。
《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書畫陳列》展廳一角《淮南市博物館館藏書畫陳列》展廳一角
  • 臨時展廳
截至2019年,3個臨時展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廳,金豬拱福—己亥新春生肖圖片聯展,石蓮開墨跡展。3個臨時展廳不定期舉辦各類展覽,臨時展覽每年展出多達10餘場。如:《潘玉良畫展》、《台北故宮博物館歷代書畫名跡複本展》、《安徽省博物院藏明清扇面精品展》等。

場館特色

淮南市博物館是淮南市文物與自然標本的重要收藏、宣傳、教育機構。淮南市博物館以隋唐古壽州窯瓷器、春秋戰國時期蔡楚銅器和銅鏡系列收藏最具地方特色。館藏壽州窯瓷器是最為完備、最具體系、也是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文物類別。淮南市博物館已成為壽州窯瓷器重要研究基地。

館藏文物

  • 綜述
截至2016年,淮南市博物館收藏有藏品2062件(套)(實際數量5508件),另有隋唐壽州窯瓷器標本上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8件(套)、二級文物72件(套)、三級文物860件(套)。《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展出壽州窯文物精品180件、文物圖片及輔助展板87塊、壽州窯復原模型及陸羽品茶人物蠟像、壽州窯專題片、《壽州窯》書、古代制瓷流程拼圖板、拼瓷玩具等,銅鏡陳列展出銅鏡115面,書畫陳列展出重要作品有梁巘行書《文句條屏》、張悲鷺《白蝶圖》、薛鴻《集王鐸札十二條屏》等。展出的《百蝶圖》留有郭沫若羅家倫張伯苓等文化名人的詩詞題跋和書法墨跡,是重要的文化史料。
  • 主要文物
商獸面紋爵:
前16年—前11世紀,通高18.5厘米,足高7.6厘米,重626.6克,淮南市博物館舊藏。
口沿較薄,短流尖尾,卵形腹,流腹相交處置兩菌形柱,較短,上飾渦紋。腹部微弧,扁弓形鋬,圜底,錐形三足。腹部飾一周夔龍紋,以雷紋為地。
爵為飲酒器或溫酒器,最早出現於二里頭文化時期,是所知最早的青銅酒器。商至西周時期(前1600年—前771)流行,西周中期以後在北方中原地區基本不見。按器身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束腰式,腰部束收,主要見於二里頭文化期;二是腰腹分段式,腰壁較直,腹部驟然凸起,流行於商代;三是卵形式,腰腹合為一體,形似動物之卵,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
該器器型較為成熟,流和尾的長度比例接近,流口較寬,口沿上立兩短柱,呈菌形。腹部所飾獸面,目紋清晰,其角迴環多轉,形象較為具體,為商代中晚期典型器。在淮南地區發現此類中原同時期典型器物,表明商代統治者的統治範圍一度包括淮河流域地區,這與殷墟卜辭的征人方至於淮的記載是相印證的。
商獸面紋爵商獸面紋爵

商獸面紋青銅觚:
前16年—前11世紀,通高22.7厘米,口徑15.3厘米,底徑8厘米,重772克,淮南市博物館舊藏。
觚是飲酒器,或兼有盛酒的功能,為商代禮器。始見於商代早期,流行於商代中晚期,西周早期開始衰落,隨後漆木觚逐漸代替了青銅觚。觚大致有兩類,為粗體和細體之分。粗體觚流行於商代早、中期,商代中期以後流行細體觚。此觚的造型屬細體觚類,時代在商代後期偏早。形制為高體束細腰式,中段明顯收縮,下腹突出,鼓腹,上飾二對稱獸面,二獸面中部的范線貫穿口部和圈底座。
商獸面紋青銅觚商獸面紋青銅觚

春秋短胡戈:
前770—前476年,長15厘米,重142.5克,1994年7月淮南市唐山鄉出土。
前鋒較銳,援偏寬,短胡,闌處有兩個長方形穿,內的長度僅是戈頭長的三分之一。內正面飾捲雲紋,但漫漶不清。內的外短邊為斜線。戈頭內端面上飾有蟠螭紋。
此戈形制十分少見,在闌與內有一用作穿柲桿的銅套,內的末端上有族徽式的紋樣。說明此戈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等級身份,並代表著某一氏族。此戈製做工整、精美,戈體輪廓線遒勁流暢,具有明顯的春秋早期特徵。
春秋短胡戈春秋短胡戈

戰國楚國“王”字銅量:
前475—前221年,通高11.7厘米,口徑11.8厘米,重1850克,淮南市博物館舊藏。
方唇,直口微斂,直壁,平底。腹中部有一圓環形鋬,鋬左側上方有一陰刻“王”字,“王”字左下方有陰刻銘文,字跡模糊,不可釋讀,為後刻文字。器體厚重規整,內外通體均有綠色銅銹。
此量為戰國楚國官用量器。淮南地區共發現5件銅量。中華民國22年(1933年)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中出土三件,1976年鳳台發現一件,與此器形制基本相同,其上有銘“郢大府之□”,“大府”被認為是楚國掌管度量衡的機構。此銅量保存完好,實測容積為1125毫升,是李三孤堆出土小量的五倍。刻銘“王”字粗獷有力,是鑄造後為彰顯使用者在特殊狀況下所刻。另在腹壁上也有銘文,但線條淺細,手法稚嫩。
該器為模範澆鑄,接范口在與執手對應的90°處,貫穿周身,范線清晰,執手鋬為分鑄後嵌入合鑄而成。該量做為先秦時期的官用量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
戰國楚國“王”字銅量戰國楚國“王”字銅量

戰國銘文獸足蓋鼎:
前475—前221年,通高35.5厘米,口徑29.4厘米,腹徑34.5厘米,柱高20.7 厘米,重11.8千克,中華民國22年(1933年)楊公鎮朱家集李三古堆楚王墓出土。
該鼎出土於戰國後期楚國國君楚幽王墓,墓主人也有考列王王后之說 ,其墓位於淮南市楊公鎮朱家集。中華民國22年(1933年)春,當時隸屬於壽縣朱家集一帶的豪紳對李三孤堆大墓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盜掘,出土數千件重要文物。中華民國27年(1938年),主政安徽的李品仙再次盜掘該墓。這批文物抗戰時期被輾轉運往武漢、成都、樂山避難,抗戰勝利後運回南京,中華民國37年(1948年)由安徽省文獻委員會派人接回故鄉。據有關材料統計,保存下來的主要是銅器,大多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少數分藏於故宮博物院、國家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壽縣博物館、淮南市博物館。這件圓鼎是其中一件,口沿下陰刻三字銘文,待釋。該器造型端莊挺拔,具有楚國晚期青銅器的典型特徵,其優良的鑄造工藝和口沿下方的刻銘是研究楚國晚期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戰國銘文獸足蓋鼎戰國銘文獸足蓋鼎

戰國錯金蹄形鐏:
前475—前221年,長15.8厘米,重224克,1972年10月淮南市謝家集區唐山公社九里大隊徵集。
鐏連線埠為不規則橢圓形。上半部為筒狀,正面近下端處有一不規則方孔穿,似為固定柲桿穿釘用途。上半部與下半部結合處為夔首造型。下半部為蹄狀造型,底為平面。鐏中部一側飾有外凸的捲雲紋。
商和西周時,鐏僅是用來護柲末的;西周以後,它不僅實用,還注重裝飾性;至春秋戰國(前770年—前221年),鐏體上出現了錯金、錯銀的裝飾。該鐏通體錯金,以動物紋、植物紋、捲雲紋、幾何紋裝飾,十分繁縟,有華麗之感,神威之形粲然於目,輪廓線流動感強,渾然一體,製作工藝優良。從其工藝製作,裝飾紋樣判斷使用者具有較高等級的身份地位,該器具有明顯的戰國時期特徵。
戰國錯金蹄形鐏戰國錯金蹄形鐏

文化活動

活動建設

2018年6月29日上午,淮南市博物館邀請淮南市消防公司的專業人員,在博物館五樓會議室舉辦消防知識安全講座。
2018年8月23日至9月2日,淮南市博物館四樓展廳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巾幗創業創新成果展,宣傳近年來我市女性創業創新成果。
2018年8月27日,淮南市文廣新局在淮南市博物館開展消防滅火應急演練。
2018年10月16日,油畫家程騑先生第二次向淮南市博物館捐贈作品,兩次捐贈,作品總數達189幅,是程騑先生畢生創作的絕大部分作品。
2019年1月22日,淮南市博物館四樓臨時展廳舉辦《石蓮開墨跡展》,展出了書法作品四十餘件。
2019年4月21日上午,由淮南市博物館與淮南日報社聯合舉辦的“發現之旅暨 ‘我與博物館’攝影徵文活動”在淮南市博物館一樓大廳啟動。
2019年4月24日上午,淮南市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油畫展在淮南市博物館開幕。
2019年5月18日,淮南市博物館與淮南日報社小記者協會在淮南市博物館五樓報告廳聯合舉辦了“我與博物館”攝影徵文活動頒獎儀式。
2019年5月28日,由淮南市博物館與淮南師範學院聯合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2019屆畢業生作品展”,在淮南市博物館一樓東展廳開展。
2019年6月8日至9日,由淮南市大通區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淮南第四屆機器人科技展在淮南市博物館一樓東臨時展廳舉辦。
2019年7月5日下午,淮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在淮南市博物館舉行了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滅火演練。

學術研究

謝家集區唐山鄉雙墓葬出土的戰國“蠻禾”玉印和西漢“周安”玉印玉質溫潤,?>篆書印文為研究淮南地方史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由淮南市博物館收藏。
1972年,謝家集區唐山鄉九里崗磚墓發掘出土的東漢醬釉瓷罐,時代準確,罐體碩大,光潔如新,釉色濃厚,紋飾清晰,是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文物,由淮南市博物館收藏。
淮南市博物館館藏的壽州窯品類豐富,數量多,該館已成為壽州窯瓷器重要研究基地。

所獲榮譽

2013年,淮南市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8年12月,淮南市博物館《壽州窯瓷器精品陳列》獲第四屆安徽省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精品獎”。

機構設定

  • 館領導 館長:沈汗青,書記、副館長:汪茂東,副館長:劉繼武
  • 辦公室 主任:王莉
  • 陳列保管部 主任:吳琳
  • 考古部
  • 群工部 主任:孫梅
  • 保衛部 主任:任勝利
  • 文物修復部 主任:程東雯
統計時間截至2019年7月,參考資料來源

參觀信息

參觀須知

  • 門票
淮南市博物館實行免票參觀制度,周二至周日9:00—16:30期間,遊客可直接進館參觀。
  •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7:00開館,16:30停止入館。周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閉館。
  • 講解服務
淮南市博物館講解服務有人工講解服務和多媒體語音導覽服務,觀眾可到三樓觀眾休息區諮詢。
  • 便民服務
淮南市博物館為方便廣大觀眾,提供了免費輪椅、嬰兒推車、雨傘、藥箱使用,需借用的觀眾請到三樓遊客休息區諮詢台辦理。

交通線路

  • 地址
淮南市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5號。
淮南市博物館
  • 交通
可乘坐淮南3、9、24、26、121、122、G2路公車到中國移動站,向東50米即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