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創業淮北行動方案的通知.是淮北市人民政府2022年12月29日印發的通知.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創業淮北行動方案的通知
- 頒布時間:2022年12月29日
- 實施時間:2022年12月29日
- 發布單位:淮北市人民政府
全文,
全文
淮政〔2022〕47號
濉溪縣、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創業淮北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淮北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9日
創業淮北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業安徽行動方案》(皖政〔2022〕63號),紮實開展創業淮北行動,讓創業成為淮北的時尚活力和形象名片,讓淮北成為各類人才的創業熱土,制定本行動方案(簡稱“淮創22條”)。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創業創造”的重要論述以及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堅持創新創業創造一體推進,堅持激發本土創業活力和吸引優秀團隊來淮創業並重,以一流創業環境感召各類英才、繁榮市場主體,努力把淮北產業生態打造成為“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鬱”的“熱帶雨林”,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北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匯聚各方力量,加強集成創新,拉高標桿,奮勇爭先,到2025年底,形成創業環境一流、創業主體活躍、創業成果迸發、創業氛圍濃厚的新格局,創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每年新增市場主體3.3萬戶以上,其中新增企業0.75萬戶以上。
——每年培育省、市專精特新企業35家左右,其中省專精特新企業5家左右,“小巨人”企業2家左右。
——每年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等創業者3100名以上;支持科研人員等創業者200人以上,支持高層次創業團隊50 個左右,其中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2個以上。
——每年培育市級以上創新創業孵化載體10個以上,爭創5個以上省級創新創業孵化載體。
——每年開展創業培訓4550人以上,其中線下培訓3200人以上。
——每年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25億元以上,新增天使投資2億元以上,發放創業貼息貸款2.5億元以上。
——在我市已被授予“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基礎上,朝著“政策更優、門檻更低、服務更好、環境更佳、活力更強”的標準邁進。
三、重點舉措
(一)聚焦創業重點領域。
1. 聚焦新興產業領域。重點圍繞鋁基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人工智慧等領域,積極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來淮實施成果轉化,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集聚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2. 瞄準產業鏈短板領域。實施核心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建設工程,構建“龍頭企業+配套企業”生態圈,引導支持創業者圍繞產業鏈鍛長補短,開展補鏈延鏈強鏈。(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對立項的“揭榜掛帥”項目,給予項目研發總投入不高於30%、單個項目最高500萬元的補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五群十鏈”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牽頭單位)
3. 突出“四新”經濟領域。引導支持創業者在傳統產業新型化、工業網際網路、現代農業、鄉村振興、智慧健康養老、模式創新、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文化+業態、便民利民新業態、平台經濟、虛擬現實技術、數字創意產業等領域廣泛開展創新創業,促進新的經濟形態和模式不斷湧現。(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數據資源局等)
4. 廣泛開展大眾創業。鼓勵城鄉勞動者創辦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社區(鄉村)服務業等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支持發展當地各類特色小店經濟,引導流動商販進入夜市規範發展,扶持一批夫妻店、創意小店、特色小店等經營實體。(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等)最佳化“新徽菜·名徽廚”就業創業服務,開發一批美食旅遊線路,培育一批餐飲連鎖企業,新建、改(擴)建或共建一批淮北美食師傅創業街區,帶動一批勞動者就業創業。(責任單位: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等)
(二)培育引進創業主體。
5. 招引高層次創業團隊。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大力招引高層次創業團隊和高水平初創企業。重點引進技術水平領先、產業發展急需、市場前景廣闊、創業方案可行、創業者有過從業經驗的團隊。對引進的國家級雙創領軍人才,3年內給予100萬元生活補貼,一次性給予200萬元啟動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對來淮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淮北市科創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等加大成果轉化全過程、企業生命全周期、產業形成全鏈條跟蹤服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產投公司,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統籌運用省級各類基金,加大在淮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扶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對能驅動“五群十鏈”產業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團隊,以債權投入或股權投資方式給予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最高1000萬元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產投公司、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6. 鼓勵科研人員創業。鼓勵高校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淮兼職創業、離崗創業,離崗創業人員3年內保留與事業單位人事關係,離崗創業期滿後創辦企業尚未實現盈利的可申請延長1次,延長期限不超過3年。(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允許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在新型研發機構兼職取酬,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可按80%比例予以獎勵。賦予高校院所橫向項目結餘經費分配自主權,視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用於成果孵化和創業投資的,可按80%比例獎勵項目組成員。(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等,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等)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科技人員獎勵的,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獲獎人可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至分紅或股權轉讓時依法繳納。(責任單位:市稅務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等)
7. 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落實“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開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項行動,為青年創業者提供便捷註冊、資源對接、創業指導、創業培訓、技能培訓、信息交流、投融資對接等創業服務。(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教育局等)支持在淮院校擴大招生規模,根據實際擴招市外戶籍學生數,按1000元/人給予學校資金激勵。支持在淮院校組織在校學生赴我市相關企業開展認知實習活動。鼓勵在淮院校引導畢業生留淮就業創業,根據當年在淮企業就業畢業生(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契約且參加社會保險)比例,按600-2000元/人標準(具體標準按我市現有人才政策標準執行),給予學校資金激勵。高校畢業生留淮就業率超過10%的,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給予學校資金激勵。上述激勵資金由學校自行制定辦法,用於激勵對擴招市外戶籍學生、引導畢業生留淮就業創業有貢獻的工作人員。設立規模5000萬元“雙創”孵化投資基金,支持高校畢業生等各類群體在淮創業。(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落實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利用線上線下宣傳等多種渠道,將科技創新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及時推送至納稅人繳費人手中。(責任單位:市稅務局,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積極組織優秀項目參加省“青苗杯”項目資本群英會;落實《安徽省皖北地區青年創業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管理辦法》,紮實開展青年創業小額貸款貼息工作;積極組織優秀項目參加“安徽青年創業獎評選表彰”。(責任單位:團市委,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實施“留學人員扶持計畫”,對3年內達到一定標準創業成功的留學歸國人員給予最高5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
8. 支持返鄉人員創業。推進“淮北市創業小老闆工程”, 吸引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返鄉下鄉人員創辦企業,每年評選20個“淮北市創業小老闆”並予以表彰,激發全民創業的熱情。實施“返淮創業計畫”,完善淮北籍在外人才信息庫,宣傳推介發展優勢和創業政策,及時了解創業需求,做好跟蹤對接。(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人才辦,各縣區人民政府)支持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各類群體返淮在淮創業,給予最高1萬元的創業補貼,其中5000元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補貼。對引薦的創業類人才(團隊),其創辦企業在註冊落戶後5年內納稅額首次突破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的,分別給予引薦個人(中介或單位)2萬元、3萬元、5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建立涵蓋一、二、三產業的“創業良種”庫(每年遴選20個項目),圍繞入庫項目打造融資擔保、基金支持、政策申報等服務鏈,鼓勵“雙創”投資孵化投資基金對入庫項目給予10萬-200萬元的投資支持,其中市級每年投資項目不少於5個,各縣(區)、市高新區、煤化工基地每年投資項目不少於2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新返鄉創業企業購置新生產設備的,由縣區人民政府給予一定的設備補助。返鄉創業企業自主建設或租賃廠房的,由縣區人民政府給予一定的廠房補助。對產業園區、孵化基地內吸納就業50人以上的返鄉創業企業,由縣區人民政府給予一次性最高5萬元水電氣費補貼。(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新返鄉創業企業新增吸納就業6個月以上人員的,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助。(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
(三)搭建完善創業平台。
9. 打造高水平創業孵化平台。加快推進淮北市科創中心等創新創業平台建設,主動對接徐州等地優質資源,合作共建創新平台。(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產投公司、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根據重點產業布局,建設高水平專業孵化器,引進具備載體管理經驗的社會化機構,推動孵化載體梯度提升。各縣(區)、園區圍繞產業需求,因地制宜建設功能完備的創業孵化器。引進市外知名高校院所在淮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提高淮北師範大學科技園及繪夢眾創空間的孵化培育能力和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淮北師範大學、市財政局等)設立創業教育專項資金,推廣使用“創業之星”創業模擬綜合訓練軟體平台,在全市各院校廣泛開展學生創業教育,提升學生擇業、就業及創新創業能力。(責任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等)
10. 開闢大眾創業孵化空間。積極爭創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青年創業園,爭取省級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等)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主力軍作用,建設用好“雙創”示範基地、眾創空間、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特色文化旅遊街(園、示範)區、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實訓基地、退役軍人創業園、青年創業基地(示範點)等,按規定給予補助。(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市退役軍人局、市鄉村振興局等)發揮市高新區、各縣(區)孵化優勢,鼓勵利用閒置廠房、倉庫等設施,為各類創業者提供大眾創業空間。(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堅持先存量、後增量原則,在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淮北聯動創新區範圍內,工業用地中生產服務、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建築面積占項目總建築面積比例不超過15%,土地占用比例不超過7%,仍按工業用途管理。(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等)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應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11. 支持龍頭企業創辦專業孵化器。依託龍頭企業產業生態、科技設施、數據信息、場景套用等資源,扶持建設一批企業專業孵化器,構建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創新創業生態。(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對企業購買先進技術成果在淮轉化、產業化的,按其實際支付額給予10%的補助,單個企業年度最高補助可達1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等)對認定為市級創新創業承載基地的各類孵化平台,每年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分別給予10萬元-50萬元的績效獎補,同一基地累計享受總額最高可達200萬元。市級基地通過孵化服務將創業實體成功轉化為出園企業,經審核認定後按每戶2萬元給予基地孵化獎補。(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等)支持市文化傳媒集團以市場化方式建設數字創意產業園(電商直播產業園),帶動全市數字創業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市傳媒中心)
12. 用好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進拓展場景套用。對新認定的市級“5G+工業網際網路”場景套用示範項目,給予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省級智慧型工廠、數位化車間,分別給予企業5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獲得省級場景套用試點示範的項目,分別給予最高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至2025年累計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場景套用20個。推進工業經濟數據資源歸集匯聚、融合共享和套用分析。鼓勵科技人才、企業機構發布技術成果和需求,實現產學研用精準對接。(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支持各縣(區)徵集評選“產品+套用場景”優秀解決方案,屬地政府可給予一次性補助。(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
(四)提升創業能力。
13. 培育引進創業教育服務機構。依託市內外高校、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知名創業服務機構等,遴選認定1-2家市級創業研究院,最高給予20萬元的補助,認定為省級創業研究院的,最高給予50萬元的補助。完善政府購買創業服務成果機制,引導國內知名創業培訓機構、創業服務企業、電子商務平台、行業協會、群團組織等社會資源積極參與,遴選認定一批市級創業指導大師工作室,給予10萬元一次性補助,並擇優申報省級創業指導大師工作室。招募一批“築夢”創業導師,幫助創業者解決在企業開辦、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淮北市創業服務聯盟,引導創業者整合內部與市場資源開展協同創業。(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等)大力發展綜合性創業服務機構,鼓勵引進戰略諮詢、智慧財產權代理、檢驗檢測、會計、律師、評估、融資、仲裁等高端服務機構。(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4. 創新創業培訓形式。實施以“馬蘭花計畫”為主體的“階梯式創業培訓”,健全並完善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創業者自主選擇的創業培訓工作機制,面向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各類勞動者開展補貼類創業培訓。鼓勵各縣(區)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每年面向優秀創業項目負責人開展“創業安徽訓練營工程”。升級“未來新徽商特訓營”,每年組織有發展潛質和領軍潛力的初創型、成長型、發展型中小微企業負責人和“四帶一自”產業幫扶經營主體負責人,到創新創業先進地區開展創業特訓。(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實施“新徽商培訓工程”,加大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和優秀創業者培養力度,開展能力培訓,幫助拓展視野,提升決策、經營和管理能力。(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與專業創業模擬實訓機構開展合作,組織院校教師參加經管類創業創新實驗實踐教學培訓,服務學校創業技能專項訓練培訓。(責任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鼓勵各縣(區)組建創業服務志願專家團,為創業者提供針對性指導服務。(責任單位:團市委,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5. 支持舉辦創業大賽。按照“政府引導、公益支持、市場運作”模式,針對不同群體定期組織開展創業創新項目競賽,打造淮北創業賽事品牌。通過舉辦“中國創翼”、“創業江淮”、“我身邊的創業榜樣”淮北市創業大賽等,鼓勵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參賽。對在創業安徽大賽中獲獎企業落戶淮北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等落地支持政策。舉辦淮北市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給予最高5萬元獎勵。在創新創業資源密集地區舉辦創業大賽,將大賽打造成發現、引進高水平創業團隊的平台。支持各縣(區)、各部門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專業化、差異化、區域化創新創業大賽。(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退役軍人局、團市委、市婦聯,各縣區人民政府)
16. 輔導企業加速成長。實施企業加速成長“千里馬計畫”,成立由市級主管部門指導,百億市值企業負責人、頭部投資家、投行專家等擔任導師的培育團,指導各縣(區)、園區培育具備百億市值潛力的“千里馬”企業。(責任單位:市“五群十鏈”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組織開展各類資本市場業務培訓活動,邀請專業從業人員為各級領導幹部、企業高管團隊進行資本市場知識培訓,其中每年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專場培訓不少於2次,每次培訓規模不少於30家。(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淮北銀保監分局等)
(五)強化金融支持。
17. 大力發展天使投資基金。組建淮北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體系,引導市場化基金在淮設立天使基金,向上對接“省級種子投資基金”等。建立天使投資風險容錯機制,在《淮北市政府性投資基金管理辦法(試行)》基礎上,天使基金的投資失敗容忍率最高可達80%,政府出資部分的超額收益可按照比例向子基金管理人獎勵。推動社會知名創投資本與政府性投資基金合作,在我市登記註冊的子基金,階段參股子基金返投比例一般不低於政府性投資基金實繳出資額的1.2倍。對社會資本出資比例較高或規模較大的子基金,返投要求可按照“一事一議”給予適當放寬。(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產投公司,配合單位: 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8. 引入風投創投機構。吸引知名投資機構落戶淮北,對新設立或新遷入的股權投資、創業投資企業,鼓勵各縣(區)、園區按其實繳註冊資本、實際募集資金以及投資額比例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高新區、市煤化工基地管委會,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組織開展有關年會、峰會,下發科創企業融資需求名單,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科創金融融資對接。(責任單位:市“五群十鏈”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引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組織銀行機構持續開展金融創新,組織中小微企業融資對接專項行動,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5個百分點的目標。(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
19. 提升融資暢通工程。鼓勵銀行投貸聯動支持創業。(責任單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配合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淮北銀保監局等)力爭到2025年,建立科技支行、科技保險等專營機構4家以上,科技金融信貸規模超200億元。(責任單位:淮北銀保監分局,配合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等)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初創企業的支持力度,市級每年新增融資擔保額不少於2000萬元,各縣(區)不少於1000萬元。(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建投集團,各縣區人民政府)加快推進創業擔保貸款線上辦理,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最高可分別申請貸款50萬元、300萬元,按規定給予貼息,其中對高校畢業生獲得我市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的,對中央、省財政補貼外需個人承擔的利息部分,由市、縣區(園區)財政全額補貼。(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淮北中心支行,各縣區人民政府)積極與省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做好對接,發揮金融科技賦能作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增加首貸戶戶數,推動無還本續貸業務,提高信用貸款規模。(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單位:淮北銀保監分局)完善“人才貸”風險補償機制,引導合作銀行向人才創業類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信用貸款。(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委組織部)支持各縣(區)、園區對在滬深港北交易所首發上市的創業企業給予獎勵,市財政在各地獎勵基礎上再給予分階段6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高新區、市煤化工基地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
(六)最佳化創業服務。
20. 最佳化人才創業體制機制。完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創業服務功能,建立基層服務人員管理服務機制。依託“皖事通辦”平台設定創業淮北板塊,將創業服務相關註冊諮詢及業務納入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視窗,提供簡便高效服務。(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數據資源局等)落實安徽省創業服務雲平台功能,健全市級電子創業券管理髮放制度,提供全方位創業服務。推動創業服務雲平台本地化套用,擴大創業服務受益群體。推動“創業淮北”服務項目落實落細,做優“網惠淮才”服務平台,同步開設“創業淮北”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匯集人才服務、創業服務,實現來淮創業“政策一口清、服務一站式”。(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落實省“1+16+X”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服務體系,升級“皖企服務雲”,打造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平台。(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舉辦創業淮北建設專題研修班,通過集中培訓、外派交流、企業駐點等方式,提升黨員幹部引導服務創業的意識、素質、能力。(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21. 打造創業活動品牌。舉辦“周六創業課”,開展創業沙龍、創業論壇、展覽展示、融資對接、“雙創”活動周等主題活動,形成“周周有課堂”“月月有活動”的生動局面。(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依託長三角區域公共創業服務聯盟作用,成立淮北創業者聯盟、創業服務協會,強化創業資源交流共享。組建由青年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創業培訓講師等組成的創業專家團,走進校園、社區、農村等青年創業群體,常態化開展創業沙龍、創業峰會、項目路演等創業活動,分享創業經驗、提供創業指導、解決創業難題,激發青年群體“想創業、敢創業、能創業”的激情。積極參評 “創業安徽之星”,加大對獲評“創業安徽之星”的優秀創業者和團隊的宣傳力度。(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
22. 推進創業型城市創建。依託國家級創業工作先進城市品牌,朝著“政策更優、門檻更低、服務更好、環境更佳、活力更強”的標準邁進。(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等)開展“頭部+生態”的產業標籤建設和服務,推動全國、全省知名創業平台深度參與城市產業發展研究和謀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五群十鏈”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牽頭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開展創業市、縣區行動,最佳化適合創業者和年輕人的城鄉環境和社會環境,用周到周全的服務,培植生機勃發的創業生態。(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創業淮北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創業淮北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統籌推進創業淮北行動。(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創業淮北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要成立相應組織體系,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創業淮北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級財政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精準度、系統性和實效性,保障創業淮北建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二)營造濃厚氛圍。各縣區、各部門要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交流創業經驗,推介創業項目,宣傳創業典型,營造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創業淮北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依託廣播電視、網路平台等,打造大型創業服務類節目《創業在淮北》,講好創業淮北故事。(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傳媒中心等)
(三)跟蹤督導激勵。健全市級層面指導、發動、評價、督導工作機制,強化各縣區、各部門協調聯動,注重整合資源,發揮政策綜合效應。落實創業淮北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績效評估,跟蹤督查工作進展情況,工作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目標考核。(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