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魚

淫魚

淫魚(yín yú) 即鱘魚(xún yú)(Sturgeon),古稱鱏魚(xún yú),體長0.5-7米。

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系現存的古老生物種群。鱘魚是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因地域或品種不同又有中華鱘、中國鱘、鰉魚、苦臘子、等名稱,體重:68-250公斤。我國是世界上鱘魚品種最多、分布最廣、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鱘魚
  • 拉丁學名:Kinky pisces
  • 別稱:淫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
  • :鱘科 Acipenseridae
  • 亞科:鱘亞科 Acipenserinae
  • :鱘屬 Acipenser
  • 分布區域:鱘魚集中分布於北半球,在中國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種鱘魚
習性特徵,基本解釋,生活習性,生長繁殖,

習性特徵

鱘魚 鱘魚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河口區的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中華鱘是一種適應於水溫範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鱘適宜催產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入冬之後,當水溫下降至9~6℃時,中華鱘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滯,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鱘反而不能正常活動。 在垂直游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棲後,趨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強度對仔、幼鱘的培育沒有明顯影響,但要儘量避免夏天強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溫的急劇上升,養殖水池上方要設定遮陽設施。鱘魚 成體的中華鱘體大而重,雄體一般重68-106千克,雌的130-250千克,因為它們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又有“長江魚王”之稱。 中華鱘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縱行排列骨板,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每行有棘狀突起。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鱘魚由於其特有的經濟價值、營養價值和生物學特性而備受人們的關注。
淫魚

基本解釋

一種魚名。即鱘魚,古稱鱏魚。《淮南子·說山訓》:“ 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 高誘 註:“淫魚長頭,身相半,長丈餘,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頷下,似鬲獄魚,而魚無鱗,出江中。”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淫魚乘波聽,踴躍自浮沉。”《荀子·勸學》“流魚出聽” 清 王先謙 集解:“《淮南子·說山訓》作淫魚。高注以為長頭,口在頷下之魚,與《後漢·馬援傳》注鱏魚口在頷下合,故《論衡》作鱏魚。”一說為大魚。 劉家立 《淮南集證》引 清 蔣超伯 曰:“《爾雅·釋詁增加內鏈》‘濯’與‘淫’並訓大也,此淫魚即謂大魚也。”

生活習性

鱘魚
鱘魚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河口區的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中華鱘是一種適應於水溫範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鱘適宜催產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入冬之後,當水溫下降至9~6℃時,中華鱘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滯,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鱘反而不能正常活動。 在垂直游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棲後,趨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強度對仔、幼鱘的培育沒有明顯影響,但要儘量避免夏天強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溫的急劇上升,養殖水池上方要設定遮陽設施。

生長繁殖

中華鱘
鱘魚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平時,中華鱘棲息於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中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裏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游,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每年夏秋,聚集於長江口,溯江而上至長江上游金沙江一帶產卵,和幼鱘順江而下,到東海,黃海的深水中成長。 在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22歲,雌魚為16-29歲。中華鱘產卵量也很大,一條母鱘一次可產百萬粒魚籽,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後成魚的仍為少數。產卵以後,雌性親魚很快即開始降河。產出的卵粘附於江底岩石或礫石上面,在水溫17-18℃的條件下,受精卵約經5-6晝夜孵化。剛出膜的仔魚帶有巨大的卵黃囊,形似蝌蚪,順水漂流,約12~14天以後開始攝食。再年春季,幼鱘漸次降河,5-8月份出現在長江口崇明島一帶,9月以後,體長已達30厘米的幼鱘陸續離開長江口淺水灘涂,入海培育生長。 中華鱘壽命可達40歲。
鱘魚產品市場潛力很大,銷售看好,發展鱘魚產業化,效益良好,前景十分廣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