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殼菜

淡水殼菜

淡水殼菜是一種水產螺。分布在長江和漢江中下游,通常依附在管道內壁、船底及石頭上,導致管道輸送能力下降,或使航船阻力增大。江水退後,它們由於移動能力有限,多數已被乾死。 這種水產螺侵入大化岩灘庫區,養魚戶談“螺”色變,水產畜牧部門投放30萬尾青魚(俗稱“黑草”)意圖徹底滅“螺”,但收效並不明顯,不少養殖戶收起網箱,紛紛外出打工。治理淡水殼菜是一場持久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淡水殼菜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長江和漢江中下游
  • 殼長:25mm
  • :10mm
  • 主要價值:天然餌料
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範圍,繁殖影響,取樣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殼頂位於殼的前端,背緣彎曲,與後緣連成大弧形,腹緣平直,在足絲處內陷,由殼頂向後的部分殼面極凸出,形成一條龍骨。殼面棕褐色、黃綠色或深棕色,殼頂至兩側龍骨凸起間呈黃褐色,殼頂後補呈棕褐色。貝殼內面,自殼頂斜向腹緣末端呈紫羅蘭色,其他部分淡藍色,有光澤。無鉸合齒。無隔板。前閉殼肌退化,後閉殼肌和足絲收縮肌發達。足小,棒狀。足絲髮達。

生態習性

雌、雄同體或異體,生殖腺界限不明顯。在湖北地區繁殖季節9-11月,適宜溫度16-21℃,在繁殖期,雄體外套膜肥厚,特別是外套膜邊緣部分,膜里呈現乳白色顆粒,至使外套膜呈乳白色髒囊的梨形突起也呈乳白色,每一乳白色的顆粒內含有大量精母細胞和成熟的精子,這時鰓瓣薄而透明;雌體的4個鰓瓣呈土黃色,由於鰓間腔閥拘才膠內抹紋充滿黃色膠質團塊,而使鰓瓣膨大肥厚,此團塊包裹著大量的幼體,有時一個雌體有1300個幼體,這時雌體的外套膜較薄,外套膜及內臟囊的梨形突起皆呈藍灰色或橘黃色,內含有發育程度不同的卵母細胞和成熟卵子;雌、雄同體的個體,鰓瓣里有黃色膠質團塊,外套膜有多處乳白色的雄性區域和藍灰色或橘黃色雌性區域相連,內臟囊的梨形突起呈乳白色,雜有較透明的橘黃色小的區域,彼此形成鑲嵌的雌、雄同體。幼體隨著膠質團塊由母體的出水孔排出習茅虹,幼體產出後,即可在成體殼上爬行,1-2天行固著生活。幼體生長1年可達8-10.5mm,此時性發育成熟。壽命可能為10年以上。

分布範圍

淡水殼菜廣泛分布在南亞的淡水河流和湖泊中,對於鹽度也有較好的耐受性。在中國、泰國、韓國、市捆戰寮國、高棉‘‘、越南及印尼均有廣泛分布。本種一般分布在常年最低水線下,在水深10餘米處也有分布。生活在水流較緩的流水環境,以足絲固著在水中物體上,如在湖泊、河流、工廠的沉澱池及工業冷卻水管管道內,它們固著在水下磚石,船舶、碼頭的木樁、堤壩、管道上。
20世紀60年代末,淡水殼菜入侵中國香港的原水供水系統,在管道及泵房內造成污染密度達11000個,從此形成了恆久性的繁殖群體。20世紀90年代初,淡水殼菜開始入侵日本的水體,1991年,由於亞洲壓艙水中幼體隨船運的傳播,使其又在阿根廷河口定居下來,目前對當地水庫已造成嚴重的生態影響。近年來,拉丁美洲拔只譽的巴西、烏拉圭及巴拉那河流域也受到淡水殼菜的危害。由於淡水殼菜較強的適應性和群集性,並能隨船舶到其他水域,在適宜條件下迅速繁殖,這為其人侵歐洲和北美地區提供了可能性。它們所到之處不但對輸水管道及水處理設施產生危害,同時會影響當地水體的生態結構,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

繁殖影響

由於它的繁殖方法及固著的生活方式,經常是許多個體稠密地群聚在一起,簇生在沿江、河、湖泊、工廠的冷水管的管道內,可使管道有效徑縮減,甚至可把管道完全堵塞,或者由於它們的正常死亡,脫落下來的貝殼,在管道的轉折處或分支處大量沉積,因而引起管道堵塞,水流不通,而影響生產;若大量固著在船底下,則影響船隻的航速。為了防止堵塞管道,可建造過濾池,使流入管道捆厚拔辯的天然河水經過砂過濾處理,以便河水內孳生的幼體不能通過砂濾,則可防止簇生堵塞。如果管內已出現堵塞,可利用工業廢水、藥物或加熱處理等方法進行殺滅。殺滅藥物以五氯酚鈉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濃度較低(5ppm),水溫20℃以上,處理20h,殺滅效果可達90%以上。

取樣方法

從取水泵站格柵前選取潮濕成團的淡水殼菜,用原水沖洗除去表面污泥,將淡水殼菜從水中取出,除去雙殼已完全彈開的死亡個體,其餘的剪斷足絲,靜養在自製培養箱、燒杯和塑膠盆內以備試驗。已死亡的淡水殼菜殼質會變軟變脆,原本內部的珍珠質層會出現在外殼表面,閉殼肌失去活力,雙殼慢慢打開,內部白色軟體組織流失。淡水殼菜在清水中能張開雙殼,交換營養物質,一旦離開水體或其閉殼肌被外物刺激,會立即合攏雙殼,應激保護自己。有些個體閉殼肌伸縮能力差,離開水體後不能馬上閉殼,說明其生命力較弱,已處於瀕死元坑達狀態,應每天檢查,一旦死亡馬上移除。取樣至試驗開始的適應期為7-20天,以保證選取到的試驗個體的生命力較強。

主要價值

在我國南方地區人們有食用此貝的習慣;產量大,為禽類、魚類的優良天然餌料,及家畜、家禽的飼料。亦為魚類寄生吸蟲的中間宿主。

取樣方法

從取水泵站格柵前選取潮濕成團的淡水殼菜,用原水沖洗除去表面污泥,將淡水殼菜從水中取出,除去雙殼已完全彈開的死亡個體,其餘的剪斷足絲,靜養在自製培養箱、燒杯和塑膠盆內以備試驗。已死亡的淡水殼菜殼質會變軟變脆,原本內部的珍珠質層會出現在外殼表面,閉殼肌失去活力,雙殼慢慢打開,內部白色軟體組織流失。淡水殼菜在清水中能張開雙殼,交換營養物質,一旦離開水體或其閉殼肌被外物刺激,會立即合攏雙殼,應激保護自己。有些個體閉殼肌伸縮能力差,離開水體後不能馬上閉殼,說明其生命力較弱,已處於瀕死狀態,應每天檢查,一旦死亡馬上移除。取樣至試驗開始的適應期為7-20天,以保證選取到的試驗個體的生命力較強。

主要價值

在我國南方地區人們有食用此貝的習慣;產量大,為禽類、魚類的優良天然餌料,及家畜、家禽的飼料。亦為魚類寄生吸蟲的中間宿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