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淄博市圖書館創建於1953年9月,原址座落於博山
范公祠,始有藏書約4萬冊,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1953年11月22日正式建成開放。
1976年9月,由博山區遷至張店區共青團西路10號,博山原址改為博山分館。
1978年8月,博山分館撤銷,成立淄博市博山區圖書館。
1988年,自籌資金建成文化商場,文化產業工作得到較快發展;12月,被確定為副縣級單位。
1994年和1998年,在文化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圖書館。
2003年,淄博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新型的現代化市圖書館新館,並將其列入“文化大市”建設一號工程。
2013年,在文化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定為
國家一級圖書館;10月,新館交付使用。
2015年,被
中國圖書館學會命名為“全民閱讀示範基地”;12月16日,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場館布局
淄博市圖書館新館建築面積23800平方米,是一座體現淄博歷史文化和現代城市品位的地標性建築,位於市文化中心D組團。
新館寬闊開放的建築格局、安靜平和的外觀設計突出了適宜讀書、學習、研究的氛圍。建築內部布置溫馨、時尚,且靈活的空間設計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進行擴充和調整;外觀主要以玻璃體結構呈現,為內部提供清晰的視野和充足的採光,體現出高效、節能、便捷、環保的設計理念。
新館服務設施全面更新,實現了圖書館服務的自動化、智慧型化、網路化和數位化。在業務管理與服務中採用Interlib智慧型圖書管理系統與RFID相關設備相結合,實現了自助辦證、自動查詢、自助借還服務;採用大型電子觸控螢幕報刊閱讀系統、電子圖書借閱機等現代化設備;無線網路全覆蓋,為讀者提供免費上網服務;移動圖書館使讀者享受到零時差、零距離公共文化服務。
淄博市圖書館新館地上建築共五層:
一層包括總服務台、多功能報告廳、24小時
自助圖書館、采編中心、少兒活動室、低幼閱覽室、視障閱覽室、讀者休息區等;二層為文學借閱室、綜合借閱室、少兒借閱室及
自習室等;三層是報刊閱覽室、
電子閱覽室、政府信息公開查閱處、過報過刊庫、基本書庫等;四層有地方文獻閱覽室、參考文獻閱覽室、古籍閱覽室(國學閱覽室)、古籍書庫、
尼山書院、視聽文獻室、多媒體培訓室等;五層為行政辦公區域。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6月,淄博市圖書館共有各類館藏文獻528.8萬冊(件),其中,紙質文獻103萬冊,電子文獻425.8萬冊;藏有地方文獻書籍1600多種,逐漸形成史、志、譜齊全,以“
齊文化”、“
蒲文化”為主要特色的地方文獻收藏體系。
截至2017年6月,淄博市圖書館特藏文獻部藏有古籍2.3萬冊,其中善本古籍3千餘冊,3部入選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42部入選
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同時藏有部分珍貴古字畫,包括明代四大家之一
文徵明的《西苑詩》行書長卷、
沈周的松石山水人物圖軸、
張善子的工筆虎等。
開放時間
淄博市圖書館全年開放(含節假日),時間如下,
借閱區:每天8:30至17:30開放,
自習區:每天8:30至20:30開放,
24小時自助借還區:每天24小時開放,
城中分館:每天9:00至12:00、14:00至17:00開放。
機構設定
截至2017年,淄博市圖書館設有圖書借閱部、少兒部(淄博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讀者服務部、報刊閱覽部、特藏文獻部、閱讀推广部、信息技術部、輔導研究部、采編部、辦公室等10個部室;有工作人員73人,其中在編53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者占95%,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占70%。
讀者服務
六十多年來,淄博市圖書館始終秉承“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堅持開展熱情、文明、優質、高效的服務活動,不斷加強藏書建設,延長開放時間,提高服務質量,持證讀者數連年攀升,書刊流通率不斷提高。2015年底新館開放以來,服務環境、服務設施大幅改善,服務水平、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持證讀者激增,外借冊次、到館人次、活動總量等均實現跨越式增長。
淄博市圖書館在做好傳統借閱服務的同時,通過實行總分館制、通借通還、館際互借等服務方式,使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得到有效拓展,大大增強了公共圖書館的輻射力;通過廣泛開展社會培訓、讀書徵文、公益講座、各類展覽等多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所獲榮譽
六十多年來,淄博市圖書館多次受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兩度被
文化部授予“全國文明圖書館”,連續九年獲“山東省古籍保護工作先進單位”,被
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先進單位”、“先進集體”,被淄博市委、市政府授予“紅旗單位”、“文明單位”、“時代先鋒”單位、“淄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被
中國圖書館學會命名為“全民閱讀示範基地”;2016年,被
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命名為“山東省全民閱讀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