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煞白土田

淀煞白土田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浙江長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淀煞白土田
  • 土種編號:10563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瀦育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瀦育水稻土
  • 亞類(土種志):高山荒漠草原土
  • 母質:濱湖相沉積物與緩坡丘陵紅壤再積物的互動母質
  • 剖面構型:Aa—Ap—P—W—C
  • 有效土體深度:1m以上
  • 面積(公頃):100467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長興縣虹星橋鄉雙橋村,平原圩區,海拔3m, 濱湖相與紅壤再積物互動母質。年均溫15.6℃,年降水量1379mm,無霜期223天,≥10℃的積溫4935℃。 Aa層: 0—12cm,黃棕色(乾,10YR 5/6),粉砂質粘壤土,塊狀結構,緊,緊實度4.54kg/cm3,pH(H2O)5.3。有機質2.94%,胡敏酸碳0.26%,富里酸碳0.29%。 Ap層: 12—20cm,棕色(乾,10YR 4/6),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 緊, 緊實度 12.16kg/cm3,pH(H2O)5.3,有機質3.03%,胡敏酸碳0.24%,富里酸碳0.3%,胡富比0.8。 P層: 20—60cm,淡灰色(乾土10YR 7/1),粉砂質粘壤土,棱塊狀結構,極緊實, 緊實度50.95kg/cm3,鐵錳斑紋較多,pH(H2O)6.9。 W層: 60—78cm,濁黃橙色(乾,10YR 6/4),粉砂質粘土,稜柱狀結構,緊實, 緊實度6.21g/cm3,鐵錳斑紋密集,並有較多鐵錳結核,pH(H2O)7.2。 C層: 78—100cm,濁黃橙色 ( 乾, 10YR 6/4),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緊實度7.3kg/cm3,有較多鐵錳斑紋,pH(H2O)7.2。

主要性狀

該土種起源於濱湖相沉積物與緩坡丘陵紅壤再積物的互動母質。 土體以粉砂為主,平均含量為50%左右,個別層次可高達60%,質地為粉砂質粘壤土至粉砂質粘土。土體淀實板結,土壤養分貧瘠,其剖面為Aa—Ap—P—W—C型。 局部地段的剖面下層出現白土層。 土體深達1m以上,土壤pH值自上而上逐步升高,由酸性或微酸性變為中性。瀦育層發育較好,稜柱狀結構,鐵錳斑紋密集並有較多鐵錳結核,氧化鐵的晶膠率為26.63(n=2),分別為耕層、犁底層、滲育層和母土層的28.3倍、27.5倍、2.5倍和3.2倍。耕層土壤總孔隙度為51.63%,通氣孔隙度(pF1.78)僅為4.28%,緊實度4.54kg/cm3;根據農化樣(n=121)統計:有機質2.73%,全氮0.159%,速效磷3ppm,速效鉀48ppm;有效微量元素鋅1.03ppm、銅4.14ppm、鐵178ppm、錳50ppm(n均為8)。

生產性能

該土種土體緊實,耕層淺,淀漿板結。土壤養分較貧乏, 保蓄性能差,通透性不良。水稻難插秧,肥少苗不發,肥多就錳發,後期易早衰,是太湖地區的低產田。種植制度為肥—稻—稻或麥—稻—稻。常年糧食畝產600—700kg。早稻基礎畝產250kg,晚稻基礎畝產250kg;經淹水密閉培養,氮素礦化方程Y=10.4551X0.18025, 潛在礦化量為18.0mg/100g土,礦化率為10.04%(湖州市試驗)。據統計缺磷面積83.28%, 缺鉀面積94.04%。晚稻畝施氯鉀肥10kg,比對照增產31.4kg(長興試驗)。改土措施是:①增施有機肥、土雜肥、稻草還田,培肥土壤,加厚耕作層,逐步減輕淀板性;②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做到基肥結合,重視少量多次追肥,以防脫力早衰;③增施磷、鉀肥。

歸屬分布

淀煞白土田,屬瀦育水稻土亞類淀煞白土田土屬。 集中分布在浙江省長興圩塘平原及沿山麓的水田,共有150.7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