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清肺飲

涼血清肺飲,中醫方劑名。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具有清肺胃經熱之功效。主治肺胃積熱上蒸於肺而成肺風粉刺、酒刺、痤瘡、酒渣鼻。

基本介紹

  • 名稱:涼血清肺飲
  •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 組成:生地、丹皮、赤芍、黃芩、知母、生石膏、桑白皮、枇杷葉、生甘草
  • 功用:清肺胃經熱
  • 主治:肺胃積熱上蒸於肺而成肺風粉刺、酒刺、痤瘡、酒渣鼻
組成,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方,

組成

生地30g,丹皮9g,赤芍9g,黃芩9g,知母9g,生石膏30g,桑白皮9g,枇杷葉9g,生甘草6g。

功用

清肺胃經熱。

主治

肺胃積熱上蒸於肺而成肺風粉刺、酒刺、痤瘡、酒渣鼻。

方義

生地、丹皮、赤芍涼血清熱,黃芩、枇杷葉、桑白皮清肺熱,知母、生石膏清胃熱,生甘草清熱解毒。本方所治之患者素體血熱或肺胃蘊熱,久之則致乏滯血瘀,瘀滯於面部,則見疹色暗紅久治不消,故治多以清熱涼血為主:方中用生地、赤芍、丹皮涼血清熱,黃芩、杷葉、桑白皮清泄肺熱,共為君藥;知母,石膏清胃熱為輔佐;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為使,用於肺胃積熱上蒸於面者。

加減化裁

大便秘結,加大黃、大青葉。用治本型可酌加益母草、澤蘭、香附子、丹參等埋氣活血之藥;便秘加大黃、大青葉;瘀血重,暗紅結節者加益母草、浙貝母、連翹、桃仁等;月經不調或經前皮疹加重者加益母草、烏藥、香附、淫羊藿、炒白芍、當歸;顏面膚紅日久難退,加雞冠花、玫瑰花、炒槐花,生石膏、寒水石。

附方

名稱:涼血清肺飲
組成:生地15g,元參12g,川石斛12g,生石膏30g,寒水石12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2g,黃芩9g,生山楂15g,虎杖15g,生甘草3g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2周為1個療程.根據症情可以連續用3-4個療程。
主治:脂溢性皮炎,痤瘡,酒渣鼻
出處:《實用中醫偏方》
功用:清熱瀉肺,涼血解毒
名稱:涼血清肺飲加減
組成:生地黃15g,丹皮15g,赤芍15g,黃芩15g,生石膏15g,知母12g,桑白皮15g,枇杷葉10g,生山梔子12g,白花蛇舌草30g,重樓10g,凌霄花15g
主治:丘疹膿皰型
出處:《實用皮膚病性病手冊》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名稱:涼血清肺飲加減
組成:生地、銀花、茵陳、白花蛇舌草各30g,炒丹皮、黃芩、赤芍、桃仁各10g,益母草、浙貝母、連翹、地丁各12g,炒知母、枇杷葉各6g
主治:顏麵皮疹經年不退,膚色紅或暗紅
出處:《部隊常見病中西醫診療手冊》
功用:行氣理血,解毒散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