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會談

涼州會談

公元13世紀中期,藏族和蒙古族兩位代表性的傑出人物薩迦班智達闊端在涼州(今甘肅武威市)進行了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會談,後世稱為“涼州會談”。涼州會談在中國的民族關係史和藏、蒙民族史上都寫下了厚重的一筆,它奠定了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的基礎,並深刻影響了此後中國的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涼州會談
  • 時間:1247年
  • 地點:涼州
主要內容,社會評價,

主要內容

薩迦班智達不僅僅是一位學識卓越、修證有成的佛教大師,而且對西藏有特殊貢獻。十三世紀三十年代,元太宗窩闊台執政期間,闊端駐守涼州,有意進攻西藏,後來派大將達爾汗台吉帶兵,曾經進兵至藏北熱振寺附近。西藏地區各教派的領袖人物看到這種形勢,就協商如何應付強大的蒙古軍隊,最後大家共同推舉薩迦班智達同蒙古談判。大約在公元1244年,薩迦班智達已六十三歲,帶著十歲的八思巴和六歲的恰那多吉兩個侄子,從薩迦寺動身前往涼州,千辛萬苦,經過兩年跋涉,終於在1246年8月抵達涼州。1247年,闊端與薩班在涼州舉行首次會談。這次會談,闊端代表蒙古汗廷,薩班作為西藏地方代表,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涼州會談”。
會談結果產生了《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關於西藏歸附問題,大致包括幾點:西藏地方的僧俗官員和百姓屬民,都要承認自己是蒙古大汗的臣民;各地僧俗官員及百姓有關行政方面的事務,須由蒙古指派的官員來管理;有關宗教和寺廟僧眾的事務,由蒙古委託薩迦派首領管理。《致蕃人書》順應歷史潮流,反映當時西藏人民及絕大多數教派勢力、地方勢力的願望。《致蕃人書》傳至西藏,“僧人、弟子和施主等眾生閱讀此信件後,無不歡欣鼓舞,受到西藏人民普遍歡迎,得到各界人士擁護”。“涼州會談”的最深遠影響,就是西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更加鞏固,後來元朝政府將西藏同中原內地各行省一樣進行管轄和治理。

社會評價

2015年3月13日,4集歷史紀錄片《涼州會談》在京開機。該片聚焦“涼州會談”這一史實,力圖用故事形式讓世人廣泛了解“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歷史由來。
中央電視台副台長、中央新影集團總裁高峰表示,《涼州會談》以紀錄片的方式對該事件的歷史意義進行深入解讀,對於加強愛國教育,維護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團結與領土完整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甘肅省委宣傳部部長連輯表示,涼州會談的成功舉行順應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充分證明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安定,任何時候都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文化部常務副部長楊志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涼州會談》總顧問洛桑·靈智多傑,國家宗教事務局常務副局長蔣堅永,《涼州會談》學術本總撰稿、著名藏學研究專家陳慶英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學等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開機儀式,為該片把關。
《涼州會談》製片人李東珅表示,3月底,創作團隊將赴西藏正式開始拍攝工作,力爭拍出中國元素、世界表達,彰顯民族文化和中國精神的精品紀錄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