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

為切實加強雙語教學,促進我州民族教育健康、快速、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和涼山州《彝語文工作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並結合我州的實際,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州雙語教學工作作如下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涼山州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
  • 發文單位:涼山州人民政府
  • 文  號:涼府發[2005]3號
  • 發布日期:2005-1-26
聲明信息,決定全文,

聲明信息

執行日期:2005-1-26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級有關部門:

決定全文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強化依法治教的力度
1.正確認識我州雙語教學的歷史與現狀。我州是以彝族為自治民族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其中:木里為藏族自治縣),民族教育是我州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雙語教學是我州民族教育最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 1978年恢復各科以漢語文為主要教學語言,開設一門彝語文的雙語教學模式(以下簡稱二類模式),1984年舉辦各科以彝語文為主要教學語言,開設一門漢語文的雙語教學模式(以下簡稱一類模式)以來,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雙語教學已經成為我州具有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符合民族教育實際的一種辦學模式,探索和總結出了“雙語教學,兩類模式,兩次分流,四級規劃,兩次接軌”的辦學思路和經驗,開通了從國小到大學用彝文教學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辦學路子,培養了大量雙語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在涼山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為我州民族文化資源向民族文化資本轉變作出了貢獻,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在新的形勢下,由於就業政策改革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領導和民眾對雙語教學的重視程度和領導力度有所減弱,雙語教學面臨嚴峻的考驗。
2.充分認識雙語教學的地位與作用。在我州民族聚居區中國小開展雙語教學,一是貫徹落實國家民族及民族語言文字平等法律原則的具體體現;二是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客觀需要;三是研究、挖掘、開發我州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實現民族文化資源向民族文化資本轉變的需要;四是增進各民族科學文化交流,促進各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實現我州經濟和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在我州民族聚居區中國小開展雙語教學是由我州民族聚居區語言、文化現實環境決定的,它有效解決了語言文化障礙這一長期困擾我州基礎教育質量提高的瓶頸性難題;它遵循少數民族少年兒童語言文字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符合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尊重差異、全面發展”這一核心內容的要求,是少數民族兒童學習漢語和其他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和需要。開展雙語教學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我州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促進民族教育健康、快速、持續地發展;有利於推進和鞏固“兩基”成果;有利於少數民族人口素質的提高和長遠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實事求是、尊重科學規律、促進新世紀民族教育健康發展的高度,堅持不懈地認真抓好民族中國小的雙語教學。
3.認真推行依法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少數民族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彝語文工作條例》和中共涼山州委、州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教育工作的決定》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要大力推進民族中國小校的雙語教學,強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必須從依法治教的高度,加強雙語教學的領導和管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雙語教學工作。在全面貫徹國家和省州有關民族自治及民族教育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本州實際和少數民族的特點,提請州人大依法制定《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條例》,依法保障我州民族教育及雙語教學優先發展。切實加強執法力度,並把對雙語教學的重視、支持及雙語教學工作成績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領導幹部工作和政績的重要內容。
二、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完善雙語教學體制
4.雙語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我州雙語教學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教育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人為本,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推進民族文化資源向民族文化資本轉變,打造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精品辦學模式。我州雙語教學的目標任務是:結合涼山實際,構建兩類模式並舉並重的雙語教學體制,以利於推進、鞏固、提高“普九”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民漢兼通”的人才,以適應自治州經濟、社會、民族發展的需要。
5.加強對雙語教學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加大對雙語教學的重視力度,加強對雙語教學的統籌規劃和領導,把雙語教學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議事日程,制定好本地區雙語教學發展規劃,並列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納入《十年行動計畫》等項目,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加以實施。要定期召開雙語教學工作會議,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和解決雙語教學工作的困難和問題。
6.進一步合理布點一類模式學校(班級)。一類模式是事關雙語教學發展的高層次內容,是涼山雙語教學最具特色的部分,合理布點好一類模式學校(班級),對鞏固和發展雙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類模式國小原則上辦在學生缺乏漢語環境的少數民族聚居鄉,要以鄉規劃,11個彝族聚居縣繼續按照省州的要求,每縣至少有4個以上的鄉鎮同時舉辦。根據實際情況,四至六年級,可在鄉鎮中心校舉辦寄宿制或在縣城舉辦重點寄宿制一類模式班。國中以縣規劃,有國小一類模式的縣民族中學或縣城中學必須舉辦重點寄宿制一類模式國中班。高中以州規劃,分別劃片區由昭覺縣民族中學和喜德縣民族中學舉辦重點寄宿制一類模式高中班;昭覺縣民族中學負責招收布拖、金陽、雷波、美姑、昭覺5個縣的一類模式國中畢業生,喜德縣民族中學負責招收冕寧、越西、甘洛、鹽源、普格、喜德6個縣的一類模式國中畢業生,相關縣應為昭覺、喜德縣民族中學輸送充足的生源。為了確保一類模式雙語教學的連續性,各有關縣的一類模式國小、國中不能斷橋。
根據學生雙語能力的發展狀況,為適應學生將來升學、就業後信息交流、族際交流對語言能力的不同需要,雙語教學模式在中學階段可實行“雙向分流”,即中學階段,一類模式可以分流到二類模式,二類模式也可以分流到一類模式。
7.大力發展二類模式雙語教學。我州所有中國小校,凡少數民族學生占50%以上的班級必須將民族語文作為一門主課開設,少數民族學生數達不到50%的班級,學生要求學習民族語文的,學校也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民族語文課;全州各民族寄宿制中國小校必須開設民族語文課。根據中共涼山州委、涼山州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教育工作的決定》和《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各縣市的二類模式的民族語文課國小、國中、高中必須從一年級起開設,且開設面必須達到本縣市少數民族中國小在校生數的85%以上;要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得以任何藉口中斷開設和出現走過場現象,否則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8.作好一類模式高中畢業生高考接軌工作。根據我州“雙語教學,兩類模式,兩次分流,四級規劃,兩次接軌”的思路和省上的安排,從2005年起,我州一類模式高中畢業生將參加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直接使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試題直譯卷,成績優秀者可升入非彝文專業的高等院校,拓寬一類模式高中畢業生的升學渠道。因此,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昭覺、喜德兩所民族中學要做好接軌前的相關工作,州縣教育部門要給予指導和幫助。為確保高考接軌工作的順利實施和拓寬升學渠道,昭覺、喜德民族中學要擴大一類模式高中的辦校規模,爭取每年有300名左右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
9.彝語文考試成績計入考生錄取分數。從2005年起,凡是開設了彝語文課的學校(班級),學生畢業時,必須參加彝語文考試,並在國中、高中新生錄取時,將考生的彝語文考分按50%計入總分錄取。
三、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大“兩免一補”的力度
10.加大對雙語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雙語學校特別是一類模式的學校大多地處邊遠貧困山區,各級政府必須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目前,國家對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的投入力度越來越大,我省民族地區正在大力實施《十年行動計畫》,今後下撥的資金將優先安排雙語教學學校,特別是一類模式學校。各縣市在上報學校建設項目時按此原則執行。州、縣要對喜德縣民族中學、昭覺縣民族中學給予扶持。
11.一類模式學生按重點寄宿制給予補助。一類模式的學生都來自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邊遠、高寒山區,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因此,凡是一類模式國小四年級以上的學生都按重點寄宿制標準給予補助。各有關縣也要積極採取措施,多渠道籌措經費,加大對貧困學生的扶持力度,保證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12.加大一類模式學生“兩免一補”的力度。各縣市在落實中央西部地區實施“兩免一補”的政策和安排省、州下達指標時,要首先解決雙語教學特別是一類模式學生,免費教科書的指標應首先解決一類模式學生。
四、進一步加強雙語教學的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雙語教學質量
13.明確要求,落實責任。為實現雙語教學的培養目標,雙語教學必須按照“強化漢語,精化本民族語,最佳化外語,雙語或三語兼通”的總體要求,統籌安排師資,強化教學管理。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狠抓雙語教學的教育教學管理,要有分管領導專門負責,相關股室具體抓此項工作,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
14.強化雙語教學的常規管理。各縣市要強化對雙語教學,特別是一類模式學校的常規管理,根據雙語教學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雙向分流”的原則,一類模式學校要加強漢語文教學,二類模式學校要加強民族語文教學。根據州政府頒布實施的《涼山州民族寄宿制中國小校管理辦法》,要配備、配齊和配好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要建立健全學校的規章制度,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點和突破口,推進整個學校的全面管理。
15.積極推進課程和教學改革,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雙語課程體系。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我州的實際,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制定雙語課程標準和課程計畫,改革教學過程。要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改革課程結構,建立課程評價體系,從而落實國務院《決定》關於“在民族中國小逐步形成少數民族語和漢語教學的課程體系”的要求。我州雙語教學民族語文課程標準,要根據一、二類模式的不同教學目標,參照全國漢語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結合語種實際來制定。實行雙語教學的民族中國小除民族語文課程以外的各科課程,分別執行由國家和省制定的課程標準。
16.進一步完善雙語教學的課程計畫。根據雙語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由州教育局制定雙語教學的課程計畫,並適時調整和完善。通過調整和完善課程計畫,充分發揮母語幫助理解,加深記憶和實踐運用的重要作用。各雙語教學學校必須嚴格執行州教育局制定的課程計畫。
17.引入、實施中國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文水平等級考試。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文水平等級的考試(MHK)是檢測母語非漢語考生漢語能力的一項國家考試,對推動民族地區漢語教學和相關環節的改革和完善有積極的作用,我州雙語教學學校要創造條件爭取儘快實施,特別是一類模式的高中畢業生儘早實施漢語文水平等級考試,以增加升入高校的機會,從而拓寬升學和就業渠道。
五、加強雙語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雙語師資整體素質
18.強化雙語師資培訓工作。《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指出:“少數民族和西部地區教師隊伍建設要把培養、培訓雙語教師作為重點。”這是民族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和根本目標,必須認真落到實處。雙語師資隊伍的培訓必須堅持三級培訓原則,即國小教師由各縣市負責培訓,每年的培訓計畫、培訓內容和培訓工作的完成情況報州教育局;國中教師由州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培訓;高中教師由省統一組織培訓。州和各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對雙語師資的培訓作出規劃,並分期分批對現有中國小雙語教師進行全面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理論和師德師風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工作責任心。培訓經費由上級師資培訓專項經費和相應的教育行政部門籌措經費解決。
19.優先錄用新增雙語教師。各縣市在錄用新教師時,對彝語文專業畢業的學生應當用本專業語文參加考試或適當降分錄用;非彝語文專業畢業的少數民族考生要加試民族語文,並計入總分錄取,充實到雙語教學第一線。根據學科需要每年從師範類畢業生中招錄一批優秀的本民族本科畢業生進行強化培訓後,充實到兩所一類模式高中,以緩解一模高中教師量少質弱、難以適應接軌要求的矛盾,確保高考接軌順利實施。
20.進一步關心雙語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州、縣市要進一步關心和支持雙語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努力改善雙語教師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條件,在評職、晉級、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照顧,適當提高中高級職稱結構比例,單列計畫使用。逐步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素質良好、學科配套、結構合理的雙語師資隊伍。
21.增加雙語教學的教師編制。針對雙語教學班額小、多一門學科和需要寄宿制學生專職管理人員等因素,應比普通中國小適度提高師生比例,增加編制,配齊教師和管理員。為了保證雙語學校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保證質量,州編委、州教育局和州財政局應及時核定雙語學校編制並出台相關規定,爭取省、州統籌解決雙語學校教師不夠的困難。
六、進一步加強雙語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22.加強雙語教學的研究,健全或配備雙語教研機構及人員。州級和各縣市教研部門要積極開展雙語教育教學的研究,要不斷總結和探討雙語教學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在改革和完善雙語教學體系,制定雙語教學的發展規劃,在探討雙語教學的規律和提高質量方面有新的突破,讓雙語教學更適應民族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州和各縣市要健全雙語教研機構,配備、配齊、配強相關學科教研員。民族聚居縣至少要配備2名以上專職雙語教研員,安寧河流域五縣一市至少要配備1名以上專職雙語教研員。
23.確保雙語教研工作經費。州和各縣市要保證雙語教研工作經費。州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至少列支3萬元作為雙語教研經費,各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每年至少列支1萬元作為雙語教研經費,確保雙語教研工作能正常開展並取得實效。
七、加快彝文教材建設,提高教材質量
24.加強對彝文教材編譯隊伍的建設,提高編譯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快彝文教材建設,提高教材質量,編譯隊伍的素質是關鍵。涼山彝文教材編譯室要加強編譯隊伍的建設,通過培訓和自學,提高編譯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進而提高教材編譯質量。州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彝文教材建設的指導和扶持力度。
25.要抓緊彝文教材的編譯、修訂和完善工作。根據調整和完善後的雙語教學課程標準和教學計畫以及一類模式高中畢業與高考接軌的工作,抓緊彝文教材的編譯、修訂和完善工作。涼山彝文教材編譯室在編譯好一類模式中國小各科彝文教材、教參和教輔資料的同時,編寫一套適合二類模式教學的九年義務教育彝語文教材以及適用的職業技術教材。
八、建立雙語教學督導機制,加強雙語教學的督導評估工作
26.建立雙語教學督導評估機制。州、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和督導機構,必須將全州和各縣市的雙語教學規劃、領導配備、機構設定、規劃落實、措施兌現、師資培訓、學生鞏固、教育教學管理作為考核的內容,建立督導評估機制,加強督導評估工作,督導評估工作每年要進行一次,對於工作突出,成績顯著的縣市和學校,每年州上要進行表彰獎勵,各縣市也應進行表彰獎勵。
將喜德民族中學、昭覺民族中學兩所一類模式高中納入全州高完中高考質量考核評估範圍,進行統一考核、統一獎勵。
九、州內的藏語文、傈僳語文等與漢語文同時使用的雙語教學參照本決定執行。
二00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