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模型是從原子核核心子-核子強耦合這一性質出發而建立的一種原子核模型。這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闡明原子核的靜態性質和動力學規律,如質量規律、表面振動、變形核的轉動以及核裂變等。只是將原子核視為一個帶電荷的理想液滴,根據液滴的運動規律對原子核進行動力學描述。以後又逐步增加了一些新自由度,如將質子、中子分別看成兩類流體,甚至將自旋取向不同也看成不同流體,並引入可壓縮性、粘滯性等性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滴模型
- 類型:專業用語
- 類別:模型
- 隸屬:原子物理
液滴模型是從原子核核心子-核子強耦合這一性質出發而建立的一種原子核模型。這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闡明原子核的靜態性質和動力學規律,如質量規律、表面振動、變形核的轉動以及核裂變等。只是將原子核視為一個帶電荷的理想液滴,根據液滴的運動規律對原子核進行動力學描述。以後又逐步增加了一些新自由度,如將質子、中子分別看成兩類流體,甚至將自旋取向不同也看成不同流體,並引入可壓縮性、粘滯性等性質。
液滴模型是從原子核核心子-核子強耦合這一性質出發而建立的一種原子核模型。這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闡明原子核的靜態性質和動力學規律,如質量規律、表面振動、...
液滴模型是從原子核核心子與核子強耦合這一性質出發而建立的一種原子核模型。這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闡明原子核的核裂變現象,如圖 所示。 臨界能量和最後一個...
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海森堡提出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觀點以後,人們又綜合出一些直觀模型來描述原子核的結構。1936年,玻爾提出了“液滴模型”,把原子核描繪...
根據液滴模型。裂變過程的機制如下:易裂變核在笨態時是橢圓形的,吸收了1箇中子以後,內部就發生劇烈的運動,並產生了變形,激發能足夠高時,核的中f}}部分開始...
液滴模型是從原子核核心子與核子強耦合這一性質出發而建立的一種原子核模型。...... 液滴模型是從原子核核心子與核子強耦合這一性質出發而建立的一種原子核模型...
下面按液滴模型的觀點,簡述裂變的全過程。 核裂變 處於激發態的原子核(例如,鈾-235核吸收一個中子之後,就形成激發態的鈾-236核)發生形變時,一部分激發能轉化...
魏榮爵早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就利用分子弛豫概念和核物理液滴模型,發展了低頻聲波在水霧的傳播理論,並用實驗加以驗證。這一理論考慮了水滴在聲場中的相變,從...
玻爾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釋了重核的裂變。 玻爾認識到他的理論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還只是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的混合。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
1 實驗測量 ▪ 原理 ▪ 液滴模型 2 結合能與比結合能 3 套用 各種核素的比結合能排列在比結合能曲線上。可以得出:①質量中等的核,比結合能量最大...
大約在1950年,在調和原子核的兩種互相矛盾的圖像出現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困境,1936年發展起來的液滴模型把原子核描述為一種帶電液滴,並能在它的球形基礎上作振動。...
大約在1950年,在調和原子核的兩種互相矛盾的圖像出現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困境,1936年發展起來的液滴模型把原子核描述為一種帶電液滴,並能在它的球形基礎上作振動。...
起了很好的組織作用和引導作用. 3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了許多由中子誘發的核反應,迫切需要一種合用的核模型,玻爾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對一些類型的核反應作出了...
玻爾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釋了重核的裂變。玻爾認識到他的理論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還只是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的混合。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
第二節 原子核的位能曲面、液滴模型和對、殼修正第三節 裂變機率、Bohr裂變道理論第四節 雙峰位壘裂變機率的計算及第工,Ⅱ能阱的耦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