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發展歷程,
基本介紹
目前天然氣與石油氣的消費量已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6以上,而且有相當部分用作化工原料,但其產地與消費地往往遠隔重洋。20世紀40年代以來,隨著氣體液化技術不斷完善,將石油氣或天然氣用管道輸送到港口液化站,用加壓、冷凍等方法使之轉化為液體,然後用特製的船舶進行運輸而形成液化氣船運輸。
發展歷程
首先出現的是常溫加壓液化的石油氣運輸,即把丙烷、丁烷等石油氣加以7千克力/平方厘米的壓力,使之液化,裝進壓力儲罐,在常溫下裝船運輸。這種方法至今仍套用於貨批量不大的沿海運輸。1959年以後,出現了將石油氣在-42℃的低溫下液化,用液化石油氣船裝運的方法。由於冷凍液化氣的體積比加壓液化氣的體積更小,對容器的形狀沒有特殊要求,便於充分利用船舶容積與載重量,降低了船舶造價與運輸成本,也降低了港口設施的投資,因而得到更廣泛的套用。1964年以後,進一步發展了運載-161℃深冷下液化的天然氣的液化天然氣船,建立了阿爾及利亞到英國、法國的液化天然氣航線。此後15年內,陸續建立了從利比亞到義大利、西班牙,從印尼、汶萊、阿布達比和阿拉斯加到日本,以及從阿爾及利亞到美國等液化天然氣航線。70年代的10年間,液化氣船的運力與運量都增加了4倍。1981年世界共有液化氣船678艘,1236萬立方米,主要屬於美國、英國、日本、挪威、法國、義大利等消費國和阿爾及利亞、科威特等產國,每年的海運量達到7000萬噸。預計80年代和90年代,液化氣船的運力和運量還將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