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下

涕下

涕下,漢語辭彙。

拼音:tixia

涕:古時指眼淚。

涕下:流眼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涕下
  • 拼音:tixia
  • 解釋:流眼淚
  • 出處:《登幽州台歌》
詞目,拼音,出處,作者簡介,創背景,詩文賞,

詞目

涕下

拼音

tixia

出處

1、三國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
2、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3、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梅》:“臨別,執手愴然交。”[1]

作者簡介

編輯
陳子昂畫像
陳子昂(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少任俠。舉光宅進士,以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讚賞,拜麟台正字,右拾遺。後世因稱陳拾遺。敢於陳述時弊。曾隨武攸宜征契丹。後解職回鄉,為縣令段簡所誣,入獄,憂憤而死。於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有《陳伯玉集》傳世。[8]

創背景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意譯  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
    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隨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詩文賞

    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帶兵的將領是個草包,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陳子昂提了很多建議,也未被採納,眼看著報國的良策無法實現。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戰國時廣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憤之極,寫下了這首《登幽州台歌》。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這是詩人空懷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細細讀來,悲壯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