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

水名。涑水 [Su River]。在山西省西南部,源出絳縣太陰山,流經聞喜臨猗,至永濟縣西南入黃河

又:涑河,亦稱涑水,源出山東費縣南部山區,以老君崖,宜子山脈為分水處,西向水流注入溫涼河,東向水流注入涑河。宜子山屬於北天井汪所轄,山南有泉曰“流金泉”,泉水徑流不息,故此為涑水之源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涑
  • 外文名稱:Su River
  • 所屬地區:中國山西
  • 下游:黃河
基本資料,釋義,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基本資料

部首筆畫
部首:氵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0
五筆86:IGKI 五筆98:ISKG 倉頡:EDL
筆順編號:4411251234 四角號碼:3519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D91
鄭碼:VFJ,U:6D91,GBK:E4B3

釋義

基本字義

1. 〔~水〕水名,在中國山西省
2. 〔~河〕水名,在中國山東省

詳細字義

2.水名。涑河 [Su River]。在山東省東南部,涑河發源於費縣芍藥山鄉西南峪村,流經芍藥山,馬莊,劉莊三鄉鎮,經西撣村流入蘭山區,在蘭山區朱保鎮南郭莊村開始分流,自南郭莊開挖至臨沂城的西門外,涑河在西門外分為兩股,北股稱為北涑河,經過臨沂城西門城牆、北門,向東注入沂河
〈動〉同“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速侯切《集韻》《韻會》先侯切,𠀤音鎪。《說文》澣也。一說以手曰涑,以足曰澣。
又《玉篇》濯生練也。
又《集韻》所救切《正韻》先奏切,𠀤音瘦。湯口也,與漱同。一曰水有所敗也。
又《廣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𠀤音速。水名。《左傳·成十三年》伐我涑川。《注》涑水,出河東聞喜縣。
又《集韻》《韻會》𠀤須玉切,音粟。義同。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涑
涑
𤃬也。從水束聲。河東有涑水。速矦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