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史 涉水光學的前身是水下光學 和海洋光學 。李學龍教授首先提出“水下光學”,於2016年05月10日在西安倡導並舉辦了全國首屆“水下光學”高峰論壇。同年,提出並牽頭籌備創建了我國首個省部級涉水光學重點實驗室——陝西省海洋光學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於2018年獲批成立,李學龍擔任首任主任。隨後,於2018年06月22日在西安連續舉辦了第二屆, 將“水下光學”發展為“海洋光學”,論壇正式更名為“全國海洋光學高峰論壇”,並發起成立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海洋光學專委會”。論壇已連續舉辦多屆,其中第五屆論壇(2022年)吸引了超過3萬人線上關注及參會。全國海洋光學高峰論壇已經成為我國最重要、最受關注的光學會議之一。
隨著海洋科技研發持續深入,人類對海洋的認知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也不斷提高,“海洋光學”已經從傳統研究海洋光學性質、光在海洋中傳播規律和運用光學技術探測海洋的科學,進一步發展為以“海洋命運共同體”為綱領,維護海洋權益為目的,研究深海科學技術與裝備為核心,建設深海基地、探測深海空間、開發深海資源的綜合科學。面對深海空間廣闊、水文特徵複雜和信息難以感知等問題, 李學龍教授於2020年在西北工業大學創建了智慧型互動與套用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充分考慮水體與空氣等介質之間、光學設備與算法之間的緊密聯繫,將“海洋光學”進一步發展為“涉水光學”,把研究對象從單一領域拓展至海洋、江河湖池、雲雨霧雪冰等多水體領域,以及與水體相關的其它領域。2022年創建涉水光學實驗室, 並領導團隊獲得“水下智慧型 XX 導引”國家級重點項目支持。
涉水光學概念圖
研究內容 涉水光學以光與水的物質相互作用機理和光的跨介質傳播機理 為基礎, 以涉水光學信息的獲取、傳輸及處理為手段, 以涉水光學套用場景為目標, 包括光與水的物質相互作用機理、涉水光學數據獲取、涉水光學信息傳輸及處理 等內容。
光與水的物質相互作用機理 主要研究水體自身和溶解,懸浮於其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對光的吸收、散射、折射、偏振態的影響等,直接影響光在水體中的傳播和各項光學技術在涉水環境中的套用。
涉水光學數據獲取 的目標是探測及測量涉水領域中的光學信息,為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結構、生態學和生物地球化學功能的認知提供重要手段。
涉水光學信息傳輸技術 可將獲取的光學信息在水體中高速傳輸,搭建涉水光學數據獲取與信息處理之間的橋樑。涉水光學信息處理技術 主要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智慧型手段對獲取的數據進行處理,解析涉水環境參數並推演涉水目標態勢。
套用 涉水光學是
水下安防 的重要學科支撐。水下安防是
臨地安防 (Vicinagearth Security)的核心之一,主要涵蓋水下空間內的國家安全與防衛,具體包括海底監測、探測、通信、隱蔽、導引等方面, 而且覆蓋了工業生產、社會經濟、科研教育等方面的防護、生產、安全、救援。詳見臨地安防空間範疇圖。
臨地安防空間範疇圖
李學龍領導團隊研製了我國首套全海深高清相機 “海瞳”,解決了深海高壓環境下高清視覺數據獲取的難題,攻破了全海深乾艙密封、水下光學像差校正、色彩復原和水下圖像增強等關鍵技術。2017年03月,“海瞳”全海深高清相機於跟隨“探索一號”完成了馬里亞納海溝科考任務,作為主相機曾4次下潛至7000米深度,3次下潛至萬米深度,最大潛深達10909米,共採集到長達12小時的高清視頻,在我國深海科考史上首次完成全海深的高清視頻獲取,並首次記錄了位於8152米深處的獅子魚,是當時國際上觀測到魚類生存的最大深度,為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的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學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數據。隨後研製的“海瞳Ⅱ”全海深高清相機於2018年09月隨“探索一號”TS09航次再次進行了馬里亞納海溝科考任務。期間完成了10次下潛,其中4次下潛至萬米深度,採集到140小時有效高清視頻,數據量總計233GB。
李學龍團隊基於圖像處理“低維流形嵌入”的科學思想,提出了能夠高效提取光場信息的智慧型成像方法(IEGI),利用神經網路卓越的信息提取能力,構建多模態認知計算框架,為圖像處理提供了數理判據,解決了傳統水下成像過程中圖像質量退化造成的場景難解析問題,實現高質量的目標圖像重建。
IEGI方法具體有三點技術優勢:高質量、高效率、自適應。
首先,為了克服水下惡劣光學環境中,水體吸收散射對重構圖像的影響,團隊充分利用神經網路在信息提取方面的能力,實現了以極低採樣率即可重構高質量目標圖像。
其次,為了在成像時提高數據利用率,降低數據採集的要求,團隊通過智慧型神經網路消除成像過程中的冗餘信息,有效提高了遠距離水下成像的效率。
最後,為了靈活適應複雜多變的水下環境,團隊提出了智慧型訓練輔助的網路模型,以光束穿過目標的強度值為標籤,在多變的水下場景下及時調整網路參數,提高對不同場景下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