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退學習的神經環路可塑性及其分子機制

消退學習的神經環路可塑性及其分子機制

《消退學習的神經環路可塑性及其分子機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徐天樂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大研究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消退學習的神經環路可塑性及其分子機制
  • 項目類別:重大研究計畫
  • 項目負責人:徐天樂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消退學習是一種抑制性學習,屬於認知靈活性的範疇,作為執行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體適應改變的情景起到重要作用。腹內側前額葉緣下回在消退學習中發揮關鍵作用,然而其上下游投射神經環路的解剖學基礎和特定環路的可塑性機制並不清楚。申請者等長期開展離子通道與突觸生理學及抑制性神經環路可塑性的機制研究。本項目將以習得性恐懼和條件性味覺厭惡的消退學習為模型,研究基底外側杏仁核-腹側海馬-前額葉神經環路可塑性在恐懼消退學習中的意義及其分子機制,鑑定情景變換誘發已消退恐懼記憶重現相關的杏仁核環路的特定突觸適應性改變,同時探索味覺中樞——島葉皮層相關環路可塑性在條件性味覺厭惡消退學習中的意義,致力於發現消退學習的新機制和新規律,建立消退異常相關腦疾病如創傷後應激障礙、焦慮症、厭食症等的新靶標,預期研究結果將為揭示負性情緒依賴消退學習的神經環路機制提供新思路,指導轉化醫學研究。

結題摘要

學習和記憶是大腦的基本功能,其中消退學習是生物體適應複雜環境變化的保障。許多腦疾病,如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都與消退學習障礙密切相關。基於習得性恐懼記憶的消退學習(即恐懼消退)機制研究一直是神經科學的熱點。該項目面向《情感和記憶的神經環路基礎》重大研究計畫凝練的記憶神經環路的結構和功能這一集成方向,以生理性學習和記憶為研究對象,圍繞消退學習的神經環路可塑性及其分子機制這一核心科學問題,按計畫綜合運用行為學、電生理學、光/化學遺傳學、基於工具病毒的神經環路示蹤技術、活體微尺度在體光學成像等多學科交叉手段,深入系統地研究了恐懼消退學習依賴的杏仁核-前額葉-海馬相關神經環路的結構特點、功能特徵及其可塑性機制,闡述了中腦皮質邊緣多巴胺神經環路動態調控的細胞類型特異性編碼規律,為發展靶向調控消退學習環路可塑性機制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礎。項目在《Neuron》、《Science Advances》、《Science Signaling》、《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篇,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項。培養博士後和青年教師8人次、博士研究生畢業4人,以聯合培養的方式為國內合作單位培養研究生畢業3人;培養項目組成員獲各類資助、獎勵或人才計畫5項;項目組參與組織學術會議10次,接待學術來訪交流17場,項目組成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52人次,圓滿完成了預期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