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涇清渭濁圖
- 橫:351厘米
- 高:29厘米
- 類別:捲軸裝
作者,渭水,介紹,詳細信息,相關歷史,
作者
此圖繪者董誥(1704-1818),字雅倫,一字西京,號蔗林,浙江富陽人,董邦達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預修國史、《三通》、《皇朝禮器圖》,直南書房。承家學工詩文,善書畫,被宸賞,尤以奉職恪勤受眷注,充四庫館副總裁,接辦《四庫全書薈要》,輯《滿洲源流考》,乾隆四十四年(1779),受命為軍機大臣。五十二年(1787),加太子少保,擢戶部尚書。五十四年(1789),命管理稽察上論事件處。五十五年(1790)十一月,加太子少保銜。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月,刊石經於太學,以董誥充副總裁。台灣、廓爾喀先後底定,並列功臣,圖形紫光閣。嘉慶元年(1796),授東閣大學士、總理禮部,仍兼戶部事物。拜東閣大學士,授文華殿大學士,充上書房總師傅。十八年(1813)從秋闈,回途聞林清突入禁城,有調大兵成列而後進者,爭言滋亂,護駕進次,人心乃定。二十三年(1818),乞休,食全俸,尋卒,贈太傅,諡文恭。編著有《西巡盛典》、《授衣廣訓》等。
渭水
介紹
渭水是長安八水之一,也是黃河中游較大的支流。渭水自古就是關中農田水利淵藪和水上交通要道,中下游築有灌溉工程,農業發達。它源於甘肅渭源縣西烏鼠山,東南流經隴西、武山、伏羌、天水、清水諸縣。入陝西境,東經寶雞、郿縣至長安縣南,納黑水、澇河及豐、灞諸水,至高陵會涇水,橫貫渭水平原,東出潼關縣入黃河。
詳細信息
涇水全長451公里,是渭水最大的支流,在關中的農田灌溉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古代曾經在涇水流域修築了著名的鄭國渠。它出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六盤山東麓,流經甘肅省,東南流。又東,入陝西邠州長武縣界。馬嶺河上承泥水東南注之。又東,逕縣境北,陶林溝北注之。又南,東入邠州界。經淳化醴泉至高陵縣入渭水。
涇水和渭水自古以來就清濁不同。但歷史上涇渭清濁情況常有變化。據說春秋時期是渭清涇濁,南北朝時期是涇清渭濁。到了唐代,又是渭清涇濁。唐代以後至今又變成了涇清渭濁。現在,當春秋雨季沒有暴雨時,涇渭交匯處還可以看到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
相關歷史
《涇清渭濁圖》,前有清高宗乾隆庚戌(1790)季春御筆《西安巡撫秦承恩覆奏涇清渭濁實據詩以志事一韻二首》。圖尾有“臣董誥恭畫”款識。圖後有董誥《御製涇清渭濁紀實》,題“……臣查看過涇渭二水合流處所實在涇清渭濁情形,謹繪圖貼說恭呈御覽謹奏。乾隆庚戌季春月臣董誥奉敕敬書。”此圖刻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月,應是前一年董誥管理稽察上諭事件處時所繪。
茲選輯捲軸三段。第一、二段為清高宗弘曆行書記並詩,第三段為董誥繪圖。
欄目關鍵字: 善本特藏
輔助分類項: 善本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