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涇原節度使
- 設定:768年
涇原節度使,後稱彰義軍節度使,唐代節度使名,得名於涇、原二州,是唐代中後期在西北邊疆設定的重鎮之一。涇原鎮自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設立,到唐昭宗大順二年...
《楊元卿涇原節度使制》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篇散文。...... 《楊元卿涇原節度使制》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楊元卿涇原節度使制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
《授史憲忠涇原節度使制》是唐代封敖創作的一篇散文。...... 《授史憲忠涇原節度使制》是唐代封敖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授史憲忠涇原節度使制 創作年代 唐...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保定郡又為涇州。大曆三年(768年)後為涇原節度使治所,長期領有涇州、原州。 五代建置仍為涇州,宋屬涇原路,宋鹹平四年(1002年)昇州...
唐代宗大曆十年(775年)正月三日,昭義軍牙將裴志清在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的引誘...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涇原兵變爆發,唐德宗出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原幽州...
唐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臨涇鎮將郝玭對涇原節度使段祐建議說:“臨涇地險要,水草美,吐蕃將要入侵占領,唐軍必須加強防禦,修築堅固的城池,屯兵駐守”。段祐...
遷涇原將。嘗整軍出萬惠嶺。士飢欲食,恩倍道兼行,眾洶洶。已而遇敵數萬,...帝善其對。遷馬步軍都指揮使、殿前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使。嘗汰禁卒數十人,...
其中特別是北方諸道權力的集中更為顯著,經常以一個人兼任兩三鎮節度使,王忠嗣...涇原節度使(治涇州、今甘肅涇川北)。(都)防禦使有3:豐州都防禦使(治豐州天...
李正卿(771-844),本名李肱,字正卿,鄂州江夏(今湖北鹹寧市鹹安區)人。唐朝大臣、散文家,北海太守李邕之孫、大理評事李翹之子。貞元末年,進入涇原節度使段祐...
王茂元憑藉著自己在嶺南積累的大量財富,結交了京師的權貴。大臣鄭注得寵時,調王茂元為涇原節度使。 [5] 太和九年(835年),“甘露之變”發生,鄭注及宰相李訓、...
朝廷拜史憲忠為檢校工部尚書 [9] 、涇原軍節度使,借他來震懾吐蕃。 [10] 吐蕃在史憲忠到任後,派使者來請求唐朝方面毀三原城,作為交換條件,吐蕃方面願意把之...
段秀實節度涇原 大曆十二年(777年)九月,段秀實被正式授任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鎮、北庭行軍和涇、原、鄭、潁節度使。 [36] 他在任三四年間,邊患有所...
興元元年(784年)閏十月初五日,李觀升任四鎮、北庭行軍使,涇州刺史,涇原節度使 [13] ,檢校兵部尚書。李觀在駐地任職四年,積極訓練部隊,儲藏的糧草很豐足。...
江南的節度使大多是服從聽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轄地區是唐中後期朝廷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涇原兵變 唐德宗時期,河北一帶的藩鎮叛亂,用來鎮壓叛軍的一支部隊趁勢占領...
(今陝西彬縣)振武節度使:駐單于都護府(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涇原節度使:駐涇州(今甘肅涇川)朔方節度使:駐靈州(今寧夏靈武)匡國節度使:駐同州(今陝西大荔)定南節度使...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涇原兵因朝廷賞賜不厚,在長安發動叛亂,推舉曾任涇原節度使的朱泚為首,並攻占長安(參見涇原之戰),唐德宗李适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隴右...
[29] 唐僖宗“以鳳翔節度使鄭畋守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充京西諸道行營都統,與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秦州經略使仇公遇、鄜延節度使李孝昌、夏州節度使李思恭...
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復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涼郡,旋復為原州,平涼市屬原州,唐朝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涇原節度使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