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泥鯭

浸泥鯭

浸泥鯭,廣東省珠海市萬山區地方傳統技藝,廣東省珠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浸泥鯭是指浸泥鯭籠,萬山群島一種民間傳統漁業生產技藝,流行於外伶仃島、擔桿島、廟灣島、大萬山島等島嶼。浸泥鯭籠最早在商周時期的內陸河湖地區之一,後傳到廣東沿海地區,尤其是海島將其改進為浸泥鯭籠。泥鯭魚是一種最守時的魚類之一,日出而食,日落而息。漁民早上8時開船駛離海岸10米或100米投放魚籠,至翌早8時起籠,捕獲魚後旋又將魚籠放回海底,每天作業一次,周而復始。

2014年6月5日,浸泥鯭經珠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入選珠海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浸泥鯭
  • 批准時間:2014年6月5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單位:珠海市萬山區社會事業局
  • 保護單位:珠海市萬山區擔桿鎮文化中心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可考歷史,浸泥鯭籠最早在商周時期的內陸河湖地區之一,後傳到廣東沿海地區,尤其是海島將其改進為浸泥鯭籠。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島先民們就是用浸泥鯭籠這種生產工具捕獲海魚。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萬山群島的漁民流行用竹笏編織浸泥鯭籠,但做工繁瑣,功夫多,且竹笏籠浸在海水裡易腐蝕,使用期只有一個月左右。至20世紀70年代,萬山區當地漁民改用鐵線製作浸泥鯭籠,編織簡約,延長了魚籠的使用期,一般使用期為4個月左右,故一直沿用下去。20世紀80年代,漁民多用15.6米長的漁船載幾百個泥鯭籠撈捕泥鯭,20世紀90年代因海產資源減少,多用小艇載60~70個泥鯭籠出海。

工藝特徵

一、濃厚的海島特色。漁民們因地制宜,創造性開發出了這種浸泥鯭生產方式,體現了他們的智慧和能力;
二、漁民們最初是採用竹編製作,20世紀70年代之後都是用鐵絲和鐵絲網等製作;
三、世代相傳,廣泛使用。如今依然還有很多漁民使用,或放岸邊,或出海放籠。

工藝流程

製作泥鯭籠的器具
1.鐵錘,用以鐵絲造型。
2.破竹刀,破竹用。
3.剪線箝,剪截鐵網用。
4.鐵箝,鐵線造型用。
5.鋼捲尺,量度材料用。
製作泥鯭籠的材料
1.8號鐵線, 扎籠架用。
2.小號鐵絲網, 圍籠身用。
3.乾竹枝, 用以固定餌料。
4.小石頭,用以沉籠。
5.麵包屑或青菜, 用作魚餌。
6.塑膠繩, 用以縛住泥鯭籠
製作泥鯭籠的流程
泥猛籠是由籠底、籠架、籠蓋、押石、籠須、籠身、籠尾七個部分組成。
其製作工序是:先開鐵線,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十一口鐵絲和十五口鐵絲剪斷,分別要剪出籠底線、籠頂線、籠架線、籠尾線還有固石線;用“板仔”夾彎每根鐵絲的兩端,再把兩端相扣,用鐵錘捶緊兩彎口處,成為一個大圓圈和小圓圈,分加別做為籠底圈和籠頂圈。用鐵網把相應的網身、籠門網、籠須網剪出成形,再用鐵線和鐵網綁好每個部位的小配件,再把它們拼湊起來。
拼湊工序是:先用兩根鐵絲十字形的穿插好籠底,並且固定好;接著用三根鐵絲按一定的比例交叉綁好,上面再套上小圓圈綁好,綁小圓圈也要按一定的比例綁的,先用一根十厘米左右的小鐵絲從籠底開始量起,定好位置,把小圓圈用繩子綁好,每個魚籠都如此。綁好小圓圈之後套上剪好的鐵網,順著小圓圈的邊綁好,且修飾好。接著兩邊對稱分別押個石頭,是為了魚籠能平隱的沉下海底,捕捉更大的泥猛魚。捕捉泥猛魚最重要的是籠嘴,它是用兩張等邊三角形鐵網用鐵絲把它們合拼在一起,它的形狀像魚的須,當地人就叫它籠須。當地人把每個等邊三角形兩個對角各剪下一個小角,一是為了在工作中速度更快而刺到手,二是為了美觀。下面就是圍籠身了,也意味著這個魚籠已經完成一大半。
圍好籠身才能剪籠尾,形狀像拱門,是為了方便人們把魚倒出來。因擔心魚從籠須進去從籠尾跑掉,所以在拱門處加道門,用一根小鐵絲綁好的,只有倒魚的時候才開的。最後一道工序,因為魚籠是用鐵線編織成,挺重的。為了方便人們提拿,工匠們在魚籠頂加個手柄,稱之為籠耳。
浸泥鯭的具體方法
投放魚籠的具體方法:用繩子串起另一個魚籠,每排大約連線10至20個,每個相隔10米,有規則的投在海里,以浮標做記。後為防被盜,有的採用隱蔽的繩鉤做標識。投放魚籠時,在籠內放麵包片或死魚仔做餌料。(20世紀60、70年代漁民多用糞便做餌料)。每籠可捕獲3斤至4斤泥鯭魚,(也有捕獲其他魚蝦蟹類)。每天港澳地區漁民時有收購漁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浸泥猛這一民間習俗體現了海島漁民樂觀、誠樸的性格特點,彰顯了海島漁民對大海的敬仰之情,承載著漁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傳承人物
萬山區擔桿鎮新村郭氏家族,兩代傳承人是:
黃世梅,1932年生,郭少棠的母親;
郭少棠,1957年出生,師承母親黃世梅製作浸泥鯭籠傳統技藝,萬山區擔桿鎮新村人。郭少棠從小受祖輩的影響,對浸泥鯭籠製作情有獨鐘,熟練掌握製作浸泥鯭籠的相關技術。儘管社會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子女們很早離開他到市區生活了,但他多年來一直留在海島,編織出質量上乘的泥鯭籠製品,過著漁民那種優悠的生活。
郭少琪,珠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浸泥鯭)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物。(參考資料視頻第51秒)

社會影響

節目報導
2019年4月20日,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在《傳承》(第三季)欄目之《生技:浸泥鯭》中報導了伶仃洋的一座小島上,古老原始的捕魚技藝浸泥鯭,帶給了一個家庭的豐衣足食。傳承人琪叔和老伴在做好的籠子中放上餌料,準備引泥鯭入“瓮”。
2020年4月14日,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在《生財有道》欄目中報導了泥鯭粥這道美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