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龜科
- 拉丁學名:Cheloniidae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亞綱:無孔亞綱
- 目:龜鱉目
- 亞目:曲頸龜亞目
- 科:海龜科
- 屬:蠵龜屬,海龜屬, 玳瑁屬,麗龜屬,平背龜屬
- 分布區域:亞洲東南部海域和印度洋,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浙江,江蘇
生物特徵,具體分類,蠵龜屬,海龜屬,玳瑁屬,麗龜屬,平背龜屬,
生物特徵
海龜科是生活于海洋中的具角質盾片的大型龜類,四肢呈鰭狀,擅長游泳,僅在繁殖期才返回陸地產卵。海龜科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均吃,引種類不同而有所偏重。平常所提到的海龜是綠海龜Chelonia mydas,背甲長1米左右,最長達1.5米,以遊歷數千公里而返回出生地產卵而聞名。海龜科體型最小的成員是麗龜Lepidochelys olivacca(左圖),背甲通常不到0.7米,最大的成員則是蠵龜Caretta caretta,背甲長1.5米,最大可達2米。棱皮龜Dermochelys coriacea雖然也是海棲龜類,但不屬於海龜科,而是單列為棱皮龜科(Dermochelyidae)。
具體分類
蠵龜屬
僅1種,即蠵龜Caretta caretta,亦稱為紅海龜。體型較大,身體扁平,體重約100千克。背甲曲線長度75~100厘米。背甲紅棕色,腹甲橘黃色。頭部較大,具有極為強健的鉤狀喙。頭背鱗片對稱排列,前額鱗2對,比綠海龜多1對。背甲呈心形,臀部窄而高。體鱗平砌。頸盾寬短,椎盾一般5~6枚,肋盾通常5對,第一對與頸盾相切,緣盾13對,具3對下緣盾。四肢漿狀,前肢大,後肢較小,前後肢各具1~2爪,適於游泳;尾巴較短。
在國外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海域和印度洋中,在國內分布於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也見於上海長江口外海域,甚至黃浦江內。主要棲息於溫水海域,特別是大陸架一帶,甚至可進入海灣、河口、鹹水湖等,是海產龜鱉類中分布地區最北和最南的種類。主要以魚類、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特別是頭足類動物。每年5 ~7月為繁殖期,雌性交配之後在夜間到海岸沙灘上挖穴產卵,每次產60~150枚,卵白色,球形,卵徑38~40毫米左右。然後在岩礁間休息2—3周后,還可以再產一次卵。產卵後用沙覆蓋,在自然條件下經60天孵出仔龜。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產卵場所為日本國熊本、鹿兒島以及沖繩島等沿海沙灘。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蠵龜龜板膠為滋補品,其血可治療刀劍毒,取膽囊、膽汁、掛通風處乾燥備用,有清肺、瀉火的功能,因此被利用、捕殺,現已瀕危,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蠵(讀音xī)頭背前額鱗2對。體背肋盾5對,第1對肋盾與頸盾相接。通常具3對下緣盾,其後緣無孔。上顎骨在中線相接,不為齶骨分離。下顎咀嚼面具中央脊。額骨通常不入眶。翼骨前部通常不擴展,翼骨突痕跡狀或無。
海龜屬
頭背前額鱗1對。上顎不鉤曲,下顎緣呈鋸齒狀。體背肋盾4對,第1對不與頸盾相接。具4對下緣盾。腹甲喉盾前有單枚咽間盾。僅2種,即綠海龜(海龜)Chelonia mydas。因脂肪為綠色而得名。體長80~100厘米,體重70~120千克,最大長達150厘米,重250千克。頭略呈三角形,為暗褐色,兩頰黃色,頸部深灰色,吻尖,嘴黃白色,鼻孔在吻的上側,眼大,前額上有一對額鱗,上頜無鉤曲,上下頜唇均有細密的角質鋸齒,下頜唇齒較上頜長而突出,閉合時陷入上頜內緣齒溝,舌已退化。背腹扁平,腹甲黃色,背甲呈橢圓形,茶褐色或暗綠色,上有黃斑,盾片鑲嵌排列,具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的斑紋,色澤調和而美麗。中央有椎盾5枚,左右各有助盾4枚,周圍每側還有緣盾7枚。四肢特化成鰭狀的橈足,可以像船槳一樣在水中靈活地划水游泳。前肢淺褐色,邊緣黃白色,後肢比前肢顏色略深。內側指趾各有一爪,前肢的爪大而彎曲,呈鉤狀。雄性尾較長,相當於其體長的二分之一,雌性尾較短。尾部的脊骨經鹽酸處理後,可以隱約看出生長年輪。它在自然界生長速度較為均勻,年平均生長為10~15千克,以2~4歲時生長比率最高,壽命可達100歲以上。為了適應海水中的生活環境,在眼窩後面還生有排鹽的腺體,能把體內過多的鹽分通過眼的邊緣排出,還能使喝進的海水經鹽腺去鹽而淡化。
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溫水水域。我國北起山東沿海、南至北部灣均有發現。由於濫捕濫殺和環境破壞,現已數量銳減,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玳瑁屬
(玳瑁讀音dài mào)頭背前額鱗2對。吻較長而側扁,上顎前端鉤曲。體背盾片呈覆瓦狀排列,年老個體漸呈平鋪狀。肋盾4對,第1對不與頸盾相接。腹甲兩側具縱棱。僅1種,即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四肢槳狀,前肢較長大,各具2爪;後肢較短小,各具1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背甲紅棕色,有淡黃色雲狀斑,具光澤;腹甲黃色。
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國北起山東、南迄廣西沿海均有分布。以魚、軟體動物和海藻為食。每年7~9月在熱帶、亞熱帶海的沙灘上掘坑產卵。卵白色,圓形,革質軟殼,孵化期約3個月。背甲盾片入藥,具清熱解毒、滋陰潛陽等功效,自古為名貴裝飾器具。現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麗龜屬
海龜科體型最小的一類。背甲圓形,灰色或橄欖綠色。額骨通常入眶。翼骨前部擴展,翼骨突發達。上顎骨因齶骨楔入而在中縫不相遇。肋盾一般6~9對,第1對通常與頸盾相接。有4對下緣盾,其後緣均有1個小孔。有2種:肯氏麗龜Lepidochelys kempii和太平洋麗龜Lepidochelys olivacea。太平洋麗龜是海生龜類中最小的一種,一般甲長60厘米左右,不超過80厘米。四肢扁平如漿。頭、四肢及體背為暗橄欖綠色,腹甲淡橘黃色。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溫水水域。我國沿海從南海至黃海南部均有分布。每年9月至次年1月產卵,繁殖時有集群上岸產卵現象。產卵後,在巢區附近海域或分散在覓食地活動。雜食,捕食底棲及漂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水母及其它無脊椎動物,偶爾也食魚卵,亦吃植物性食物。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平背龜屬
僅一種,即平背龜Natator depressus,也稱為平背海龜。分布太平洋的西南部及印度洋,中國不產。模式產地在北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