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鯛是鱸形目鯛科棘鯛屬的一種硬骨魚,俗稱海鮒、青鱗加吉、青郎、烏頰、牛屎鱲、烏翅、黑加吉、黑立、海鯽和銅盆魚等。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吻鈍尖。口小,上、下頜等長;體被中等大的弱櫛鱗,體側通常有5~7條黑色條紋。背鰭棘堅硬,臀鰭第二鰭棘尤甚;體背部為灰黑色,側線起點處有黑斑點,體側常有數條不明顯的暗褐色橫帶,腹部銀白。
黑鯛分布於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的沿岸、港灣及河口,屬內灣性魚類,在中國,以黃海、渤海數量較多。黑鯛為淺海、底層魚類,喜棲於沙、泥底或多岩礁的清水中,為廣溫、廣鹽性魚類,對於環境適應能力較強。黑鯛為雜食性魚類,在自然海區,以軟體動物的蛤類、小魚蝦類為主食,有時也吃海藻,人工養殖可採用低值魚蝦貝類或配合餌料投餵。黑鯛具有很強的繁殖力,雌雄同體,雄性先熟,懷卵量達200萬~300萬粒以上。
黑鯛是名貴海產魚之一,全體藥食兼用。具有健脾利水、補氣活血的功效;用於脾虛水腫、小兒脾胃不健、消化不良、病後氣血虛弱。黑鯛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歷來受到人們喜愛,可製成多種名貴佳肴。黑鯛生長快,食性廣,繁殖力強,適宜集約化養殖,抗病力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成魚
幼魚
近種區別
黑鯛 | 黃鰭棘鯛 | 真鯛 | 黃鯛 |
---|---|---|---|
一般在120-300毫米,體重125-1800克,大的可達3.5-4.0千克。 | 一般體長200~300毫米,最大個體可達3.3千克。 | 最大個體達10千克。 | 一般體長14~25厘米,體重200~500克。 |
背鰭Ⅺ-11;臀鰭Ⅲ-8;胸鰭15;腹鰭Ⅰ-5。側線鱗52。鰓耙(6-7)+(8-9)。脊椎骨24。 | 背鰭Ⅺ-11;臀鰭Ⅲ-8,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45~48,側線上鱗4~5,側線下鱗11~13。 | 背鰭Ⅻ-9~10;臀鰭Ⅲ-8;胸鰭15;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53~56,側線上鱗8,側線下鱗15。鰓耙6~8+9~10。椎骨10+14=24。 | —— |
體青灰色,具銀色光澤,側線始處有1不規則黑斑,體側有若干條褐色橫紋。背鰭、臀鰭和尾鰭鰭膜褐色,邊緣黑色。 | 活體青灰而帶黃色,體側有若干條灰色縱走帶,沿鱗片而行。背鰭、臀鰭的一小部分及尾鰭邊緣灰黑色,腹鰭、臀鰭的大部及尾鰭下葉黃色。 | 體淡紅色,稍帶綠色光澤。在體側背部散布若干藍色小點。尾鰭邊緣黑色。 | 體呈黃赤色、腹部較淺,體惻上部有3個金黃色圓斑,並有6條縱行黃色帶,臀鰭及尾鰭下葉呈黃色。 |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保護現狀
主要價值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含量參考 | 能量 | 蛋白質 | 脂肪 | 膽固醇 | 脂肪酸 | 飽和脂肪酸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水分 | 碳水化合物 | 灰分 | 葉酸 | αE | 鈉 | 鎂 | 磷 | 鉀 | 鈣 | 錳 | 鐵 | 銅 | 鋅 | 維生素A | 維生素B1(硫胺素) | 維生素B2(核黃素) | 煙酸(煙醯胺) | 泛酸 | 維生素B6 | 維生素B12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維生素D | 維生素E |
---|---|---|---|---|---|---|---|---|---|---|---|---|---|---|---|---|---|---|---|---|---|---|---|---|---|---|---|---|---|---|---|---|---|
黑鯛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150 千卡 | 20.4 g | 6.7 g | 78 mg | 5 g | 1.8 g | 1.1 g | 2.3 g | 71 g | 0.3 g | 1.2 g | 14 μg | 1.4 mg | 59 mg | 36 mg | 250 mg | 400 mg | 13 mg | 0.01 mg | 0.3 mg | 0.03 mg | 0.8 mg | 12 μg | 0.12 mg | 0.3 mg | 5.5 mg | 0.62 mg | 0.42 mg | 3.7 μg | 3 mg | 4 μg | 1.4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