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結構:
1、海馬:
海馬是顳葉前部皮層捲入到腹內側形成的一條狹長的弓狀隆起的皮質,沿海馬走行,並被海馬回所覆蓋,海馬前端和杏仁核相連,位於側腦室下角的底壁上。海馬的功能主要為①能調節進餐和飲水;②和記憶有關;③和性行為有關。
2、枕葉:
枕葉比較小,是大腦半球後端的部分,分為背外側面、內側面和底面(小腦幕面)。
背外側面:前界不明顯,可把頂枕溝上端至枕前切跡的連線作為與頂葉和顳葉的分界。枕葉的溝回不規則,常見的有枕橫溝,它是頂間溝向下的延續,並與它約成直角。在枕極的前方有月狀溝,此溝的後方有時可見距狀溝的後端延伸到背外側面。枕外側溝是一短而平行的溝,稍斜向背內側緣,有時分隔為數段。枕外側溝把枕葉分為兩部:溝上的部分稱枕上回,溝下的部分稱枕外側回。
內側面:在距狀溝後段與頂枕溝之間的楔狀部,稱楔葉;距狀溝以下的部分則為舌回。
底面:前界不明顯,可把自枕前切跡到胼胝體壓部下方的連線作為前界。底面的溝回與顳葉底面者相移行。距狀溝與側副裂之間為舌回,側副裂與顳下溝之間的部分則為梭狀回的後部。
與海馬旁回相關的疾病:
海馬鉤回疝(小腦天幕疝,天幕裂孔疝):
任何天幕上大腦半球的占位病灶均可以造成同側鉤回及海馬旁回內側向中線及向幕下方向移位,通過小腦天幕裂孔疝出。這最常發生在占位病灶位於顳葉。疝出物的寬度因天幕池的容積及占位病灶大小相異而不同。當海馬旁回的頭部疝出時稱為前疝,這種情況常出現於額葉占位病變的時候。當病變發生在頂枕部,特別是枕部病變時,可出現海馬旁回後部疝出,此時稱為後疝。當整個海馬旁回呈半圓形疝出時,稱作海馬全疝。
發生海馬鉤回疝時,中腦在橫軸水平(左右徑)變窄,導水管受壓。將對側大腦腳推至對側天幕游離緣,同側動眼神經在天幕緣及大腦後動脈之間受壓。動眼神經受壓最初引起腫脹,繼而在大腦後動脈上成角彎曲,最後常常造成神經束內出血。所造成的動眼神經麻痹引起瞼下垂、同側瞳孔散大及直接對光反射消失,對側間接對光反射消失。眼睛向上及內側運動消失,由於第Ⅵ顱神經失去拮抗作用,在其他方向運動的作用下造成眼球向外側偏斜。瞳孔放大是天幕疝最早的症狀,可以發生在意識損傷之前。
當天幕疝繼續擴大,沿海馬旁回形成的溝邊緣將會形成楔形的出血性壞死。對側大腦腳抵向天幕游離緣可以造成大腦腳背側形成出血性或無出血的梗死。任何可造成小腦幕兩側壓力差增大的因素都可加重小腦天幕疝。壓力差的增高通常可引起患者神經系統症狀的迅速惡化,如去大腦僵直和感覺喪失。明顯的中線移位可造成室間孔阻塞及導水管的狹窄造成腦積水使ICP進一步增高。
除以上所述後果外,ICP增高及小腦天幕疝還可造成動脈受壓,引起不同部位腦組織的出血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