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市大泊子村

大泊子村位於海陽市西部,地處東經120°53′,北緯36°48′。西與萊陽市東村莊交界,北與萊陽市霞峰村接壤,東與中山夼村為鄰,南與前泊子村相連,隸屬小紀鎮,距鎮政府駐地6.3公里。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丁姓兄弟由萊陽縣南史莊遷來建村。因村處一大山坡上,故命村名大坡子,後演變成大泊子村 。繼有張、王、辛、紀、陳姓等相繼從鄰近村莊遷入。全村轄區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0公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農作物。2002年,全村367戶,1013人,有張、王、辛、陳、於、丁、紀等7姓,均為漢族,其中張、王2姓人口居多。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28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5%、20%、15%,人均純收入3094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陽市大泊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
  • 人口:1013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中共基層組織,基層行政組織,人物,人物簡介,烈士名錄,地圖信息,

概況

郵編:265132。

大事記

1940年春侵入海陽的日軍進本村,燒毀房屋6間,搶走牲畜3頭,用軍刀刺死男孩1人。
1941年5月2日(農曆四月初七日)膠東十三縱隊某營與日偽軍在本村西北溝,發生一次遭遇戰。戰鬥中,營長壯烈犧牲。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村成立合作社(村社)。
1982年集體投資在村東建起占地0.6公頃的大口井。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9年建成1座攔河閘,配套二級揚水站,揚程410米,灌溉面積20公頃。
2000年投資10萬元,將村東河道清淤,並築起360米長的河堤。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3公斤,總產14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45公斤,總產29.4萬公斤。1983年,糧食畝產471公斤,總產56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383公斤,總產45萬公斤。
1978年開始,黨支部、村委會帶領村民發展新紅星、小國光等優質蘋果5.3公頃。1982年,又發展紅富士、秀水等蘋果4公頃。1986年,發展高質量紅富士4公頃。2002年,有果園面積13.3公頃。全村第一產業總收1386萬元,其中農業收入714萬元,畜牧業收入672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前,本村無工業項目,只有一、兩戶小爐匠,以補鍋、修盆謀生。1961年後,在黨支部、管委帶領下,建起瓦廠、粉坊、磨坊、紅爐、腳踏車修理、染坊、油坊、打白鐵箍等項目,集體經濟逐漸壯大,成為周圍十幾里內有名的副業村,勞動日價值1.2-1.5元。改革開放後,在黨支部、村委會領導下,集體建麵粉廠,職工8人。後發展起個體理髮店、電氣焊加工、鑲牙、修機車、修農機等經商戶60多戶。2002年春,王京坤建起1000噸的加工農副產品冷庫——海陽市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農副產品的下角料,帶動了本村畜牧業的發展。本年,全村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164人,總收入738萬元。其中工業收入252萬元,建築業收入164萬元,運輸業收入100萬元,商飲、服務
業收入222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6年,成立大泊子國小。1958年,成立大泊子完小。1968年,成立大泊子聯中,有教職工38人,學生240多人。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逐年提高。1984年,學校遷往黃崖。1991年春,由村委出資6萬元,建成正規的國小校舍。到2002年,本村考取大學本科生31人,大中專生31人,其中研究生1人。村民獲得助理農藝師職稱的6人、農業技術員職稱的1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只能維持半飢半飽的生活。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全村總收入26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500元,有各種機動車230輛,其中中巴客車3輛,4/5的戶看上了有線電視。
集體福利1971年,村建立了合作醫療站,村民平常用藥報銷50%,病重住院費報銷70%。1981年購買了電影放映機,每到農閒季節,為滿足民眾文化生活的需要,不定期為民眾放錄像片、VCD片等;為使民眾掌握科技,按季節放科教片,指導村民種植、養殖生產。1987年開始,兒童免費入幼稚園。1992年開始,免費供應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

1944年10月,村成立黨支部,紀學明任黨支部書記。1949年10月,全村黨員身份公開,有黨員18名。2002年,全村有黨員48人。先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紀學明、丁成恩、張作新、王風升、王洪道、王風義、王京齋、辛守才、王家國。本村黨支部曾被中共海陽市委評為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

1943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9月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王克俊、丁守國、王洪道、張百臣、趙升和、王京齋、辛守才、紀常義。1999年5月,黨支部書記辛守才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5月,紀常義當選村委會主任。

人物

人物簡介


王洪道(1918-2000)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汪格莊鄉鄉長、村支部書記兼主任,曾榮獲海陽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70年,被評為山東省“活學活用毛澤東著作”積極分子,並參加省召開的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張繼松1919年5月生,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被評為膠東民兵模範。1946年參加人民解放軍,隨大軍南下,後在上海市靜安區武裝部任政委。

烈士名錄

王洪志 張吉軍 張作福 張吉廷 王洪緒 王友花 張文貞 王鳳玉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萊陽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