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指揮信息系統

專門用於保障海軍各級指揮機構實施指揮的指揮信息系統。軍隊指揮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軍指揮信息系統
  • 外文名: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of navy
海軍指揮信息系統,按指揮層次,分為海軍、艦隊、保障基地、編隊和艦艇四級指揮信息系統;按工作環境,分為岸基指揮信息系統和艦載指揮信息系統。海軍本部和基地的指揮信息系統為岸基的;艦隊一般有岸基的,也有艦載的;編隊和艦艇則均為艦載。
海軍指揮信息系統是適應現代海戰的需要,在現代科技發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國海軍在艦艇上建立了海上作戰室,它的人工或半自動顯示器可以綜合標繪出本艦的雷達數據,以及經由內部和外部通信線路傳送來的情報信息,這是艦艇指揮信息系統的雛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電子計算機、數據通信、衛星通信、數據處理、電磁與光電探測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海軍指揮信息系統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投入使用,後來改進為先進戰鬥指揮系統(ACDS)。90年代,軍隊指揮信息系統開始強化頂層設計,向實現系統綜合集成的方向發展,典型代表是美國海軍的“哥白尼計畫”,包括全球指控系統海軍分系統、全球情報偵察監視系統海軍分系統、全球作戰支持系統海軍分系統等多個項目,實施了從岸基到海上、從戰術到戰略等各層次的系統綜合集成,使海軍的系統與全軍及友軍的系統融為一體,提高了海軍指揮信息系統支持聯合作戰指揮的能力。進入21世紀,海軍指揮信息系統開始發展為以網路為中心,系統的一體化程度逐步增強,使海軍各單元與其他軍種、兵種、部隊之間的互聯互通能力大為提高。
由偵察情報和預警探測系統、指揮控制系統、通信系統、電子對抗系統和綜合保障系統組成。通過偵察情報(含電子對抗偵察情報)、預警探測和綜合保障等各系統提供的信息,在各級、各類指揮控制節點進行相關處理,形成綜合態勢,並在不同層次的指揮控制節點內制訂、最佳化、調整作戰方案,通過岸基和戰場通信網對海軍各作戰兵力按方案或戰場態勢進行實時指揮控制。
海軍指揮信息系統的出現,對海軍作戰產生了很大影響。它使情報蒐集、傳輸、處理、篩選迅速及時,情況判斷快速準確;使指揮員能直觀地掌握作戰態勢,迅速選擇最佳作戰方案,及時下達作戰命令;使編隊內部各艦艇之間迅速交換情報,正確地分配攻擊目標和選擇武器,特別是能在對空、反潛和兩棲作戰中有效地協調戰術行動;能運用電子計算機分析處理目標的各種參數,迅速精確地提供給武器系統,縮短反應時間,使武器系統的作戰效率大為提高,並能顯著提高作戰指揮效能,增強海軍作戰能力。此外,海軍指揮信息系統還能自動記錄作戰過程,進行作戰效能評估,也可在平時模擬實戰環境進行作戰演練。
隨著信息技術和作戰理論的不斷發展,海軍指揮信息系統將朝著一體化、網路化、立體化和智慧型化的方向發展。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