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種概況
海軍岸防兵,主要裝備海岸炮和
岸艦飛彈.以火力參加
海軍基地防禦和海岸防禦作戰的海軍
兵種。包括海岸
炮兵部隊和海岸飛彈部隊。一般為團、營建制,分別隸屬於海軍基地和
水警區。部署在沿海要地、重要地段、要塞和島嶼。主要任務是:以火力突擊敵方艦船;保衛海軍基地、港口、要地、水雷陣地和近岸海上交通線;封鎖航道;支援瀕海地區守備部隊作戰和瀕陸海區活動的艦船等。
兵種起源
早在公元前,有些瀕海國家已有岸防設施和兵力。14~15世紀,岸防兵隨著配備岸防火炮的瀕海要塞的出現而開始形成。18世紀以後,許多國家先後將岸防兵列入海軍系統。中國於宋、元時期已在沿海建城設防,防禦海盜。明、清以及中華民國時期在沿海要地修炮台,建要塞,配置部隊,防禦海上入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於1950年建立岸防兵,初期只有海岸炮兵部隊,60年代組建了海岸飛彈部隊。
海軍岸防兵屬於海軍中一支相對獨立的兵種,一直以來都有著自己獨立的編制和專門的岸防武器系統,它是奪取和保持海洋戰區制空權的重要力量,海軍的主要突擊兵力之一,能對海戰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其編制層次為艦隊航空兵、航空兵師、團、大隊(營)、中隊(連)。在歷史上世界各種戰爭中都發揮了絕對重要的作用,海軍岸防兵正逐漸被各國部隊所重視,已經成為了各國國防建設中不可或缺和無法用其他兵種所替代的一種偉大的力量。蘇德戰爭中,蘇聯海軍為消滅敵人的海軍兵力和運輸船隻進行了積極而堅決的戰鬥,可靠地保衛了江河湖海上的軍事運輸和民用物資運輸,支援陸軍瀕海集團的防禦戰役和進攻戰役。在與同盟國(英、美)海軍的交往中,北方艦隊海軍岸防兵保障了蘇聯北方各港與同盟國各港之間對外交通線的暢通,並在敵海上交通線上展開了積極活動。為了保障船舶在北極水域(特別是在北方航路上)的航行安全,蘇聯還組建了白海區艦隊海軍岸防部隊。海軍協同陸軍,長期守衛了許多受到陸上敵人威脅的沿海登入場和海軍基地。
相關部隊
中國海軍岸防部隊
1950年8月24日,奉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電令,東北軍區炮六師從瀋陽南下青島,與四野後勤二分部四大站和西南軍區特縱炮兵十團合併,組建了海軍海岸炮兵學校。學校採取按部隊建制培訓與正規培訓相結合的方法,經過短短兩個月的培訓,12個建制連的258名結業學員就乾10月21日在青島團島組建了第一個海岸炮兵營。隨後,人民海軍於1955車接收了蘇軍在旅大地區的全部岸炮群。到這年年底,使用蘇、美、日等國製造的火炮343門,岸防兵已在沿海13個基地港口、4個江河入海口、3個海峽水道兩則和18個島嶼上,建起了19個海岸炮兵團,初步構建起共和國海岸防禦的骨架。
1958年12月24日,一列保密措施極其嚴密的專列由蘇聯駛抵中國東北邊境城市滿洲里。經接裝組認其檢查點驗確認一切正常後,12月31日之夜,專列再次啟動,駛向遼西。在通往目的地的上千公里鐵路沿線,每隔50米就布置一個崗哨。如此級別的保密“待遇”全是為了一個“寶貝”——自蘇聯引進的第一個飛航式岸艦飛彈營裝備,飛彈代號542。嚴格地說,我軍現在的守島部隊沒有岸防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有過130毫米岸炮,後來淘汰了,目前的海防炮兵口徑有85、122、130、152幾個系列,但都不是岸炮。今後幾年有可能裝備155口徑的岸炮,目前北方公司正在為阿爾及利亞研製它,是一種具有自走功能的岸炮。 至80年代初,岸艦飛彈部隊已規模初具,20多個戰術單位部署在萬裏海疆的各個重要地段,將中國岸防兵的海區控制能力向外擴大了4倍。以岸導為主,岸炮、岸導兩種突擊力量密切配合,互為補充,大大提高了中國海岸防禦質量印實力。一位外國軍事評論家曾就此發表看法:如果現在對中國發動戰爭,首先考慮的應是部署在大陸沿岸的上千枚飛彈。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岸防兵有多種類型的岸艦飛彈和自動化火炮。岸艦飛彈的特點是飛行高度低,速度快,射程遠,威力大,命中精度高。
1987年的一個夏日,北方沿海某地,一枚銀灰色的飛彈呼嘯著高架而去,在翻卷著浪花的海面上飛掠。已超過教範規定的最大有效射程了,它仍然保持航向、高度平穩飛行,直到末制導雷達將遠處的目標艦牢牢鎖定,它才輕盈地俯衝下去,將靶子炸成一朵絢爛的禮花。岸艦飛彈有效射程增程攻擊試驗的成功,連同此前成功進行的飛彈“超現距”攻擊試驗,和隨後利用前兩項成果“攻擊移動目標”試驗達到實戰水平,標誌著中國岸防兵部隊已步入了立足現有裝備,向訓練改革要戰鬥力的新進程。“雙超一打”的成功,意味著現有飛彈系統將可擺脫陣地高度和系統雷達性能的嚴格限制,機動靈活地展開攻擊,從而使現役飛彈的火力覆蓋面積增加了一倍多,有效射程增加了20%。從70年代起,中國岸艦飛彈發展由引進仿製轉入自行研製階段,並建立起由海防飛彈總體設計研究院、生產廠家、試驗基地組成的比較完整的科研生產體系,飛彈由單一型號向多型號系列化方向發展,技戰術性能不斷得到改善。
進入80年代,隨著無線電高度表、多種抗干擾體制末制導雷達和紅外、電視等新制導體制導引頭以及微機控制的數位化指揮系統等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新的改進型海防飛彈已具有在複雜作戰條件下的較強突防能力和較高品中機率。受前蘇聯海軍作戰思想的影響,同時也由於空中力量的不足,中國海軍的對海打擊體系至今仍然是以反艦飛彈為核心。換句話說,各種反艦飛彈在中國海軍作戰體系中的位置事實上要高於“魚又”、 “飛魚”等反艦飛彈在西方海軍體系中的地位。中國自行研製的“C”系列海防飛彈,已具有超音速、超低空、遠射程、大毀傷力、智慧型化精確制導性能。中國軍隊所列裝的反艦飛彈,從稱呼上大體上可劃分為“上游”、“海鷹”及“鷹擊”三大系列。最初,這三個名稱分別是用來命名艦艦、岸艦及空艦飛彈的,但隨著反艦飛彈的一彈多型化,上述規則逐漸變得混亂。而所謂的“C一×××”則僅僅是前述各個系列所派生的出口型號,它們中的很多和國內使用的型號甚至不存在一一對應關係,而以c一801、c一601之名來稱呼解放軍裝備的反艦飛彈則是不少媒體的誤解。中國反艦飛彈的研製應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末。建國伊始,新中國海軍尚在襁褓之中。為了儘快鞏固國家海防,1956年10月,專門的飛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其方針是“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利用社會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
1957年9月,聶榮臻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到蘇聯談判,要求蘇方對中國的飛彈事業提供援助。10月15日,雙方簽署協定,規定蘇方在1961年前向中國提供四種型號飛彈的實物及技術資料。當日,中國又派出了由當時的海軍政委蘇振華上將率領的海軍代表團赴蘇談判,要求提供飛航式飛彈。
1958年2月4日,中蘇簽訂了協定,其中就包括蘇聯向中國提供542岸艦飛彈、544.艦艦飛彈及1060潛地飛彈――所謂542就是蘇聯的KS一1飛航式岸艦飛彈,而544則是後來震驚世界的n一15型“冥河”式飛彈(除提供飛彈技術外,協定還包括蘇聯向中國提供629潛艇、205飛彈艇和183P魚雷艇。這就是當年著名的“三彈三艇”協定)。試射的結果是:544型一切順利,但最大射程超過100千米(有效射程為70千米)的542型飛彈實際效果卻並不令人滿意。由於彈上雷達接收機和機電式控制系統精度不足,542飛彈的命中率非常低,試射中全部操作都是按蘇聯的規程指導進行的,沒有什麼差錯和問題:而從海岸陣地上發射的數枚飛彈從沒有打中過靶船,多數為近彈,僅僅是飛臨目標上空俯衝進水。當然,542飛彈重達1噸的戰鬥部仍舊顯示出了驚人的破壞力,靶船水下部分的鋼板仍舊被爆炸水壓擠壓變形。儘管如此,542與544兩型飛彈的仿製工作依舊繼續進行著,當時考慮,隨著工作的深入,能夠將42飛彈的精度進一步提高。當時的國防部五院負責技術資料的整理、消化和逆向設計,同時派出工作隊下廠參加仿製工作。然而在1960年8、9月問,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全部蘇聯專家組陸續撤回,而實際在此前不久,蘇聯專家組的工作已經出現停滯,所有的工作都因此陷入到了停頓之中。
1961年7月,國防工業會議在北戴河召開。面對當時國家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困難局面,會議確定了“縮短戰線,任務排隊,確保重點”的方針。中央軍委決定停止仿製性能不佳的542岸艦飛彈,集中力量仿製544艦艦飛彈,由五院負責技術總抓,三機部320)-一(即後來的南昌飛機製造廠)為仿製單位。當時國防工業全面調整收縮,國家要求首先生產和研製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的武器裝備,以應付邊境和台灣海峽的嚴峻局勢。在反艦飛彈的作用還不被世界完全認可的時代,倖存下來的544飛彈的仿製自然不可能成為重點,隨著這一輪國防工業的調整,其仿製進度一度放緩。新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人民海軍岸防部隊逐步由海岸炮兵部隊向海岸飛彈部隊發展,並且在岸防飛彈的突防能力、攻擊能力等方面進行不斷改進和革新,使岸防部隊的戰鬥力有了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