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熱帶草本。莖粗厚,短縮,大都為
地下莖,稀上升或為直立
地上莖,密布葉柄痕。
葉具長柄,下部多少具長鞘;葉片幼時通常盾狀,成年植株的多為箭狀心形,邊緣全緣或淺波狀,有的羽狀分裂幾達中肋(中國不產),後裂片卵形或三角形,常部分聯合;下部I級側脈向下彎,稀輻射狀,大都與後裂片基脈成直角或銳角,稀遠離而成鈍角;由中肋中部伸出的I級側脈多對,斜舉,集合脈2-3,極接近葉緣,II、III級脈由I級側脈伸出,纖細,在I級側脈之間匯合為細集合脈。
花序柄後葉抽出,常多數集成短縮的、具苞片的合軸。佛焰苞管部卵形、長圓形,席捲,宿存,果期逐漸不整齊地撕裂;檐部長圓形,通常舟狀,後期後翻,從管部上緣
脫落。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粗厚,圓柱形,
直立,雌花序短,錐狀圓柱形,不育雄花序(中性花序)通常明顯變狹;能育雄花序圓柱形;附屬器圓錐形,有不規則的槽紋。花單性,無
花被。能育雄花為合生雄蕊柱,倒金字塔形,頂部截平,近六角形,有雄蕊3-8,花葯線狀長圓形,具藥隔,緊靠,通常延長几達雄蕊基部,裂縫短,上部圓形,花粉粉末狀。不育雄花為合生假雄蕊,扁平,倒金字塔形,頂部截平。雌花有心皮3-4,
子房卵形或長圓形,花柱開始短,後來不明顯,柱頭扁頭狀,先端多少3-4裂;1室,但有時最上端為3-4室;胚珠少數,直生,直立、半倒生;珠柄極短,基底胎座。漿果大都紅色,橢圓形,倒圓錐狀橢圓形或近球形,冠以宿存柱頭,1室,種子少數或單1;種子近球形,直立,有不明顯的種阜,表皮薄,種皮厚,光滑,內種皮薄,光滑,珠柄短。胚乳豐富。胚在種,子頂端彎向子房室頂。
與
芋屬Colocasia外形很相似,所不同的是:能育雄蕊頂部截平,近六角形,有雄蕊3-8,花葯線狀長圓形,裂縫短;子房1室,有時上端3-4室;胚珠少數,直立,直生或半倒生,珠柄極短,基底胎座;漿果內種子少數或單1,種皮光滑無棱脊。
生長習性
多年生熱帶
草本。性喜溫暖濕潤及半蔭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忌諱空氣流通,不耐寒冷。對
土壤要求不高。
栽培技術
可以用播種和分株法。
果實成熟後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播種,可以晾乾保存,來年再播。生長季節能夠從
塊莖基部萌發小植株,將它們分栽即可。
盆栽用土為
草炭土、
泥炭土、粗沙等量混合。每年春季或秋季換盆一次。生長季節及時補充水分,保持盆土濕潤,同時注意提高空氣濕度,使葉片大而舒展,另外每月澆施1次以
氮肥為主的複合化肥。越冬溫度維持在8℃以上,並停止施肥,控制澆水。
下級分類
國內外所有已知種
藥用價值
海芋屬藥用早有記載《本草綱目》稱:“海芋生蜀中,今亦處處有之,春生苗,高四、五尺,有葉如芋葉而有乾。
夏秋間抽莖開花,如一瓣蓮花,碧色,花中有蕊,長作穗。其根似芋魁,大者如升碗,長六、七寸,蓋野芋之類也。氣味:辛有大毒。主治:瘧瘴腫毒風癲。伏
硇砂。
”中藥大辭典和各地方藥物志對海芋、尖尾芋、
箭葉海芋都有藥用記載。主要用語清熱解毒,消腫鎮痛,是民間常用藥。海芋藥用部位為其根莖,內服可治療流行性感冒及感冒引起的暑氣、風熱、頭痛、身倦、腸痧傷寒,腸痧腹痛、婦人赤白帶下、痔瘡便血、肺結核等,外敷可治風濕骨痛、癰疽腫毒大瘡。許克達記“海芋有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其汁液粘著皮膚可致奇癢,但用於治療外敷則無癢感。且有治癒的可能。
以海芋為主治療慢性支氣管炎37例;闌尾炎膿腫30例。國外報導海芋可用於治療鉤端螺帶來呼吸困難,胃腸黏膜刺激引起噁心、嘔吐、腹瀉,嚴重中毒可致死亡 ,但自然中毒死亡者不多見。分析表明海芋鮮葉中含HCN2~30mg/100g,鮮根莖中含0.5~4.0mg/100g,並且海芋中生氰糖苷對酸水解較不穩定;另外,從海芋屬植物中分離得到氰甙,如海韭菜甙 ( triglochinin) 和異海韭菜甙(isotriglochinin)。但是,氰甙是否是引起海芋毒性的主要物質,或還存在其他有毒成分以及各成分與毒性作用的關係尚不完全清楚。海芋屬雖有一定毒性,但經過曬乾、煮沸、水漂或其它方法處理去毒後仍可套用